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达环保(SH600292)$  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作为环境资源界的委员,她今年仍然关注海上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达2.58万亿吨,建议推进海上CCUS示范项目落地实施。”

新京报:去年,您提交了《关于有序推动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案》,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有何意义?目前这一提案的办理进展如何?

胡松琴: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作为国际公认的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是我国实现碳中和愿景不可或缺的“托底”技术保障手段之一。

国家高度重视CCUS产业的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建设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等。

我国发展海上CCUS具有显著优势。我国陆地适宜封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区域,但高碳排放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等沿海区域,陆地封存的源汇匹配性不佳,制约了陆上CCUS的规模化发展。但海洋方面,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发布的初步预测结果,我国海域封存潜力巨大,达2.58万亿吨。同时适宜封存的海域与我国高碳排放企业的集中所在区域距离较近,因此海上大规模封存二氧化碳的潜力和可行性更佳。同时与陆地封存相比,海上CCUS还具有安全性高,环境风险小等优越性。

基于上述考虑,我提交了关于有序推动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案。经商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于去年8月形成了针对这一提案答复的函,从加强产业政策设计、建设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监管制度和深化国际合作等四个方面,对所提的有关意见建议给予切实答复。

新京报:今年您关注什么问题?预计在会上提出什么建议或者提案?

胡松琴:今年,我将继续针对海上CCUS工作提出有关提案,重点针对如何加快推动海上CCUS示范项目落地实施这一具体工作层面,提出有关意见建议。

提出本提案,我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我国CCUS仍处于技术研发和示范阶段,示范项目的落地对于推动整体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推动该行业发展的“牛鼻子”;另外,截至2022年底,我国示范投产的CCUS项目共计约50项,仅1项是海上CCUS项目,且规模较小,计划年封存量为30万吨/年。同时,据调研,目前海上规模化、产业集群式CCUS示范项目已具雏形,但仍停留在概念和研究层面,且由于一些困难,相关项目尚未落地实施。为此,经过调研和分析,针对推进海上CCUS示范项目落地实施,提出了有关意见建议。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牵 校对 李立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