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竞逐低空经济万亿赛道

南方日报

5小时前

蓝天白云间,从珠海出发,低空穿梭湾区的愿望,更近了。


近日,“智能科技赋能低空经济——eVTOL空中交通航线首飞仪式”在珠海举行。当日,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下称“eVTOL”)在珠海九洲港码头与深圳蛇口间飞行。eVTOL刷新了深珠两地的通勤时间,将单程地面车程大幅缩短至20分钟,不仅展露了珠海在竞逐“低空经济”产业赛道上的行动决心,更成为广东“低空经济”发展开篇的里程碑。


发展低空经济,珠海有底气。


借助“双航展”占得先机,多年来,依托航展平台和区位优势,珠海陆续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形成覆盖通航应急救援、新兴航空消费、通航运输及作业、无人机产业链配套及应用服务等多领域的通用航空产业链。


2024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拓展中国航展四大平台功能,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及航空航天产业,打造“天空之城”。根据规划,珠海今年将在斗门、海岛等地试点无人机低空领域开放,推动开通珠海至深圳、陆地至海岛自动驾驶载人飞机航线和无人机物流直航。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吴冠霖吴枫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钱文攀


先行一步


带动行业“钞能力” 留下难忘超体验


地处南海之滨,珠海的地貌类型多样,拥有大小岛屿262个,海岸线长达227.26公里,这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天时地利。


低空经济是什么?


通俗而言,低空泛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低空经济就是原本人们在地面进行的生活、生产和交通等行为,可以更自由地在低空进行。


以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汽车等为牵引,低空经济涉及空中通勤、空中物流、空中旅游、空中管理等众多行业和场景,将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生活品质和交通边界,从而改变经济生活的运行方式。


事实上,珠海是国内率先实现低空飞行的城市。早在2012年,空军航管部门便专门划设“珠海—阳江—罗定”低空航线,供珠海通航企业组织转场飞行训练使用。2014年6月,“珠海—阳江—罗定”航线正式开通,成为国内首条低空航线,随后广州、深圳等城市陆续试点开通低空航线。


敢闯敢试,一步,让珠海拥有更多实践经验,但往往也需直面发展挑战。


由于是实验项目,关于上述航线的商业价值开发,通航企业一直处于探索之中。进行转场飞行成本较大,除燃油费高企外,还面临没有通航机场的尴尬局面,通用航空飞机借道民用运输机场往往不受“待见”。因此,这条低空航线利用率不高。


相比市际航线,市内低空旅游很快进入珠海人的视野。将旅游观光从地面延伸至空中、旅游资源由平面延伸至立体,这一经济场景与珠海优质的生态环境十分契合。


自2016年起,珠海谋划打造陆岛立体交通模式,启动海岛高端旅游开发;当年4月,直升机直飞海岛旅游航线投入试运营,半年时间,外伶仃岛和大万山岛共计接受飞行预定近100个班次,实际执行57个班次。


在原先试运营航线的基础上,2018年7月7日,珠海开通珠海九洲机场直飞东澳岛的固定航线,行程时间10分钟,成为全国首条固定飞往海岛的低空观光航线。


直升机飞越岛屿上空,山海盛景尽收眼底,不仅产生可观的“钞能力”,也给众多游客留下了难忘的低空超体验。


产业聚势


龙头引领工业级飞行器生产


低空飞行活动是低空经济的最终产出形式。而产业链的关键在于制造环节,这些企业包括上游的研发设计与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和集成,中游的飞控、导航、通信、任务载荷系统等重要组件制造。


无人机产业已成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珠海,无人机和通用航空产业链已形成集聚优势。


去年11月,由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低空产业“链主”企业牵头的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在珠海高新区成立。该联盟一方面将从建设产业生态着手,推动政企联动招商,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实现产业向前向好发展;另一方面以珠海为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拓宽应用场景,探索产业协同发展,制定低空行业乃至国家级标准。


据统计,珠海集聚了无人机飞行器、雷达系统、飞控及导航系统、芯片电池部件等领域上下游企业40多家;珠海航空产业园拥有成熟的通用航空全产业链,以中航通飞公司为引领的珠海通用航空整机研制能力全国领先,中航通飞公司部分型号飞机正处于适航取证阶段。


自2009年龙头企业中航通飞公司入驻珠海航空产业园后,引来不少细分领域企业集聚:


MTU、翔翼、中航通飞、西锐飞机生产线等项目渐次落地,涵盖了通用飞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公务航空、飞行培训、航空零部件制造、无人机研发生产等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级飞行器生产领域。


随着低空经济逐渐由消费级无人机引领变为工业级无人机引领,珠海的后发优势值得期待。


产业链下游涉及多场景应用与服务。在通航运营服务方面,珠海已有6个可供通航使用的机场和多个通航临时起降点。截至2023年6月底,珠海市共有通用航空许可经营企业12家,占广东省的21%。


随着《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推出,“低空经济”打开了万亿级的超级赛道想象空间,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延伸布局航空领域新赛道。


珠海的底气,除了研发制造业基础,还有展会经济带来的“高人气”。作为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加之与港澳路桥相连的独特区位和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都为珠海发力该产业赛道增添强劲动力。


湾区竞合


加速应用和运营层面布局


近年来,我国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地区,无人机产业异军突起直至后来居上,在全球低空经济发展中的牵引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在大湾区,深圳、广州、珠海三座城市在掘金“低空经济”产业上动作最快。目前,深圳、广州已形成初具规模的无人机生产链条,珠海以“双航展”的优势赢得更多落地试验主动权。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突破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


强者竞合,珠海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


在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航局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看来,“珠海不应止步于在产品研发制造上与深圳、广州等城市比拼数量,而应集中优势资源在低空经济应用和运营层面进行前瞻性、示范性的布局,抢占价值链高端。”


廖小罕表示,以无人机为例,无人机在地理测绘、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多个行业应用中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超研发制造本身,“我国多个城市已获批成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基地),正在领跑探索‘低空经济’规模化、城市级管理应用‘新赛道’。当下引领性、系统性地着手‘低空经济’应用领域的标准建设正逢其时,珠海可以也应当一步、有所作为”。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弥补的短板。


无人系统新技术产业联盟发起人、珠海市无人系统协会会长谢锋表示,珠海“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规模化运行和空中路网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矛盾、业务化应用和行业标准规范更新不及时的矛盾。


“发展低空经济‘市场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政策是保障、技术是支撑、安全是底线’,低空航路开放开发程度与产业发展需求仍不匹配。”谢锋建议,珠海以建设“未来城市”等为契机,从打造低空立体交通网络综合试验区、申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立央地协调联席会议制度、规划布局低空交通基础设施等角度破题,编制方案、创新机制,有步骤、成体系地推动“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eVTOL作为未来空中交通产业的细分领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来自珠海的一批民营通航企业已经先行探路。


广东海鸥飞行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颜军介绍,目前在珠海高新区建设3个地面基站用于低空货运测试,并将继续在珠海市香洲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布设10个以上基站。“下一步,还将在珠海发展岛屿与岛屿、岛屿与大陆间的医药类、文件类物资运输业务。”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