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并寻求新发展模式的特殊时期,全行业面临着阵痛与洗牌。行业下行周期对企业的运营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各大房企都在思考如何能在激变的行业形势下行稳致远。

凯德地产(中国)首席执行官李强,一位拥有20多年国际房地产开发经验,10余年中国市场经验的资深地产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一些调整,但是他依然看好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人才、资金、先进的制造能力、广阔的市场空间等等都是我国市场的优势。李强认为,在经历模式重塑和市场供需的平衡之后,房地产行业会逐步回归到合理、健康的的发展轨道;当市场供需关系变化,行业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房企抓住客户才能抓住市场。面对着房地产行业震荡的形势,李强展现出了超强的定力,这份定力来自于其从业二十余年所积累的宏观视野与丰富经验,自然也离不开凯德地产这家始终将“长期主义”作为战略核心的实力企业。

凯德集团总部位于新加坡,1994年进入中国,业务聚焦五大核心城市群、涵盖多元业态。2021年,凯德进行了业务重组,形成了凯德地产(私有化的开发业务)和凯德投资(上市的不动产投资管理业务)。重组之后,凯德地产以新加坡、中国和越南为核心市场,投资组合涵盖了综合体、购物中心、办公楼、旅宿、住宅、产业园区、工业及物流地产以及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同时,凯德地产还坚持多元领域的综合开发,其布局中国市场的投资组合中,投资型物业和住宅基本各占一半。

 

对于凯德而言,市场调整也是企业锻炼新能力的契机,让企业做好把握未来机会的准备。正如李强所说:“私有化后,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有耐心’的长线资本,去做一些周期长,但回报率相对高的项目,从而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当我们想进入一个新的赛道,而新赛道往往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风险比较高,这时凯德地产就可以来做这种孵化型的业务。当我们把这种新业务、新项目孵化成熟之后,可以通过凯德投资的基金去退出,也可以通过市场上其他第三方退出。”由此可见,“征战”我国房地产市场30余年,凯德始终保持着一分理性,即便是在房地产市场高歌猛进时也没有采用“高杠杆”策略盲目扩张,始终有着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逻辑,一直以来都坚持长期主义,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以私有化实现长期运营的同时,凯德成为了中新合作的桥梁与载体,深度参与了多个中新合作项目。比如,凯德集团曾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国有企业知识城集团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坐落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新战略合作践行者和重要载体平台,深度参与知识城南起步区和后续阶段的开发建设。此外,凯德在城市升级与产城融合等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旗下的腾飞产业园品牌享誉亚洲。李强认为产业升级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园区则是推动产业升级的载体。而凯德也在不断理解明确当地政府对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的规划方向,并整合自身优势更好的配合有关部门。

 


在房地产行业向新模式转型的当下,无论是完成业务重组实现多元领域探索发展,还是研判市场发展趋势推动产城融合,都让凯德地产在较长的行业周期中展现了强大的发展韧性。这不仅为企业的发展的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也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模式借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