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名将韩信,年少落魄,投奔西楚霸王项羽,不得任用,转而投奔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也无人问津。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离开时,却被刘邦的心腹萧何拦下。正是因为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轶事,韩信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也因此得到了汉高祖刘邦的重用,步步高升、至于王侯。成于斯,败于此。当韩信野心膨胀,失去了刘邦的信任,他也因萧何所出的计谋被吕后杀害。


任何选择都是一柄双刃剑,当韩信得到机遇一飞冲天时,也为后来的败亡埋下了隐患。现代公司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速创新”)的境外电商业务如火如荼,为之创造了不菲的收入,但这种业务模式也给其IPO审核中收入核查事项带来无限困扰。


自2023年3月1日深交所受理飞速创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以来,飞速创新已经先后5次更新招股书,完成两轮问询与回复。交易所多次问询了公司的行业与业务、信息系统核查与收入等问题,不乏质疑其业绩真实性的倾向。


撰稿/朱之焱

编辑/刘铭泉



同一下单IP地址对应多个客户,招商证券收入核查覆盖率仅40%


专注于全球通信市场的飞速创新,其主要产品为光模块及高速线缆、网络设备、光纤跳线及尾纤等。2020 年度、2021 年度、 2022 年度和 2023 年 1-6 月(以下简称“报告期”),这三大类产品各年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合计均超过80%。


在网络通信设备行业众多竞争者一般采取渠道商、经销商或向大客户直销的销售模式下,飞速创新敏锐地抓住了中小公司客户群的需求,自创“FS”品牌,通过外协厂商生产产品,以自建的互联网销售平台为销售渠道覆盖境外市场。


飞速创新通过自营互联网平台fs.com,与同业务模式公司产品差异化竞争,与同品类生产公司销售渠道、客户差异化竞争,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飞速创新还通过互联网平台汇集订单,集中向供应商采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议价能力和利润率。


虽然飞速创新在招股说明书中自称公司所处行业为“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但究其实质,其业务模式更像是一家境外电商。


这样的业务模式,其销售收入真实性的核查有两方面的难点,一是线上销售,二是境外销售。


线上销售收入核查的重点主要是刷单行为核查和信息系统可靠性核查,交易所在对公司的两轮审核问询中都给予重点关注。


首轮审核问询提到,“报告期内,飞速创新存在同一收货地址对应多个客户、同一下单 IP 地址对应多个客户、客户下单 IP 与客户收货地址所属国家不一致等情况”。这很难不让人联系到刷单行为。


对此,飞速创新解释:报告期内约94%及以上销售金额的订单,以及98% 以上的IP地址数量符合同一IP地址仅对应一个客户的特征;运营商对于同一区域动态分配公网IP 地址,多个客户曾被分配过同一IP地址;多个客户使用同一网络代理服务,该服务下的IP 地址相同;客户间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


一番解释,加之同一IP地址对应多个客户对应的销售金额占比并不高,交易所并未继续追问。


关于信息系统可靠性问题,飞速创新聘请德勤进行了信息系统专项核查。德勤(Deloitte)于1845年成立于英国伦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交易所十分关注飞速创新IT系统的安全性情况,并多次询问其是否存在实施数据造假的风险,是否存在过度授权,是否存在录入信息系统应用层数据或篡改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库等数据造假舞弊的风险。同时,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信息系统存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如何体现。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审核人员希望飞速创新从多角度说明和证实其信息系统内控规范及数据真实可靠。


交易所关注的另一重点就是保荐机构对公司的收入核查情况。飞速创新境外销售收入核查的难点主要在于其销售终端覆盖境外多个国家,核查过程中涉及到客户真实性、客户配合、回函率低等实质性问题。


据披露,飞速创新客户集中度较低,其订单金额区间销售收入贡献最高的为单笔订单金额位于 1-10 万元的订单,报告期内占公司营收比例分别为 41.96%、43.72%和 42.54%。如此海量小额销售订单显然给销售收入核查带来了巨大困难。


二轮审核问询回复显示,保荐人及申报会计师针对销售收入真实性核查执行了函证、访谈、替代测试、细节测试等核查程序,报告期函证、访谈、替代测试、细节测试合并去重后合计确认金额占收入比例分别为 41.68%、39.49%和 38.41%。


