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多元化创新发展打开增长空间,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且未来仍有集团资产整体上市和注入预期,当前股价和市值低估,下方空间很小,上升空间巨大!


四川长虹业务广泛,看点不少,年营销近千亿,当前市值200亿上下,跟美的,格力,海尔等市值在2000亿左右的巨头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未来成长空间还是有的,集团资产整体上市和注入也是可以期待的:)


目前,四川长虹的多元化布局形成了四大主线:以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小家电、智能机顶盒等为代表的智能家电业务;以冰箱压缩机为代表的核心部件业务;以ICT产品分销和专业ICT解决方案提供为代表的ICT综合服务业务;此外还包括新能源和储能,物流以及军工等特种业务。多元业务的规模持续增长,也让四川长虹未来的增长空间不断打开。


目前,公司的冰箱压缩机业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变频压缩机首次突破位居全球第一、商用压缩机位居国内第一;ICT综合服务、特种电源业务在细分市场领域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四川长虹的多元化布局不止于此,公司还进军了数字经济、智慧家庭、新能源储能、军工等热门领域。数字经济方面,四川长虹自2020年与华为达成合作,在数据存储、智能计算、数字能源、混合云、数通安全等领域不断耕耘,持续加深对接与合作,不断推进生态战略,积极分享行业实践,助力数字经济及ICT产业发展,构建物联网时代竞争优势。智慧家庭方面,全球首发云帆AI系统和星闪电视,“长虹超脑”开始应用于高端彩电,已能兼容科大讯飞的星火和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未来也将兼容鸿蒙系统。长虹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产能约为10万只/年,相关技术可以用于呼吸心跳检测;军工方面,拥有军工基因的四川长虹,其特种电源产品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均成为细分赛道龙头,全资子公司零八一电子集团更是具有完整的军工体系和军工准入资质。此外,四川长虹在储能方面拥有相关技术储备,并且部分项目已经实现落地,公司的户用储能产品在德国及北美地区销售情况良好,业绩正在稳定增长,产品也在迭代提升中。

$四川长虹(SH600839)$$长虹美菱(SZ000521)$$长虹华意(SZ000404)$

2024-01-19 21:22:47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2018年10月27日,长虹60周年庆典上,赵勇表示,集团要体制机制改革,控股集团层面混改,将整体上市,依据已有的多个上市公司平台对现有产业重组。此外,2025年销售规模要增长到2000亿元。如今,随着赵勇的卸任,这个重任已经落到了新任董事长柳江的肩上。

分拆上市,不但能使子公司充分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利于做强做大,也利于调动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同时增加母公司的业绩和市值!

在长虹控股的总共七家上市公司和三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除了四川长虹(600839.SH)自身,长虹美菱(000521.SZ)、长虹华意(000404.SZ)、长虹佳华(03991.HK)、中科美菱(835892.BJ)、还有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长虹民生(836237.NQ)都属于四川长虹(600839)旗下上市公司,其余的长虹能源(836239.BJ)、华丰科技(688629.SH),长虹格润(873859.NQ)和爱联科技(874081.NQ)都在长虹控股旗下,但为了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未来的资产整合注入还是值得期待的。

既然军工资产零八一电子集团都可以注入四川长虹(600839),还有什么资产不能注入或实现整体上市?

四川长虹(600839):公司旗下零八一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早期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高炮雷达生产制造专业化基地,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试制、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于一体,为我军提供高新技术探测装备和信息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近程防空的骨干企业和军工电子核心能力建设重点单位,产品涉及陆军、海军、空军、战支等多个领域。先后建成成都科研中试基地、广元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机电电器产业园、车辆产业园区,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园区、四个产业”的发展格局和“4 4”战略发展方向,成为我国重要的军用电子信息装备科研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产业集群。

2024-01-19 22:18:48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新任长虹集团及四川长虹董事长柳江谈及长虹产业新格局时透露,长虹的精准发力既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又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者的思路主要是依托已建成的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在内的100个创新平台,以及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持续推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后者则在关键技术与“卡脖子”技术上做文章,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等产业技术,更好赋能长虹主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

一是在做强主业上,发挥主业原有的制造、技术等优势,提升产品力与服务力,以用户场景需求为导向,倒逼研发能力建设和研发实效提升;

二是在做大新兴产业上,结合企业现有产业链等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做大半导体、计算等新兴产业,创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三是积极布局新赛道,比如瞄准康复养老,布局康养护理机器人与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新领域。

