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下称“《报告》”)。

从报告内容来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 8.54万亿元,占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 40.32%,较年初上升 2.02 个百分点。虽较2022年末规模仍然有所降低,但是较2023年上半年末规模增长1.33万亿。

投资者风险偏好方面,截至2023 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 占比 33.95%。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四级(成长型)和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年初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2.02、0.14 和 0.46 个百分点。

2024年现金管理类产品是否还会持续走俏?原因是什么? 投资者风险偏好两极分化,理财公司应如何满足投资者需求?

跟着普益君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1、2024年现金管理类产品是否还会持续走俏?原因是什么?

2024年现金管理类产品或将延续走俏趋势。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是从风险偏好角度来看,《报告》披露显示,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仍然较低,且一级(保守型)投资者数量占比增长2.02%,这使得低风险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正好契合多数投资者的需求。二是在我国存款利率持续调降的背景下,或将出现存款向理财产品“搬家”现象,而原有储蓄本身偏好低风险,增加了现金类理财受到青睐的可能性。三是现金管理类理财流动性高、投资门槛低,潜在客群较为广泛,这也为其在2024年持续走俏增加砝码。

2、投资者风险偏好两极分化,理财公司应如何满足投资者需求?

投资者风险偏好两极分化的情况下,理财公司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一是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理财公司可结合市场状况和投资者需求,发行各类期限、种类的理财产品,并在销售产品时,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和服务。二是加强投资者教育,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讲座、提供在线教育资源等方式,帮助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以确保投资者所选的理财产品同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三是提升创新能力,持续研发和创新理财产品,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四是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对投资者的交易历史、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等信息进行记录,通过深入分析投资者的相关信息,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产品推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