如此低的替代性程序覆盖率,其有效性很难令人信服,不免让人质疑其核查程序是否执行到位、履职是否尽责。同时,低比例的核查结果,也很难让人对飞速创新海外收入的真实性增加信任。


毛利率异高,财务数据可靠性更增疑云


除了线上销售、境外销售收入核查存在的这些难点、疑点,飞速创新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也令公司业绩真实性更加扑朔迷离。


报告期内,飞速创新营业收入分别为 11.80亿元、15.82亿元、19.88亿元和 10.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30亿元、2.80亿元、3.65亿元和2.26亿,总体呈上升趋势。


上述同期,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44%、46.68%、 45.57%和 48.50%,而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23.06%、23.39 %、25.74%、26.12%,两者差距过大,飞速创新的利润率甚至于接近行业均值的两倍。


《华财信息》注意到,飞速创新并不从事生产活动,公司主要采用外协生产的产品供应模式,由合作的外协厂商根据公司设定的技术标准、结构性能、参数指标、外观样式进行生产。


对此,飞速创新表示,毛利率较高与其自身规模、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等有关。上述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客户较为集中,大客户的集中采购议价能力较强,同时叠加了汇率变动、自身规模导致的费用上涨等因素,导致产品平均单价和毛利率下降;而公司通过自建平台进行产品销售,主要客户系中小公司,拥有较强产品定价权,规模化的订单量又能给予公司更强的议价能力。


除了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飞速创新还列举了同业务模式的对比公司,报告期内其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5.19%、43.10%、40.58%、43.32%,这看起来与公司的毛利率很是接近了。但是,交易所对此仍然保持审慎的态度,要求飞速创新说明其毛利率变动趋势与相同或类似业务模式的可比公司毛利率变动趋势相反的原因及合理性。


飞速创新二轮审核问询的回复能否征得审核人员的认可仍然不得而知,但是交易所对于其收入和毛利率真实性的质疑却可以从这两轮问询中窥见一斑。


海外收入九成九,风险区“暗礁”密布


飞速创新的收入规模和利润接连上升,势头强劲,跟公司的境外销售分不开关系。报告期内,飞速创新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 11.66亿元、15.68亿元、19.74亿元和 10.3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98.89%、 99.15%、99.29%和 99.27%,境外收入占比高达九成九。


显然,境外电商的业务模式给公司带来了很强的成长性,但是飞速创新也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认,其存在多种与境外收入相关的风险。


其一是市场风险。整体来看,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呈现集中度较高的格局,前十名厂商全球市占率之和超过 70%,其余厂商则主要在细分领域进行竞争。以公司的核心产品光模块为例,飞速创新的市场占有率仅有1.24%。一旦头部公司布局相关赛道,公司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飞速创新的境外客户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中北美洲各年销售占比均超过 48%,欧洲地区各年占比超过 30%。近年来,随着世界保守主义的抬头、欧美与中国贸易摩擦的升级,我国对外出口网络通信设备及零部件的不利影响大大增加。


另外,行业内的两大知名公司思科和优倍快也坐落在欧美地区,更具有地理便利和品牌优势。一旦发生重大变故,飞速创新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风险难以预料。


其二是汇率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损益分别为 2,801.38 万元、3,951.87 万元、-2,836.86 万元和-2,958.11 万元。


飞速创新的业务面向全球,其出口销售涉及的外币币种较多,其中主要以美元、欧元、英镑、澳元、加元进行结算。结算货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可能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使得公司汇率变动,从而公司产品毛利率将面临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其三是税收风险。由于飞速创新的产品销售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经营活动不仅受到中国政府相关税收司法管辖,还接受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税务监管。各国家间各项税收政策较为复杂,可能导致公司存在一定的境外纳税风险和被认定存在税收缴纳违法违规的风险,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因违反税务申报、产品包装等相关规定而被西班牙、德国相关主管部分予以处罚的情况(下图)。





声明:

本文素材均来自公开资料,文章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更多IPO资讯请关注《华财信息》微信公众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