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能力马上是需求2倍,未来产能严重过剩常态化,别扯淡产能淘汰了!

目前,拉伸能力1020GW,N型硅片比P型硅片薄15%,实际能力超了1150GW,按照1季度硅片产量180GW, 平均开工率67%。

2季度新增能力超120GW,拉伸能力1150GW,实际能力1300GW。

组件投资低,更是过剩到烂大街!

电池是垂直一体化的关键,电池技术难度相对高,如果电池过剩,其它肯定过剩!

N型电池产能也很快达到需求1倍,过剩会越来越严重,一体化厂家外购电池越来越少,竞争加剧,钧达股份单产品风险爆发

N型产业链已出现严重亏损,N型组件和电池价格均连续下跌,胡渲染短缺,只会导致过剩越来越严重

一.电池需求

2023年中国组件需求为470GW, 电池需求545GW,根据工信部统计,2023年电池产量545GW,我估计超过550GW,查我历史贴,我去年2季度反复说,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00GW,组件需求470GW,电池需求550GW。 2024年中国组件需求预计为550GW, 电池的需求为620GW

按照全年N型(隆基HPBC属于P型,把新型电池通成N型,包括隆基HPBC)占比75%,N型电池需求465GW, PERC 155GW, N型占比预计从1季度65%到4季度超过85%。

2023年初半套房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会达到200GW,6月修订为超210GW,高增长主要补充2022年组件高价抑制的市场和2023年下半年组件低价抢装)。同时认为2024中国光伏装机会增长明显放缓,组件低价常态化,抢装2-3季度会逐步结束,2024年中国组件需求增长大幅放缓到20%,2025年增长继续放缓。

二. 电池产能

2023年底, 新型电池(TOPCON、BC、HTJ)产能为710GW,其中TOPCON 590GW,BC 60GW, HTJ 60GW。

2024年底,新型电池产能为1370GW,其中TOPCON 1200GW(即使建设不及预期,也会超过1100GW), BC 72GW, HTJ 100GW。

2024年6末月,新型电池产能达到需求的2倍,2024年底达到需求的2.4倍。

1. TOPCON

2024年底,中国TOPCON产能很可能达到1200GW

1) 新建TOPCON装置产能 2022年底TOPCON产能90GW, 2023年新增产能超500GW(按照隆基绿能20GW, 晶澳科技46GW,天合光能30GW),总产能590GW(详细厂家产能以前发过),只是4季度产能增加比较多,很多装置处于爬坡期,有效产能低没有释放出来,随着各厂家技术成熟度提升,有效产能会快速提升。

市场过份渲染了TOPCON很多项目停止建设,像沐邦高科这种开始建设而停止建设项目很少,开工项目大部分如期推进,皇氏退出光伏,安徽绿能TOPCON 13GW如期投产。只是新进入者一些规划取消而已,现有电池厂家仍然继续增加TOPCON产能,按照在建项目,今年上半年TOPCON新建装置新增产能超250GW,全年超400GW。

2023年6月末新建装置产能达到840GW,全年达到1000GW。

从组件TOP 10和电池TOP 5可以看出,TOPCON新建产能的步伐仍然很快。 晶澳科技2023年底产能57GW,天合光能40GW,包括了今年1月投产的10GW产能,隆基绿能1季度30GW全部投产,3个公司今年1季度增加30GW。

目前,晶科能源TOPCON产能70GW,晶科能源1季度和2季度各投产1套14GW(合计28GW),达到100GW,其它厂家也在你追我敢,通威股份新增41GW,达到66GW;晶澳科技新增30GW,达到86GW; 天合光能新增10GW, 阿特斯宿迁二期8GW以及又新增10GW,达到50GW,正泰新能新增12GW,达到50GW,一道新能增加14GW,达到44GW,润阳增加10GW,达到24GW, TCL中环新增25GW。

1季度又有多家TOPCON新进入者投产,如仕净科技去年底投产9GW,1季度投产9GW, 安徽绿能13GW,西长信13GW,盐城友华10GW,日月光能10GW,润马光能8GW。正奇控股、蓝丰生化、伏图拉等分别新增5-6GW。3月盐城欧达6GW进入了设备安装。

1季度TOPCON新增产能超130GW。

另外,新进入强势者英发德耀新增16GW(上半年),和光同程(五粮液)二期16GW、 麦迪新增14GW,中来新增8GW。东华重机、中清新能源、聆达股份横店东磁等也会新增产能。

2).2024年PERC升级TOPCON新增能力比较大,预计超200GW,助推TOPCON能力继续增加

目前,PERC大尺寸能力近500GW, PERC大尺寸是2020年开始投产,一些大尺寸装置是从小尺寸升级来的,升级TOPCON成本高,会让淘汰,2020年后新建的PERC大尺寸装置,绝大部分可以升级到TOPCON,这部分能力大约400GW。 按照2025年PERC需求低于100GW,2024年底PERC能力150-200GW, 2024年PERC升级TOPCON的能力会超过200GW。

PERC在组件TOP 5和电池TOP 5(通威股份到了组件,也属于组件TOP 10)的产能为351GW(通威65GW, 隆基50GW,天合光能40GW,晶澳38GW,中润光能37GW,爱旭 36GW, 晶科20GW,阿特斯20GW,润阳25GW,钧达9.5GW),占PERC 产能70%多。

