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出生于神垕古镇的陶瓷世家,从小在钧瓷文化的熏陶中成长,更是被钧瓷神、奇、妙、绝的窑变魅力和品质高贵所吸引。其祖上数代皆为钧瓷艺人,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很早便对钧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高中17岁的张俊杰和大多同龄人一样到钧瓷企业务工,拉坯、和泥、注浆、烧窑。张俊杰从基本制作做起,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当看到泥坯挂上钧釉,经窑内一千多度烧制,变成绚丽多彩的作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时,俊杰暗下决心掌握这门技艺。但其中得难度也可想而知——钧釉配天一窑口的立身之本,有谁会让一个外人知道呢?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普通工人。

“真知困而得,峰高无坦途。”这是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名言,是说艺术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只有不知疲倦坚持攀登的苦学者,才会登上艺术的高峰。钧瓷艺人张俊杰做为攀登者中的一员,他做到了。

随着求知欲的不断增强和对自身职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张俊杰向钧瓷大师李占伟学习,逐渐熟练掌握了钧瓷造型设计、制模成型、配方施釉、窑炉控火、烧制等一整套钧瓷制作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钧瓷制作工艺匠人。2017年6月,他创建了俊杰钧窑,以养生茶器为方向,专攻“粮仓壶”的造型设计和配釉烧成,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钧瓷艺术人生。

中国除了是瓷器的代名词,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张俊杰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养生茶和钧瓷茶器走进千家万户,把中国的瓷文化和茶文化同时传播发扬,再现钧瓷千色万彩之辉煌。钧瓷壶是张俊杰主要研究的品类,他在壶的形体方面追求古朴厚重,硬朗大气的感觉;在色彩方面力求五彩渗化,清纯平易;在工艺方面精益求精,从口盖、子牙、壶嘴、壶钮、把手等环节进行精修,做到嘴、壶钮、把手三点一线,特别在半球滤笼方面独具匠心,摸索出套筒针孔穿眼技法,在一个小小的滤网上面达到100—120 个孔眼,并且网孔密而有致分布,更有效提升了钧瓷壶的滤渣功效和作品档次,在钧瓷茶器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陶瓷茶具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但只要将钧瓷造型和釉色的多样性与南方精细化陶瓷茶具的工艺相结合,就一定能为茶钧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最初制作钧瓷壶时,他曾广泛学习南方壶艺的造型和工艺,借鉴紫砂壶的制壶技巧和经验,逐渐解决了壶被烧裂、壶盖和壶身嵌合不严、釉厚容易流动将壶盖和壶身粘连等问题。为力求做工更精细完美,在壶的出水、收水方面,不断摸索实践,一把好壶不仅要有内在的工艺和形体之美,还须有与之相得益彰的釉色来缀饰。

张俊杰烧出的代表性釉色之一——现代炉钧窑变高粱红釉,釉料以长石、石英、方解石、草木灰、玻璃、氧化铜等为主要原料,通过还原气氛和独特的烧制工艺呈现出古朴、沉稳的特点,有岁月留痕、历经沧桑之感;代表性釉色之二——现代炉钧釉系铜蓝釉,以松石蓝间红为主体,以雪花斑、金斑、石秀斑、雀眼等自然窑变斑纹点缀,呈现一种紫霞生烟、春阳飘雪的唯美意境,给人以古朴大气、宁静致远之感;炉钧碳烧蓝釉系是利用钙镁结晶,通过对烧成气氛的控制和捂火技法,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夜空繁星点缀,星河璀璨,古朴深邃,意境深远。

回忆起这些年制作钧瓷茶壶的岁月,张俊杰用“日日枯坐、多次重复”来形容,泥土在千锤百炼中因无数次的拍打而变得坚韧,再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反复雕琢,得以成为一把精致的钧瓷茶壶。他说:“人体功能学是衡量钧瓷壶优劣的主要指标,每一把钧瓷壶都要从饮茶者的维度去设计,去制作。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把细节做到极致,才能凸显钧瓷人的工匠精神。”脑中有壶,手中有泥,张俊杰通过深入学习各地的制壶技艺和手法,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茶钧风格。(郭建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