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在2024年还面临着净息差、 资产质量、利润增长等方面的经营压力,多家机构的分析师认为,房地产行业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均影响2024年银行整体表现。

瑞银大中华金融业研究首席颜湄之指出,目前银行股估值隐含了30-40bps息差的进一步下跌,其中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对银行息差有负面影响,城投化债和房地产的趋势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同时,多位专家指出,2024年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表现将继续影响A股IPO发行节奏,预计在一定阶段内IPO仍将保持收紧态势,银行股的上市节奏仍将放缓。

地方债务和房地产仍是银行压力

“目前较低的估值水平充分反应了银行基本面的下行压力,经测算,目前的估值水平隐含了30-40bps息差的进一步下跌。”在今日举办的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媒体交流会上,瑞银大中华金融业研究首席颜湄之对中国银行业股票维持相对谨慎的观点。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和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可能会对银行利润及资本充足率形成挑战,但宏观政策方面比较有利。

此外,房地产行业风险可能会导致银行的不良资产继续上升,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对息差造成负面影响。“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下行或将带来新增不良。除此以外,我们预计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将对息差产生5-6bps的负面影响。”颜湄之认为。

不过在宏观政策方面,机构持积极态度。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宏观政策会保持宽松。他指出,今年存在降准降息的空间,官方的财政赤字率有望比去年明显扩大,与此同时房地产政策将进一步加码。

在目前银行股的配置上,颜湄之认为,银行股在短期能维持稳定的派息率,较高的股息率或将有助于带动银行板块的股价上行。在消费、经济复苏仍旧疲软的环境下,专注于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且具有高增长能力的个股股价表现或继续承压。

A股发行节奏收紧 银行股IPO之路更难

对比2022年的IPO,银行去年A股上市颗粒无收,从整个市场来看A股去年发行节奏收紧,出现明显放缓。根据普华永道的最新报告,2023年A股IPO数量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26%,平均融资额比2022年减少了21%。2024年的上市融资之路会有什么变化?排队多年的银行能否上市?

“目前二级市场进一步下探至2900点以下,一级市场的发行节奏很难在短期内快速回升。如果在政策呵护下,市场恢复到较好状态,那IPO发行可能会回到过往的节奏。”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孙利军认为。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认为,2024年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表现将继续影响A股IPO发行节奏,预计在一定阶段内IPO仍将保持收紧态势,政策扶持或将向符合国家战略的“硬科技”倾斜,行业集聚效应增强,同时也将继续保持更严格、透明、审慎的发行上市监管,不断提高IPO企业质量。

普华永道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计2024年银行股的上市节奏不会出现明显改变。“预计2024全年A股市场IPO数量为200-240家,2024年的IPO将倾向于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相关领域,尤其是在支持中小企业IPO方面,2024年北交所将迎来快速发展的窗口期。”相关人士表示。

财联社记者 曹韵仪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