2023年PERC开工率高,效益好,所以没有进行TOPCON升级,现在单瓦亏损大,必然掀起PERC升级TOPCON热潮。

2023年正泰新能完成了 PERC 5GW升级TOPCON的改造;

近期通威股份金堂二期PERC 8GW升级TOPCON仅用40天产品下线,公司几乎全部PERC可以升级为TOPCON。

爱旭股份PERC升级TOPCON改造已启动,TOPCON能力25GW,3季度完成。 天合光能、润阳股份, 中润光能等启动PERC升级TOPCON升级十分明确! 2024年底中国TOPCON能力为1200GW,即使项目建设不及预期,超1100GW是明确的。

2. BC电池

2023年底隆基绿能BC 29GW全部投产,总能力达到35GW。2024年预计新增产能12GW,达到47GW。

爱旭珠海BC 10GW装置全部投产,义乌BC 15GW试产,目前产能基本达到25GW, 2024年没有产能新增计划,2025年1季度投产10GW。

BC总产能60GW, 2024年底达到72GW。

BC推出晚些,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出货仍然比较低,但会逐步提升。

3. THJ 

2023年底THJ产能超60GW, 今年1月新增产能7.2GW,仍然有很多HTJ项目建设中,2024年底产能达到100GW可能大。

目前,THJ处于技术磨合和降本阶段,产量比较低,对市场影响还不大,但随着产量的提升,对电池市场的影响会逐步提升。

2024-03-25 22:53:09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N型产能很快也是需求2倍,谈其它都是瞎扯淡!

产能能过剩也越来越严重,开工率会呈现下降趋势,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不具备价格反弹基础,组件价格在低位运行是明确的!

产业链中技术难度电池最大,是产业链中最关键环节,如果电池产能过剩,其它硅片和组件也会严重过剩!

2022年底TOPCON产能90GW, 2023年新增产能超500GW,总产能590GW。2024年新建增加产能大约400GW,PERC升级TOPCON大约200GW,产能增加到1200GW。另

外,今年BC产能增加到74GW, HTJ产能增加到超100GW,新型电池产增加到1380GW。

2023年底拉晶产能达到900GW(硅片更大), 今年继续新增310-350GW, 1季度双良、天合、晶科、华民等又新增能力超100GW,产能超过1000GW。N型硅片薄,装置生产N型硅片实际产量高于能力,导致产能严重过剩,最近N型硅片又跌跌不休,价格到了1.758元/片。

用电池供需来分析产业链产能究竟过剩多少?

目前,TOPCON已经成为主流,BC和HTJ处于推广和降本阶段,产销量低,但未来产销量会逐步提升。

从TOPCON看电池供需!

2023年4季度TOPCON产量72GW,占电池总产量185GW的39%。 2024年1季度TOPCON产量大约96GW,环比增长33%,市占率为66%。 1季度市占率环比4季度提升27个百分点,市占率提升的最高一个季度,应该也是产销量增长最高的一个季度,但N型组件价格仍然喋喋不休。

今年后面3个季度市占率提升会逐步放缓。

假定2季度电池产量提升到160GW,TOPCON市占率提升到70-75%,TOPCON产量为102-120GW,环比1季度增加6-24GW,环比增长6-25%,增长开始明显放缓。

2023年4季度TOPCON新增能力为180GW,为新增能力最高的1个季度,2024年1季度新增能力超140GW(新建新增超130GW,通威PERC升级为8GW),预计2季度新增能力超过180GW(新建新增140GW,PERC升级超40GW)。

随着各厂家TOPCON生产技术成熟度提升(很多厂家是第2套。。。第N套装置的投产),装置的爬坡时间会缩短(如晶科能源等爬坡时间很短)。

2023年4季度TOPCON有效能力大约90GW/季度,1季度开始快速提升,2季度会继续快速提升,从产量和有效能力判断,1季度开工率环比4季度下降约10个百分点,2季度环比1季度至少下降5个百分点,3季度TOPCON平均开工率很可能达到60%。

开工率连续下降,竞争会逐步加剧,固定成本提升大,龙头们仍然会血拼价格,为保证相对比较高的开工率,否则成本太高,单瓦亏损会很高, 所以组件价格在低价区运行是明确的,价格在0.8-0.9元/W运行的可能大。

最近,有些厂家在组件小项目提高投标价格,但效果甚微,组件价格仍处在低 位,这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严重过剩导致。

N型垂直一体化固定成本(折旧、人员费用和运维)大约10-11分/W(开工率100%,上半年晶科能源基本满负荷运行,组件出货30.8GW,电池和硅片出货1.5GW,折旧费为38亿,超过12分/W),P型一体化低于9分/W。

N型开工率90%、80%、70%、60%和50%固定成本分别为11.7分/W、13.1分/W、15分/W、17.5分/W和21分/W。 开工率90%,固定成本比满负荷提升1.2分/W,开工率80%,固定成本提升2.6分/W,开工率70%,固定成本提升4.5分/W, 开发率下降到60%,固定成本提升7分/W,开工率下降到50%,固定成本提升10.5分/W。

开工率越低,固定成本提升越快。今年开工率正成为继价格后第二个利润杀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