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来讲个曾经的热门行业,绿电。
作为风光等新能源的直接下游,新能源电站,在新能源的浪潮中也是收益颇丰。随着风光技术的进步,组件以及风机的价格不断地下降,初始投资的降低,项目的IRR自然直线上升。而项目的IRR直接关系到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
不仅成本端在下降,绿电的收入端也有所上升,碳税政策的出台,让绿电获得一定的溢价。所以绿电的研究我们也不能忘了政策面的考量。
好了,下面就正式进入本系列课,绿电。
一、碳中和
在本系列课的一开始,我们先来看一个偏宏观的问题,什么是碳中和?
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都会认为碳中和等于是,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际上这个说法不准确,准确的应该是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敲黑板:
碳中和≠零排放
碳中和=净零排放
一字之差,意义可就不一样,多个净的意思是,人类可以排放二氧化碳,但除了被自然吸收的部分以外,剩下的就需要人为的固碳。当然固碳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建设生态系统,或是收集后转为工业品以及封存在地下,方法的部分我们这里不说,要说的关键点就是,碳中和的意思就是(超额)排碳等于固碳。
既然要让排碳等于固碳,那就得分成三个步骤,丁仲礼院士把它总结为三端发力。这里的三端,指的是发电端、能源消费端,以及固碳端。而我们本系列课的要点,就在于这里的能源消费端。通俗点来说,就是通过工艺流程的改造,用绿电、绿氢、地热等清洁能源,来替代煤、油、气等传统能源。
碳中和的机遇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是个多煤贫油的国家,所以在能源方面(发电、供热)极度依赖煤炭。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同时也是个风光资源丰富的国家。曾经有专家测算过,如果能把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以及柴达木盆地,这三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干旱区,取出一半来覆盖上太阳能电池板的话,就可以满足全国的能源需求。而干旱区加装光伏板后,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帮助生态的恢复,这也就是风光大基地一般都选在沙漠、戈壁,以及荒漠等地区的原因。
正是因为可以在,清洁能源,以及生态恢复,这两方面都带来益处,所以大基地的上马速度也是非常的快的,各省市都在积极地申报,这也就带来了电站承建,以及设计等方面的需求,而这方面的公司我们在后续的环节里也会涉及。
二、绿电的逻辑
说完了碳中和的大背景,我们来谈下绿电的逻辑,也就是我们本系列课的方法论部分。
在课的一开始,我们也说了部分,这里更加全面地阐述下。简单来说下,为什么去年年末,绿电兴起?
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时点,那就是很多传统火电厂的新能源利润占比,已经达到了一半左右,而这部分的电价,可以通过碳交易等平台获得一定的溢价,再加上这块业务在未来的很多年里都会有很高的发展潜力,所以可以按照PE来给估值,这就一改原先公用事业股按DCF给估值的思路,起到了拔估值的效应。
电力的新能源收入部分,估值从传统的DCF变为PE
边际变化
当然我们上面说的是一个长逻辑的部分,做投资看长做短,边际的部分有时候会更加重要。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两个边际上的点,一个是补贴,一个是组件价格。
我们先来说下补贴的部分,这里补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多年来拖欠的光伏补贴,另一个是央行对于新能源运营商再融资部分的补贴。我们先来看下欠补这一块,在了解这部分内容前,我们来拆解下一个简单的财务公式,那就是PB-ROE。根据杜邦分析法,ROE可以简单地拆为三部分,分别是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权益乘数。而欠补体现在报表上,就是应收账款高企,这会导致总资产的周转率变低,另一方面,欠补的应收账款还要做坏账准备,那就要拖累净利率,所以欠补之下,企业的ROE自然低下,这也就导致绿电运营商们只能给更低的估值(P/B),这里多说一句,为什么我们看的是PB而不是PE呢,因为对于重资产的运营商来说,显然PB更有代表性。
注:PB公式为当期市净率,b为派息比率,g为永续增长率,r为折现率
此外,如果我们不看利润表,单纯看现金流量表的话,欠补的归还也能充实企业的现金流,让企业不 必要借高息的外债,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当然融资补贴也是这样的道理。资金成本的降低,项目每期偿还的贷款自然就少了,这样IRR自然也就高了。我们这里也找了个风电项目的测算图,里面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每期补贴的拖欠会大幅拉低项目的IRR。
说完了补贴这块,我们来聊下第二个边际变化,也就是硅料降价引发的组价格下移。这一点实际上是光伏课的内容,我们在光伏课上也说过,组件单瓦成本降到1.8元时,集中式电站才比较有动力开工,前两年由于供需错配的原因,很多地面电站都延期了。这些电站,在硅料产能逐渐释放后,都会陆续开工,所以明年对于电站运营商来说,量这块也有望大幅增长。
三、总结
说完了,绿电在长期和中短期的因素后,我们也给本系列课做下预告,本系列课,我们后面照例分为四节课,会分别介绍火电(转型新能源),运营(风光),EPC,以及绿电消纳。
简短地介绍了课程结构后,我们也给第一堂课做个小结。
这堂课由于是我们绿电行业的开篇,我们介绍了些宏观性的内容,我们先讲了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的本意应该是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所以我们需要在三端发力,抵消释放的二氧化碳,而我们的绿电课主要讲的是在能源消费端,减少二氧化碳。
正是因为有碳中和这个大趋势的存在,我们国家也上马了大基地项目,大基地既可以解决清洁能源的问题,又可以加速生态的恢复,所以申报的速度非常之快。
说完了宏观方面的内容,我们也介绍了下绿电的逻辑,从长期来看,当下很多火电厂的新能源发电业务占比已经很高了,而这些业务因为收益率比较稳定(绿电有溢价),所以可以相对的高估,这就起到了拔估值的作用。从短期边际上看,主要是补贴,和组件降价的预期,共同主导绿电的行情,他们一个决定了企业的价,另一个决定了企业的量。
敲黑板:
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净零排放
碳中和的机遇:三端发力→风光大电站→清洁能源+生态恢复
绿电:
长逻辑:新能源业务占比已很高→拔估值(DCF→PE)
边际变化:补贴(价的提升)+组件降价(量的提升)
$中绿电(SZ000537)$$绿电50ETF(SH561170)$$绿电ETF(SZ15966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