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24年春节,快消企业的营销活动也高速运作起来。

比如养元饮品。

近日,养元饮品为其核心产品——六个核桃,推出了六六大顺贺岁红罐产品,并喊出“春节送礼就送六个核桃”的口号,足见其庞大的野心。

也难怪,作为一款礼赠属性十足的产品,六个核桃的销售旺季,正是春节季阶段。

只不过,即便养元饮品如何积极地进行营销,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六个核桃越来越不好卖了。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养元饮品的核桃乳销量基本上是逐年递减,2022年较2018年甚至少卖了27吨。

养元饮品的营收数据,也能够反应出这一现状。

数据显示,2022年养元饮品实现营收59.23亿元,距其巅峰时期的规模收缩了三分之一。

然而,养元饮品或许并无意改变现状。高分红、投资理财,成了养元饮品的主旋律。

也是,躺着就能够赚钱,还瞎折腾什么呢。



靠广告冲击春节销售旺季


距离2024年春节愈发近了,年味儿也逐渐被拉满了。

这时,养元饮品也开启了营销的齿轮。

今年,养元饮品再度喊出“春节送礼就送六个核桃”的口号,而用于征战春节市场的,是带有强烈品牌标签的“六六大顺贺岁红罐”。

六个核桃将人生六件大事——身体、爱情、家庭、学业、事业和财运,都赋予顺的祝福,身体为本,而后有爱,有爱才有家,有家才有学,有学才立业,立业才生财。

将六个核桃和六六大顺人为得画上等号,如此看来,养元饮品是把营销策略,玩得门清了。

2009年开始,养元饮品凭借“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让消费者牢牢记住了这个品牌。

时至今天,养元饮品仍然紧紧抓牢学生这一消费用户,在中考、高考季,继续开辟着一个个特定消费场景的产品。

而节日消费,同样是养元饮品看中的重要场景。

长期以来,六个核桃产品主要市场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市场,礼赠属性的产品定位,导致公司最大的销售旺季,往往在春节前夕。

数据显示,六个核桃在去年春节季的销售收入,占其全年收入的30%以上。

由此看来,养元饮品是想借助2024年春节前夕这一宝贵的时间段,继续冲一波销售额。

而养元饮品能做的,还是像当下正在做的那样,用广告在各大平台上造势。

事实上,养元饮品为了六个核桃的销售,从来不吝啬花钱、花大钱。

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养元饮品各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6.04亿元、9.64亿元、8.4亿元。

在2022年,8.4亿元的营销费用中,广告费就有近3亿元。

虽然2022年的销售费用显示下滑,但养元饮品解释为因市场需求减弱暂停了部分广告投放,也就是说若不是疫情影响,公司的相关费用支出或许会更多。

果然,在疫情结束的2023年,养元饮品的销售费用支出,迅速恢复。前三季度,该项支出已经达5.25亿元。而随着春节前夕开启的大规模营销动作,养元饮品的销售费用势必将攀升。

只不过,如此营销能否换来营收的大规模增长,还有待观察。



越来越不好卖的六个核桃


然而,无论养元饮品如何营销,现实情况却是,其核心产品六个核桃,越来越不好卖了。

2009年前后,靠着“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这一魔性广告语,养元饮品得到了迅速成长。

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养元饮品营收增幅以每年接近100%的速度野蛮增长,六个核桃几乎难寻敌手,不仅市场迅速壮大,还在2015年达到业绩的巅峰,帮助养元饮品实现营收达91.17亿元。

而近乎百亿的成绩不仅让行业为之侧目,还让养元饮品的老板——姚奎章,高调了一把,找人写了《六个核桃:凭什么从0过100亿》这本书。

虽然在接下来的时间,养元饮品的营收开始下滑,2016年营收降为89亿元,但凭借之前的业绩奇迹,养元饮品也顺利登陆资本市场。

然而,在上市之后,养元饮品的业绩表现非但没有得到恢复,反而继续恶化。

2018年-2022年,养元饮品的营收分别为81.44亿元、74.59亿元、44.27亿元、69.06亿元、59.23亿元。

也就是说,相较于2015年的营收巅峰,养元饮品不得不面对营收腰斩的尴尬。

这一现象也反映在六个核桃的销量方面。

数据显示,2018年,养元饮品的核桃乳实现销售量为85.68吨。到了2022年,核桃乳实现销售量近为58.29吨。

也就是说,相比2018年,养元饮品去年的核桃乳销售量下滑了27.39吨。

而面对核心产品的销量下滑,养元饮品却没有其他业务能够提供业绩支撑。

数据显示,2021年之前,养元饮品的核桃乳收入占比一直在98%上下。而在喊出多元化的2022年,养元饮品的功能性饮料、其他植物饮料收入占比为4.49%、0.13%。也就是说,养元饮品的核桃乳收入占比仍高于95%。

在多元化不畅的背景之下,养元饮品的核心产品——六个核桃却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

在养元饮品销售核桃乳产品20多年里,国内植物蛋白饮料这一细分市场,已经崛起了诸多品牌。

包括维维股份、维他奶,以及达利食品,甚至康师傅、统一中国等,纷纷推出各自的植物蛋白产品。

大批食品饮料巨头蜂拥而至,这一细分赛道上的竞速者越来越多,养元饮品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面对这一局面,养元饮品对于六个核桃的投入,反而在减少。

2022年,养元饮品的研发费用仅为2892万元,同比减少了6.64%。

“一是在主营业务上投入不够,二是受到多元化投资掣肘,养元饮品很难有所突破”,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管理层忙于分红和理财


值得注意的是,养元饮品对于业务的突破,除了销售费用的投入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动作。

这也不奇怪。

虽然养元饮品的营收不断下降,但是公司还是赚钱的。

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养元饮品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8.37亿元、26.95亿元、15.78亿元、21.11亿元、14.74亿元,现金流补充非常充足。

正是得益于此,养元饮品在分红方面非常大方。

根据统计,养元饮品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已高达106.96亿,而期间公司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06.95亿,可以说拿捏的相当精准。

毕竟,养元饮品根本不缺钱,现在账上还趴着百亿现金,而且没什么银行债务。既然如此,赚钱就得分红出去。

而分红最大的受益者,正是姚奎章。

根据最新股权结构显示,姚奎章直接持股占比21.15%,此外他还通过一致行动人雅智顺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股,是养元饮品的实控人。

也就是说,107亿元的分红,姚奎章至少分得20亿元。

另外,根据资料,在2005年,以姚奎章为主要成员的58名公司员工出资309.49万元,从老白干集团手中收购了养元饮品。

时至今日,养元饮品市值已达266亿元。如此之高的投资回报率,以及如此之高的分红率,姚奎章和一众元老们,即使不靠公司业绩的提升,也能躺着赚钱,夫复何求?

当然了,养元饮品的公司高层也并没有无所事事,而是在在投资理财领域频频下重注。

数据显示,养元饮品自2019年开始,便大规模进行投资交易理财产品,且交易数额居高不下。

截至2022年,养元饮品各类投资理财规模加起来接近100亿元,约占150.64亿元总资产的66%。

养元饮品认为,通过理财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然而,如果理财投资出现亏损,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果然在2022年,养元饮品对于中冀投资的投资,确认的投资损益为-1.05亿元。

对此投资者提出质疑,“公司投资理财金额很多,请问公司有专门委员会来管理吗?如果出现问题,谁是第一责任人?”

第一负责人还能是谁?只能是公司呗。难道还会是姚奎章?

而面对一个不重视主业、却热爱偏门的管理层,养元饮品的股东们,该作何感想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