目前,在主业智能家电方面,长虹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用户场景需求为导向,倒逼研发能力建设和研发实效提升。同时,在新兴产业方面,做大半导体、计算等新兴产业,目前长虹在5G、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电源、数据存储、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已推进10项“卡脖子”技术和19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并以科技创新能力赋能新兴产业。

此外,长虹将新能源领域也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并完成从材料研发、产品制造、智能装备到回收利用一体化战略布局,还在电源系统、电池材料、电池装备等产业链核心技术能力的孵化培育展开。柳江介绍,“长虹已经启动城市级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首批超级充电示范站已陆续投运。”

面向未来,在推进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道路中,长虹在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长虹模式”下,也将引领中国制造产业释放出更大的潜力和更加夺目的光彩。

2024-03-21 11:50:45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如今,长虹加快推进全球22个制造基地、65个制造工厂智能化改造升级,覆盖电池、冰箱、空调、电视、核心部件等14个产品大类,包含生产计划、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上千个应用场景。 数字赋能,流程再造,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如今,长虹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个,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1项、有效专利13000件、软件著作权1600多项,荣获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多项荣誉,2023年成功申报并成为四川省首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2024-04-08 14:12:51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新董事长柳江上任,四川长虹能否逆势崛起,重塑辉煌?

柳江到任后,对长虹控股提出了新的期望。2月20日,长虹控股集团2024年“龙腾长虹”年度方针目标誓师大会召开,柳江会上强调,2024年,将是长虹逆势崛起、重塑辉煌的起步之年。

会上柳江要求,长虹控股集团要以“管理提效 经营提质 创新引领 稳健发展”为年度经营方针,以“规范”和“创新”为重要抓手,坚定实施“战略引领”“市场引领”“创新引领”“规范引领”“人才引领”“党建引领”六个“引领”,推动长虹重铸辉煌,重返荣光,重回行业龙头。

2024-05-16 15:07:49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四川长虹专利数合计为1.65万个,在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彩电行业排名第一。专利数量反映了企业的创新和研发实力!

2024-06-20 10:39:20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6月19日,2024年(第21届)“世界品牌大会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国家电网、海尔、长虹等中国品牌实现价值领跑。其中,长虹品牌价值在去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达2368.76亿元。


本次大会以“突破与创新:数字技术提升品牌价值的路线图”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品牌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作为中国科技制造业的代表,长虹坚持“科技长虹、产业报国”,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已形成智慧家居、特种装备两大“成熟产业”和数字产业、新能源两个“新兴产业”,整体保持千亿规模发展态势。2023年,长虹智能电视出口业务全年产量突破1000万台;白色家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业务整体经营稳步良性向上;冰箱压缩机年出货量超7500万台,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碱性电池产销规模位居全球第四;在高速背板连接器、轨道交通电源系统、物联网模组等多个产业细分领域居中国第一。

注重科技创新,强化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双轮驱动。长虹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速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构建形成“应用基础技术、共性技术、产品与制造技术”三层技术创新体系,拥有国省级创新平台49个、“专精特新”企业19家。其中与电子科大、中物院等一流高校、院所、企业深化合作,FLASH放疗设备、量子动态绝对重力仪、高速背板连接器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推出全球首台人工智能“云帆”大模型电视、200英寸巨幕激光影院、“新氧舱”全无尘新风空调等一批新产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等30余项国家级和行业科技创新奖项。


另外,作为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长虹以“智改数转”为抓手,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更新、高品质高效率产线升级和柔性化定制化工厂建设,加快推进全球22个制造基地、65个制造工厂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运营质效大幅提升。同时以“智改数转”创新实践,主动作为发挥大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建成四川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服务2500多家上下游企业,从而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化、大企业“销研产供服”一体化、中小企业“小快轻准”云化服务,实现网联赋能。目前,在供应链协同方面,平台已注册供应商7万多家,实现采购提报、订单交付结算一体化等。同时,在应用数据空间技术,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数据资产入表。2024年长虹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单,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地方国有企业。


随着长虹“全球经营”步伐加快,海外业务持续深耕主流市场,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增量,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去年以来,长虹通过CHiQ品牌官宣与国际雪联FIS滑雪世界杯的合作、成为澳大利亚橄榄球悉尼龙队合作伙伴等方式,陆续与多个国际体育赛事建立合作关系,将运动精神与品牌形象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本次大会上,长虹品牌价值再创新高,无疑是对其过去一年努力的最好肯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