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花了半年时间,半路杀入新能源行业的中城大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大有”)成功在储能行业“出名”了。

中城大有并非新秀,而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建筑企业。2023年下半年,中城大有突然进军储能行业,凭借神秘股东加持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中城大有快速建立起庞大且豪华的“政商朋友圈”。

朋友圈里不仅有数十家地方政府,还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众行业大佬。一系列“刷屏”式签约令人眼花缭乱,动辄就是百亿元的合作也引发行业关注。

按照中城大有公开的消息,其已经在国内13个省签署了80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未来还计划投资600亿元建成8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

目标定的高,项目落地也足够快。1月12日,中城大有首个签约的储能项目的佛山率先开工。紧随其后1月27日,中城大有次秀项目在淮安落地。

在储能行业猛冲猛打、攻城略地的中城大有到底是何来头?华夏能源网发现,中城大有正在试图另辟蹊径来“分羹”储能行业,其背后还站着一个怀揣上市梦想的神秘母公司,我们来挖了挖背后的故事。

背靠神秘股东

来头神秘的中城大有,半年时间内高调公布多个储能开发项目。

1月12日上午,中城大有在储能行业的首秀项目佛山三水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于于2023年6月签约,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聚龙湾A区,占地面积约32.08亩。

中城大有董事长吴发福十分重视这一项目签约,出现在开工仪式上,并对外宣布了他领导的这家公司未来成为“储能生态领跑者”的愿景。

十余天后,1月27日,中城大有又一新项目紧跟热度落地。淮安金湖150MW/3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并宣布预计于2024年7月并网投产。

通过密集的项目发布,中城大有引发了业内关注。

天眼查显示,中城大有成立于2016年,工商注册地在深圳。2021年4月前,曾先后用名“中城创展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中城创展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城创展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中城大有的股东也曾于2021年至2022年时进行过权力交替。

中城大有原控股股东为中城创展集团,该集团2015年由中国社科院下属“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发起成立,2017年涉足智慧能源领域,2021年整建制并入中国保利集团。

2021年11月,中城创展集团退出中城大有。2022年6月至今,中城大有由中霆控股集团百分百控股。

天眼查显示,中霆控股集团由大有数字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有数字”)通过大有国联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大有数字背景深厚。公开资料显示,大有数字负责全国党校信息资源系统和远程教学网的运营。其三大控股股东分别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中信集团,华迪计算机集团,三者分别持股33.33%。

其中,华迪计算机集团母公司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该公司的新、旧股东均属国资委旗下,中城大有央国企股东间的左右手权力交割细节外人无从知晓。但按照时间与业务调整进度不难发现,中霆控股与大有数字入主后,中城大有经历内部调整后,迅速瞄准了储能赛道,并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城大有的主营业务也由过去的建筑安装业为主,逐步转向新能源、党政文化建设、城市更新三类。

据公开资料,其在新能源板块的目标是,致力于成为新能源生态领跑者……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布局“用户侧+电网侧”储能市场,推广“整县光储超充一体化”模式,打造全国碳中和示范县。

整合政商资源

国家关于光伏发展“整县推进”的政策始于2021年6月,分布式光伏发展曾得益于整县推进,业内早前也曾提出“光储超充一体化”概念,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储能或将成为整县推进的关键”。

自2023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公布风、光发电并网摸底情况,电网容量大面积告急,更让新型储能的支持者们“嗅”到了电网侧储能的机会。

中城大有,可以说是刚刚搭上储能“快车”,其也具备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华夏能源网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城大有与数十个地方政府展开紧密洽谈,其中已达成若干合作。

2023年6月9日,中城大有与广东新兴县车岗镇政府举行签约仪式,达成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55亩的100MW/400MWh储能电站项目合作。

9月,中城大有一口气签下至少5个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额保守估计达到了50亿元,合作方包括江西省四区县以及山东一县。

临近年底的三个月,中城大有再度签下5个储能电站项目,涉及安徽、福建、江西、广东等省多个市县。

据中城大有微信公众号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12日,中城大有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甘肃等13个省签署了80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力争2024年6月前并网投运8个项目。

中城大有还计划在五年内投资600亿元,建成8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总规模42GWh),3GWh工商业侧储能项目,打造光储超充100个品牌站、1000个专用站、10000个物业站的“百千万”计划。

