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本文的相关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放在第一条,可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性及决定性意义凸显。第二,若2024年度的粮食产量丰产预期较强,进口多元化供给充裕,且消费无较大亮点,则玉米、小麦、稻谷期货远月合约期价承压偏弱。第三,巩固大豆扩种成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稳大豆。国内大豆单产与美国大豆单产有较明显差距,国内大豆的单产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持续关注国内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种植试点或有推动,利空玉米、豆二期价。第四,如果大豆油料各项政策使用效果良好下将增加国内大豆产量,利空豆一期价。第五,若2024年度的油料产量稳产、丰产预期较强,进口、替代品供给充裕,豆一、油菜籽期货远月合约期价承压。第六,牛羊肉供应量、消费量变化及牛羊肉价格运行,或对于猪肉价格预期有一定影响。若整体肉类供应充裕,价格平淡或施压本就低位的中远期生猪期价。第七,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第八,若农业科技提高将提高相关品种的供给,若消费方面无较大变化提前下,对于相关品种中远期价格产生偏空影响。


正文:


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第二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二十一个“一号文件”,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两个确保”,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个提升”,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两个强化”,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二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产品期货的影响


1、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放在第一条,可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性及决定性意义凸显。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产量来之不易,新一年仍要继续努力。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异常气候扰动、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国际地缘政治复杂演变、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多重影响下,新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持续1.3万亿斤以上挑战大。粮食增产的重心是大面积提高单产,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今年,农业农村部聚焦粮油生产重点县,整建制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全面提升单产水平。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通过种业技术革命、通过农业机械、通过社会化服务的方式、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的方式,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若2024年度粮食产量丰产预期较强,进口、替代品供给充裕,且消费无较大亮点,则玉米、小麦、稻谷期货远月合约期价承压偏弱。


2、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


解读:巩固大豆扩种成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稳大豆。国产大豆主要应用于食品领域,近两年供应充足。国产大豆出油率较进口大豆低2%左右,国产大豆一直未在压榨领域取得优势,因此发展高油大豆十分具有必要性。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国内大豆单产132.7公斤/亩。根据美国农业部2024年2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单产预期49.6蒲式耳/英亩(即222.20公斤/亩)。国内大豆单产与美国大豆单产有较明显差距,国内大豆的单产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转基因品种。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应用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农业农村部根据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部署及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审定通过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并向26家企业发放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但同时明确,这些品种实际种植区域还要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资料来源:国新办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

2021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在科研试验田开展。2022年扩展到内蒙古、云南的农户大田。2023年试点范围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从试点看,转基因玉米大豆抗虫耐除草剂性状表现突出,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5.6%至11.6%。

在推动试点的同时,相关部门根据《种子法》《食品安全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监管,依法打击制种、售种、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非法行为,落实产品标识管理制度,确保产业化应用规范有序。(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答记者问,农民日报2023-08-24)

持续关注国内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种植试点或有推动,利空玉米、豆二期价。


3、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鼓励地方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


解读:2024年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4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24〕177号)》指出,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春耕等重点时段化肥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是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

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一、稳定化肥生产,二、加强原料保障,三、促进化肥流通,四、优化化肥储备监督管理,五、加强化肥进出口服务管理,六、维护化肥市场秩序,七、持续推进科学施肥增效。其中,六、维护化肥市场秩序指出,有关化肥行业商协会要加强国内外化肥价格监测,定期发布真实客观的化肥市场情况和价格信息,及时澄清虚假信息。

郑州商品交易所要加强尿素期货穿透式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炒作尿素期货行为;及时完善尿素期货交割制度,优化交割仓库布局,更好服务化肥行业发展。

各省级发展改革委牵头本地区化肥保供稳价工作,13个粮食主产省(区)发展改革委要牵头成立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专班,各有关企业、相关商协会有相关工作。各地方和有关单位要定期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报送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4、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全国覆盖、大豆有序扩面。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做到应赔尽赔。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


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地区覆盖。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增加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大豆有序扩面。粮食农业保险核心是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增加粮食产量。如果再出现极端恶劣天气侵扰,农业保险将赔付全部生产成本。如果售粮收入达不到预期,农业保险弥补农户的收入损失。政策面支持、稳定大豆生产。

新增“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做到应赔尽赔。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对稳定特色农产品供给、维护种植户、养殖户生产效益给出明确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通过金融及衍生品市场进行实现落地。农业保险赔付有效性、巨灾保险落地实施,关系种植户、养殖户成产效益,有助于稳定农产品供给。特色农产品可以关注大商所、郑商所预期新上市农产品品种。


