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何以长江?当18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江水,浓缩在25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时,每位参观者的心头都会涌现出一个“心目中的长江”。自11月24日,“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在江苏大剧院开幕以来,这场科技与艺术、文化与数字相互交织,共同描绘出的“长江画卷”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在抖音平台上,“带你打卡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次;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由大展引发的话题讨论:“这是在南京看到的长江!”引起了“30万+”的阅读量;在微博上,网友以极为新潮的表达“表白”长江,“长江真是个显眼包”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三名,话题阅读量超1600万。

  当长江成为一个“话题”,线上线下出圈时,这场“实体展”无疑拥有了“网感”,而关于“长江”的追问与思考,也就从历史流向了现代。究竟“何以长江”?如何“读懂长江”?12月17日,何以长江·长江文化座谈会在南京举行,专家、学者齐聚,从学界、业界的角度,分享他们对长江文化数字大展的“观后感”,也畅谈他们眼中的长江。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

  在《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中,我看到很多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对长江的认识和思考,通过数字化和艺术的结合,观众可以看到,从物理长江到数字长江,从文化长江到艺术长江,这种演变和跨度。在他们的作品里,我看到了艺术家对物理长江的空间表达、时间运动的表达以及文化生态的表达,看到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差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呈现,主题多元、表达丰富。

  通过专业讲解,很多观众可以将艺术的、数字化的、抽象的、意象的长江和心目中的长江成功地“连接”起来,从展览中得以捕捉到美,捕捉到思想,捕捉到文化表达。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栓科:

  此次大展通过数字科技将广袤的空间浓缩在数字媒体展陈空间里,以创新型的方式展现了长江文化的内涵,讲出了新时代的长江故事。文化,总是能在科学艺术的加持下穿透更多成品,我想这是这次大展最大的魅力。现场,那一幕幕曾经在书本上撰写的文化,通过高科技的方式、声光电形式送达,让每个人的耳目旁,内心中不自觉地产生联想和针对长江的思考。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

  这次大展是全国第一个长江的数字展,也是采用创新方式表达长江文化内涵走出的第一步。大展通过固定的空间,尝试把所有资源和场景匹配,将长江的历史、人文、科学、生态等融合在一起,去让大展放射自己的光辉,让长江文化生长得更茂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当历史留下的“百宝箱”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怎么做?丰沛、富饶的长江文化精神怎么挖掘、怎么存储?我想,我们不能以“啃老”的方式简单展陈。我们应不断创新,让传统走近现代生活,尤其让更多的年轻人感知长江,了解长江文化,应该要通过展览告诉更多人,长江的生生不息中,蕴含着多少事、多少物,多少精神层面的东西。

  在大展中,我们看到科技将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表达,现在美术展、艺术展很多,我想,很多人是想从中看到“文化”。如何做好文化展?这是学界、业界关注的大话题,好的文化展一定要做得有厚度,要有思想含金量,还要有技术含金量,最后通过“流量出圈”,一定会被更多人看到、喜欢。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曹劲松:

  《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它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数字化的表达,体现了时代感,用数字艺术方式展现长江文化的美感有它的时代感,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气息,也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方式。其次,展览不纯粹是数实场景,还有大量的装置和传统艺术品,给大家提供了数实融合的空间,增加了体验丰富性。此外,它有传统艺术的数字再造,很多艺术作品是基于传统的绘画、摄影,在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体现了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鸿雁: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从数字艺术的角度,表达了长江文化的一些切面,这是合理的展示方式,比如进门的“长江之水天上来”这一艺术表达,极具震撼力。在展陈中,我们看到很多技术表达和数字性的表达,还有装置性景观的设计,这些装置性景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空间错位表述。

  长江一泻千里、无坚不摧,直奔大海,它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也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如何表达好、构建出长江文化特征?如何抓住亮点?我认为,好的创作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世杰:

  看过展览后觉得很震惊,展览对长江文化、长江精神和内涵,进行了数字化、艺术化的表达。长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提炼,我认为是向善若水,长江流经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这其中,形成了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各种文化,所以长江文化有它的独特性、区域性、包容性、创新性。

  如何用数字化手段充分展现长江精髓,诠释人地和谐共生理念?我想,未来可以挖掘的还有很多,如果未来相关展览能加上区域的、典型性的段落篇章,辅以前沿的、数字化手段去结合、展示,相信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明:

