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A股在昨日急跌之后,今日呈现回补大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1.94%至3015.17,再度回到3000点以上,创业板指更大涨3.32%。北向资金单日大幅流入166.03亿元,A股成交额回到万亿。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离岸汇率略升值至7.20附近。
市场情况
WIND数据显示,申万31个一级行业悉数翻红,其中电子、计算机、通信、军工等成长方向涨幅靠前;与此同时,前期防御型偏强的煤炭、银行、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亦有收红,但涨幅稍滞后。全市场5300多只股票中仅103只收跌,9成多个股上涨,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量化监管在途,但集中卖出冲击或被市场猜测放大。周三市场大跌,盘中时段,受量化放开限制和DMA策略监管降杠杆等传言影响,市场出现一定的资金踩踏现象。但据相关媒体的报导及部分市场机构的反馈,DMA监管降杠杆方面,实际在半个月前就已按监管要求开始执行,且杠杆率在2-4倍,并没有传闻的1:1那么严格。另外,昨日市场大跌若因为DMA中性策略平仓导致,理论上期货基差应收窄,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并未观察到有相关信号出现。不仅如此,量化赎回限制放开方面,因量化私募产品都是定期赎回,即使统一临时放开赎回限制,赎回时点也应该是离散的而不是集中时点。而根据2月28日证监会晚间回应,春节后DMA规模是稳步下行。粗略判断,除非量化类产品是预先应对赎回而进行的卖出,由此,昨日部分市场资金的快速出清过程,虽可能存在量化资金行为的一定影响,但更大程度上,或是被市场部分非理性情绪影响之下的恐慌性担忧叠加所放大。
两会召开在即,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新变化有待确认。2024年两会将于3月4日-5日在京召开。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宏观政策定调和产业政策部署等方面有何新变化。具体来看,宏观政策方向上,新一年的经济GDP目标和围绕实现目标所做的相关政策部署,将会在资本市场层面对经济持续修复的预期和市场信心的继续提振形成较大影响。其中,财政政策的力度、节奏及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尤为重要,特别是在2023年四季度上调当年赤字率至3.8%的背景下,2024年赤字率能否有所突破、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补足重要短板方面的相关长期建设国债的预期重点安排等,都值得密切关注;围绕扩内需方面的部署,消费和投资方面的新动向也值得关注。产业政策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应是经济工作内容部署的重心之一,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曾对该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关注今年两会上是否会有新领域新思路的变化。此外,进一步推动央国企改革和振兴资本市场方面会否有新的部署,也值得留意。
回到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层面,耐心等待宏观信号的持续验证,市场轮动中积极挖掘结构性机会。随着汇金公司宣布将持续加大增持ETF的规模和范围,前期市场流动性持续负向循环的难题得到了较有效化解,A股已快速触底反弹,但当前基本回到大幅杀跌前的市场水位。市场部分获利资金的兑现冲动、少部分量化产品的持续出清和策略调整,以及在重要会议时点及市场关键点位,预期股指波动的有所放大等等,这些也都在情理当中。上周末,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后续,可重点关注两会上对财政和产业政策方面的部署,以及地产融资和需求端政策落地后的实际情况,A股市场持续上行空间或有望进一步打开。此外,当前市场已在对美联储激进降息预期做出明显修正,我们预计,随着美债利率回到4.3%这一激进降息预期的起点,外围流动性的负面影响,后续或亦有望降低。
A股行业配置上,市场轮动过程中,依然可以积极把握成长方向轮动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顺周期资产则有待政策验证观察,高股息或仍可中期坚守。
科技制造方面,随着海外科技巨头优秀业绩出炉,AI国内映射方向或进入分化中,受益国内政策方向的算力方向或能延续,但AI分流出来的资金或轮动流向卫星互联网、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其他科技主题,前期滞涨的医药亦值得继续关注。
顺周期板块则须观察即将召开的两会中相关重要政策的推进情况,食品饮料等顺周期核心资产的修复空间能否顺畅开启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高股息方向,建议逢低布局。
$金鹰红利价值混合C(OTCFUND|016563)$
$金鹰中小盘精选混合A(OTCFUND|162102)$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C(OTCFUND|019093)$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02.29。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相关指数、行业等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基金的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