5、扩大油菜面积,支持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加大糖料蔗种苗和机收补贴力度。


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只提到扩大菜籽种植面积,支持特色油料。若2024年度的油料产量稳产、丰产预期较强,进口、替代品供给充裕,豆一、油菜籽期货远月合约期价承压。


6、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


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显对生猪关注度下降,增加牛羊肉生产的关注。目前能繁母猪保有量4100万头,猪肉供给增加,多元化肉类消费,猪肉消费量有所减少。牛羊肉供应量、消费量变化及牛羊肉价格运行,或对于猪肉价格预期有一定影响。若整体肉类供应充裕,价格平淡或施压本就低位的中远期生猪期价。


7、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基础工作、系统工程。这个监测统计体系既要把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蕴含的食物资源数量、质量、开发状况、资源承载力做出统计,摸清资源家底,还要对各类资源的食物生产、加工情况进行监测,把握食物生产状况,还要对各类食物消费情况及营养贡献进行统计核算,总结营养健康绩效。总体要求是,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必须能准确、实时地反映出从资源到生产、加工、消费,最后到营养的真实情况,还应该面向社会公布,以供政府、企业、种养主体等决策参考。(资料来源: 一号文件解读丨首提“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具体监测统计什么?,新京报2024-02-04)


8、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科技精细化,实操落地,体现为“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涉及相关品种包括:大豆、玉米、稻谷、小麦,部分内容也可以同本章节第1点相互呼应。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种猪、种禽等则是对于未来种源进口依赖度、进口数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率方面等有所涵盖。若农业科技提高将提高相关品种的供给,若消费方面无较大变化提前下,对于相关品种中远期价格产生偏空影响。


9、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提升储备安全水平。深化“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加大农产品走私打击力度。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消费监测分析。


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用“增强”两个字凸显,重要性。从“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多角度、多场景丰富调控能力的内涵。

新增“粮食仓储设施”相关内容,粮食放的好,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更加凸显全产业管理。

新增“加大农产品走私打击力度。”2023年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共立案侦办涉税农产品走私犯罪案件866起,涉案金额110.2亿元。涉及相关品种涵盖,冻品、烟草、水果、食糖、粮食等农产品。打击农产品走私,确保国家农业产业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和财税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新增“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消费监测分析。”。有助于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调控、预期管理。


10、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弘扬节约光荣风尚,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完善粮食适度加工标准。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健全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新增“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农业科技应用提升粮食预期收获量。

新增“完善粮食适度加工标准。”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小麦粉》、《菜籽油》、《小麦麸》、《发芽糙米》等一批节粮减损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标准制修订计划立项工作,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大米适度加工技术规范》等36项节粮减损、适度加工标准制修订,不断推动构建完善的节粮减损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发布,在引导粮食适度加工、促进粮食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粮油加工企业提供更多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资料来源: 耕好“无形良田” 端稳“中国饭碗”——多措并举推进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12月26日)

相关案例,在位于山东省滨州市的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小麦能够加工成600多种产品,实现全价值利用,一吨小麦的产值能够达到9140元,是传统加工业的2.5倍。“我们不断延伸小麦深加工,在面粉、挂面基础上,实现了用小麦加工副产物生产膳食纤维、赤藓糖醇、蛋白肽,小麦利用率做到了100%,一年可节约粮食50万吨。”中裕食品相关负责人说。(资料来源: 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记者实探精深加工助力节粮减损,经济参考报,2023年11月30日)


三 观点总结


通过本文的相关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放在第一条,可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性及决定性意义凸显。

第二,若2024年度的粮食产量丰产预期较强,进口多元化供给充裕,且消费无较大亮点,则玉米、小麦、稻谷期货远月合约期价承压偏弱。

第三,巩固大豆扩种成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稳大豆。国内大豆单产与美国大豆单产有较明显差距,国内大豆的单产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持续关注国内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种植试点或有推动,利空玉米、豆二期价。

第四,如果大豆油料各项政策使用效果良好下将增加国内大豆产量,利空豆一期价。

第五,若2024年度的油料产量稳产、丰产预期较强,进口、替代品供给充裕,豆一、油菜籽期货远月合约期价承压。

第六,牛羊肉供应量、消费量变化及牛羊肉价格运行,或对于猪肉价格预期有一定影响。若整体肉类供应充裕,价格平淡或施压本就低位的中远期生猪期价。

第七,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第八,若农业科技提高将提高相关品种的供给,若消费方面无较大变化提前下,对于相关品种中远期价格产生偏空影响。

吴媛瑾 投资咨询号 Z0010184

2024年2月19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