  何以长江?这既包括地理的长江、历史的长江、人文的长江,还有民族的长江。要说清楚,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长江是什么。另外我们还要说好世界的长江,从文明互鉴角度看,世界上有很多的大河文化,我们要阐释清楚长江如何屹立于世界闻名之列。

  通过这次展示,可以看到未来的前景。围绕长江文化公园建设,我们应该留有一个固定的展,可以是“何以长江”的2.0、3.0的升级版。这个展馆可以是线性的,数字内容可以不断调整,通过屏、实物和投影互动不停地更新,助力长江文化在现当代进行有效传播。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

  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类型丰富多样,艺术作为媒介,要想完整表现“长江”,有很大难度。但我觉得这次展览是非常好的形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地表达传播长江文化的内涵,而且数字化在传播和产业转化过程中更具有生动性,可以让原来很多博物馆沉淀下来的东西流动出来。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友静:

  以前公众都是从书本,从物理的角度去认识长江,这个展览为宣传长江文化,普及长江文化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今后,是否能找到一个角度,阐释人类与长江的“相互关系”也是值得思考的。

  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利用资源和环境,对待长江,我们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应该要有平衡,不同区域、不同时间都会有变化,找到“平衡”,才能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陈雯:

  个人感觉,水应该是长江文化的“魂”,滋养着人类以及大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长江文化的内核还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人类利用长江、改造长江、保护长江,这种转变的过程,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变化。我们讲长江大保护时,应该充分理解“边界”。哪些空间我们可以碰?哪些空间不能碰?长江大保护,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权衡“边界”在哪。

  另外,长江上中下游的差异性也非常鲜明,它贯穿东中西,从平原一直到丘陵、高原地区。地形地貌的不同,以及人类生活的差异性所体现出来的就是“文化”,文化是一种生活的体现,因此,我们应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这种差异性。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

  长江文化题材多、范围广、概念大,主题不是特别容易把握,采用数字艺术展陈的方式来表达,是种很恰当的形式,能够在最小的时空载体中呈现出最丰富的文化题材和内容,也比较受到中青年消费主力群体的欢迎。

  我认为,艺术展的定位应是有三个面向。一是面向未来,有不少环节刻意给观者留下深度体验或者内观的接口,这就让观者有一些机会,能在观展过程中做自我探索或者个人意义的建构。当下,支付能力强、品位高的文旅消费群体,他们已经非常有个性化,要给他留有空间,让他有机会建立自己的个性,而不是给他非常现成的东西。第二是面向世界,展览邀请了全球先锋艺术家参与设计,用了很多创新手段,多视角引导人们体验长江文化,我理解长江文化是开放的、互联的,我们的文化展陈要继续放眼全球,只有在和全球文明互鉴的过程中,才能体现长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三是面向人文经济,本次数字艺术展包含了对人文经济探索的愿望,把既有的文化元素,转化成人们乐于消费的文化产品,这种探索一旦成功,可以向全行业赋能。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刘军:

  坚持问题导向,思考“何以长江”,我觉得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考虑好长江国家全局和长江江苏局部的问题,建议建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年鉴,可以把13个省市、自治区“眼中的长江”同步串联起来。第二个问题,要处理好文化公园落地和科技引领的问题,用大数据、高科技宣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科学保护利用和开发长江资源。第三个问题,要处理好长江文化发展和长江品牌接力的问题,可以围绕长江本身做研究,从水文天文、地质地貌、生物植物、动物人物等角度展现;也可以围绕长江外延来做研究,比如城市、交通、科技、经济、考古、历史、文化旅游,交通等等。

  江苏匠工营国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理事长邵颖萍:

  如今我们说起“长江”,它是地理范畴,是历史范畴,也是文化范畴,但更多是心理认同和身份认同的范畴。长江文化数字大展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尝试,有三方面体现得非常典型。第一,有足够话题度,将长江的文化叙事和长江国家公园的大框架进行了结合,有充分的话题度。第二,有创新性,无论是文化和艺术的结合,还是数字和文化的结合,这本身就是创新,前些年,相关展览基本以图片展、摄影展为主,此次展览把数字和艺术结合了起来,首创表达方式。第三,体现出年轻态的足够吸引,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约着看展,也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看展,围绕年轻人崇尚的美学经济、知识需求、社交消费等,我们还有很多探索可以尝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