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Joan的新能源解读 Joan的新能源解读 2024-02-29 18:13 广东

复盘历史:通缩背景下新技术、新市场、新应用场景(本质是量利双升)是较好投资方向

下跌主要系市场对产能过剩的担忧,6-7月上涨主要系新技术景气度上升

行业复盘:通缩背景下新技术、新市场、新应用场景(本质是量利双升)是较好投资方向

HJT:2024年HJT扩产预计80GW,核心逻辑在于与topcon成本回收周期拉平+差异化属性

2024年HJT行业扩产我们预计约80GW,看好HJT行业扩产的主要逻辑有以下两点:

一是回本周期为影响扩产的重要因素,2024年HJT的回本周期有望与topcon拉平。复盘22年H2和23年topcon扩产逻辑,核心非单W成本打平perc截至目前topcon的单W成本依旧未打平perc,同样HJTW成本是否打平topconperc并非影响行业扩产选择的关键因素,本质是初始投资回本周期足够短,而24HJT回本周期可更短。HJT组件相比topcon组件单W溢价持续保持在0.1元以上,HJTtopcon的单W成本差距在23年底有望降低至0.04-0.05元,展望24年底有望降低至0.02-0.04元,24年底topcon的回本周期预计为3年,银包铜HJT回本周期预计为2.45年,铜电镀HJT预计为2.86年,HJT回本周期相比topcon可更短。

二是2024年topcon可能依旧偏标准化产品,产能扩张下盈利下行;HJT组件功率更高且为差异化产品,供给有限有望实现超额盈利。单W下行的本质其实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24HJT组件功率更高且市场供给有限,相比topcon而言HJT属于差异化产品,对于各家已提前有技术储备的组件一体化企业而言,HJT是为提升市占率相对更好的产品选择。

琏升科技:执行力强,规划清晰的异质结先行者

执行力强,投产迅速:公司异质结项目规划20GW(眉山8GW+南通12GW),分两期投产,从规模上来看,在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一期项目23128日破土动工,414日封顶,710日设备搬入,822日首片下线,从动工到投产仅用7个月时间,反映公司优秀的执行力。团队方面,公司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于行业标杆龙头企业,具备异质结量产的丰富一线经验。

规划清晰,目标明确:公司对异质结项目规划明确,目前公司仅生产电池片,不生产组件,聚焦专业化;选址四川眉山,可充分利用当地较低的电费和人工成本,我们测算上述两项成本可较东部地区合计节约0.9/W,同时还可就近服务于通威等企业在四川地区的组件产能;技术路线上规划明确,公司选择未来降本增效后较有竞争力的异质结路线,浆料上选择银包铜和纯银路线。

公司预计23年底实现3.8GW产能投产:公司眉山丹棱基地采购迈为1.8GW生产线和金石2GW 生产线。其中,迈为三条产线均为600MW,金石两条均为1GW,目前迈为1.2GW产能已投产,而在1114-16日的2023年成都CIPVIC光伏展会上,公司宣布全球首条GW级金石异质结产线正式投产


琏升科技:异质结电池片已形成销售,未来有望拓展海外市场


异质结电池片已形成销售,后续随产能达产有望兑现盈利:公司与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电池片销售框架合同,到24年1231日前向山东泉为销售合计150MWG12异质结电池片产品,1124日,首批电池片已实现发货。

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客户建立合作关系,我们预计公司异质结电池片有望实现向海外市场销售:公司在眉山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已与国内外多家客户就建立批量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沟通交流,并于首片下线后集中送样测试。根据公司公众号披露的信息,公司先后与通威股份、中节能太阳能、卓阳能源、天合光能、泉为新能源、建发高科、晶合能源等国内多家新能源龙头企业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海外市场需考虑碳排放的影响:欧盟已建立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2023年4月25日(当地时间),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此后622日,欧盟修正内容,2023-2025年为过渡期,需要申报进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到2026年将正式征收碳关税,即购买进口许可凭证。20231218日(当地时间),英国政府也正式宣布将自2027年起实施英国碳边境调节机制( CBAM)。

异质结在碳排放方面具备优势,因此我们预计异质结在海外市场优势更加明显:此前华晟新能源邀请第三方机构对HJT组件在2022年的碳足迹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在2022年底碳足迹将低至397CO eq/W,明显低于PERC600g/W以上的水平,显示异质结在碳排放上具备优势。


通威股份:硅料成本优势明显,电池新技术凭借强执行能力赚取超额收益

虽然硅料还在持续降价,但我们预计24年Q1需求淡季有望迎来价格底。公司作为硅料龙头,成本优势明显。

“永祥生产法”进行工艺优化:硅料的技术工艺是决定成本差距的关键。通威持续进行工艺流程优化,在冷氢化、大型节能精馏和高效还原等领域形成多项核心技术成果,推动生产成本的稳步降低。通过“永祥法”生产工艺,原本是生产副产物的四氯化硅成为原材料继

续参与多晶硅生产,不但解决了四氯化硅排放问题,还变废为宝,节约成本、提质降耗。

我们认为在硅料价格下行周期中,以现金成本考量厂商是否会选择产能退出;而在硅料价格上行周期中,以生产成本考量厂商是否会选择复工复产。因此具有低成本优势的硅料企业能够穿越周期,抗风险能力强。电池发展历史来看,公司作为光伏电池的后起之秀,技术追赶快&产能建设周期快→效率高,有望在光伏新技术迭代中赚取超额收益。

快速规模化量产和降本基因深赋。在技术路径相对清晰之后,依托先进管理水平和高效生产团队,公司有望快速进行规模化量产,或短期可实现规模反超。而技术迭代后期,产品趋于同质化之后,成本成为第一竞争要素,通威通过打造自身成本优势,我们认为有望获取高于同行的超额利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