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历来变幻难测,最近更是深有体会。

这种深刻的体会,其实是小编关注的一个基金自媒体号主给的。

这位号主从去年11月底开始提示小盘量化基金的投资机会,随后调整仓位陆续买入;可很快就遇到了农历新年前小盘量化基金的连续深度调整。于是TA又调整思路,卖出小盘量化基金、重仓债券基金。可操作完,市场的风向又变了。伴随股指的上涨和小盘量化基金的反弹,TA有了深深的踏空感,并意识到靠债券基金的收益很难补上自己此前的损失,于是又在2月底加大了对红利基金的配置……

这一次又一次的短期“反向”操作,让这位号主在这一轮的市场起伏中只体会到了回撤的刺痛,却没有享受到反弹的畅快淋漓。

没错,行情一起浪,人就容易跟着乱。这位号主的故事,可不是孤例。

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的通病。所谓过度自信,指的是人们在评估自己时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能力,在认知的准确性与正确性上容易高估自己。

比如,当被问到驾车水平如何,参与调查的绝大多数人会说自己的水平超越平均;又比如,90%的斯坦福大学MBA学生都相信自己比同学更聪明("It's Academic. "2000. Stanford GSB Reporter, April 24, pp. 14-5)……用丹尼尔·卡尼曼的话说:“最难以想象的事情之一,是你不会超越平均”。

过度自信在投资中的表现之一,是过度交易。在过度自信的驱动下,人们很容易会根据片面的信息去认识投资对象,一旦置身变化更快的外部环境,很容易改弦易辙,频繁交易。以开头提到的号主为例,跟着市场热点不断地买入卖出,其操作频率之高,或许超过了不少股票投资者。

过度交易的背后,是怕踏空,怕错过每一个似是而非的机会。殊不知,如果只是基于似是而非、胜率不高的预判做决策,不仅会出现决策越多、出错也越多的情况,还会提高交易成本,对收益形成损耗。

过度自信在投资中的另一种表现,是。上上周在准备另一篇稿子的时候,小编曾经去基金吧逛过,结果发现一部分投资者在2023年底将小盘量化基金称为YYDS,并言之凿凿地总结,因为量化产品持股数量多,所以回撤幅度会远低于其他权益类基金。

但这一认知并不准确。所谓“小盘量化基金回撤小”只是某个阶段呈现出的结果。事实上,如果你真的理解上一阶段小盘量化基金的收益来源,反而不会对年前的那一波下跌感到意外——正因为组合持有了上千只股票且都偏向小市值,在小盘指数整体下挫的时候,确实会出现显著的回撤。

很多人吐槽市场变化太快。行情也许浪,但手别跟着乱。用一个可能不完全准确的比方来结尾,在不确定的市场频繁地变更决策,就像在黑灯瞎火的拥挤街道中乱开车,速度越快,转向越多,撞到的建筑的概率也越大。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6567)$

$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A(OTCFUND|007549)$

$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混合A(OTCFUND|010728)$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