这可不是一个小目标。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为34.5GW/74.5GWh,其中2023年增量为21.5GW/46.6GWh。

庞大目标之下,其计划的投资金额也令人迷惑。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在上述计划的推文中,中城大有电网侧储能项目五年投资额为600亿元,但是在配图中标注的总投资额却是“超800亿”。

中城大有还很擅长“借势”,牵手了多家行业头部企业。

2023年9月4日,中城大有与深储国能签约,双方就投资100亿元储能项目达成战略合作。10月11日,中城大有与国兴能(广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五年内投资60亿元,实现投资运营工商业储能电站3GWh以上。

10月20日,中城大有与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签约,双方达成合作,将共建储能生态领跑者计划,共同开发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合作目标100亿元,储能项目合作不低于3.5GWh。

11月6日,中城大有与比亚迪储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27日,中城大有与采日能源签约。

时间进入2024年,中城大有再度提速。1月7日,与中车株洲所达成合作;1月9日,与阳光电源光储集团达成合作;1月11日,与中创新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月17日,与南粤基金达成合作,共同发起设立100亿元储能产业基金。

聚齐政府与行业资源后,中城大有似有意的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肌肉”。在今年初的两场开工仪式上,中城大有拉来了自己的一众合作伙伴站台,既有地方政府官员,又有新能源上下游企业和一大批金融机构。

短短半年时间,中城大有依靠资源整合,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储能上下游合作网络。

对于未来的规划,中城大有董事长吴发福曾在内部会议上透露,未来要形成300亿元以上资产,“打造一个储能产业基金”“培养一个制造型企业”“实现一个公司上市”。

热衷“借壳”的母公司

不止中城大有有上市的想法,据公开信息,大有数字同样有上市计划,希望在近几年孵化2至3家上市公司。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在自主孵化的同时,大有数字在近几年数次尝试“借壳”,但屡战屡败。

2021年至2022年,大有数字希望借壳*ST凯迪(SZ:000939,已退市)登陆A股市场,大有数字拟作为凯迪集团和凯迪生态“双重整”战略投资人,通过设立以“大有凯迪”命名的专门平台,以零对价获取凯迪集团100%股权。

已退市的凯迪生态,是生物质发电行业龙头企业。最终因双方在重整方案上存在分歧,这一借壳计划终止。

“借壳”失败后,大有数字开始接触做煤炭与建材贸易的*ST园城(SH:600766),拟收购*ST园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但最终因无法取得公司控制权,大有数字全资子公司华值(中国)有限公司撤销了交易。

几乎是同一时间,大有数字又盯上了从事AMC(资产管理)和石油炼化业务*ST吉艾。

2022年12月18日,*ST吉艾(SZ:300309,已退市)宣布刚刚引入的新股东山高速香榆企业管理(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山高速香榆”)拟向公司无偿赠与现金资产不少于7亿元,且赠与不可撤销。

但是次年的1月3日,*ST吉艾再度公告称,山高速香榆承诺的7亿元“救命钱”因自身资金调度问题导致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履约。

此番履约失信引发市场一片哗然,被认为*ST吉艾的花式保壳行为彻底失败,最终*ST吉艾于2023年5月终止上市并摘牌。

股权穿透显示,山高速香榆背后最大的股东正是大有数字。

连续三次失败的大有数字,依然没有放弃上市计划。2023年年底,大有数字瞄上了装修装饰企业*ST全筑(SH:603030)。

据*ST全筑相关公告,将引入产业投资人大有科技(大有数字控股),重整投资款为6825万元,该重整计划已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截至去年12月21日,大有科技在*ST全筑的持股比例上升至7.91%,但后者实控人未发生变化。

背景华丽的母公司几番谋求上市,作为孙公司的中城大有同样怀揣上市梦想。

那么疑问来了:过去半年来高举储能大旗攻城略地的中城大有,是出于商业理性来押注新能源产业的高景气?还是寄希望于热门概念、向资本市场讲一套新故事?

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技术与投资门槛并不低,考验的可不仅仅是华丽的朋友圈啊!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

$宁德时代(SZ300750)$$比亚迪(SZ002594)$$中创新航(HK|0393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