12月28日,2023年行将结束,AH两市突然集体发力,其中,恒生指数和A股创业板指涨势凌厉。板块方面,光伏、锂电池题材领涨,新能源相关产业链纷纷走高。新能源指数盘中涨幅超5%,该赛道龙头股纷纷大涨,隆基绿能(601012.SH)、迈为股份(300751.SZ)等逾20只个股涨停。光伏龙头ETF(159609)更是怒涨近8%!

港股方面,光伏材料企业协鑫科技(03800.HK)、彩虹新能源(00438.HK)盘中涨幅超过10%,新特能源(01799.HK)、信义光能(00968.HK)等主要新能源企业盘中同步大涨。

长牛赛道,市场期盼带头大哥

新能源产业是国内近十年发展最快、也是真正全球领先的赛道。同时,该行业板块也是过去十年诞生最多长牛股赛道之一。自2016年至2022年,如果这六七年没有投资国内新能源赛道,那么抓住大牛股的机会概率就会低很多,因为比亚迪(002594.SZ)、宁德时代(300750.SZ)、隆基股份以及港股的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06865.HK)等都是知名十倍股。

新能源行业在2021年底达到高点,随后经历两年集体大幅度调整。光伏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及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下降等消息不绝于耳,行业呈现阶段性雪崩式下跌。在经历两年洗礼之后,包括龙头在内的大部分个股都已经充分调整,普遍估值极低。同时,光伏总装机量上升,电池技术突破等行业向好等好消息阶段性刺激市场。

众多机构及专业投资者认为,新能源产业基本面逐步企稳,股价和估值几乎已经到了跌无可跌的地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产业链库存、价格和盈利基本面逐步触底,目前处于底部的板块估值有望迎来均值回归。

从市场观察来看,2023年熊途漫漫,基金经理下岗、基金清盘、资本鬼故事频出,投资者都期望能有一波回暖行情,这就需要能够点火的带头大哥。新能源蛰伏两年,产业逐步出清,超跌的光伏,能否成为市场的主线,带领指数走一波?

利好频出,让子弹飞一会儿

消息面上,近期新能源产业利好频传。首先是12月14日的COP28达成“历史性协议”—在“2030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再增加2倍”。其次是今年以来,国内光伏装机需求持续旺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10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为13.62GW,同比大幅度增长141%;1-10月国内光伏累计装机142.56GW,同比增长145%。2023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预期上调至160-180GW。

这意味着,尽管“价格战”、“产能过剩”等行业热词仍在,龙头仍处于盈利失真的周期性筑底过程。但是作为未来“最便宜”的能源,光伏产业在高基数上仍保持稳健增长及阶段性爆炸式增长,市场空间仍然相当广阔。

此外,关于新技术商业化和产能上也有突破性消息。12月27日,协鑫光电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举行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1.2米×2.4米)钙钛矿生产基地奠基仪式,标志着协鑫钙钛矿正式进入吉瓦级商业运营新时代。协鑫吉瓦级钙钛矿项目,完全实现了技术、装备和材料国产化,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了钙钛矿技术和商业化应用的全球最高水平。

作为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钙钛矿集合了光伏电池的所有优点,尤其是“钙钛矿+晶硅”的叠层设计,可实现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钙钛矿电池制备工艺相较传统晶硅电池流程更短、能耗更低,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技术革新是新能源产业的一大变量,新技术突破,发电效率和成本上有利于进一步大规模刺激需求端的增长,同时带来行业整体性的反转。

尾声

事实上,当前光伏产能过剩以及竞争加剧问题仍在,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产业链仍面临盈利明显收缩。但当前供给侧逐步放缓,出口快速增长,行业库存清理接近尾声。对于周期性行业来说,抓住底部拐点至关重要,并且很多龙头企业股票都是率先于行业基本面开始反转的。

所以,在行业整体性底部,积极关注产业端的变化,抓住关键变量的转折,是周期股的制胜法器。需求侧来看,行业整体需求持续增长,未来长时间保持稳定复合增速,叠加新技术突破,给行业带来更多核心增长变量。整体上来说,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估值极低,供需两侧稳步优化,龙头企业有望率先迎来拐点。

$彩虹新能源(HK|00438)$$隆基绿能(SH601012)$

本文仅作为资料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港股投研所立场无关。若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