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MAN10-18 19:40· 来自Android

呵呵,你是典型的想当然的定性,没有定量。

你说的这些必须要有数据支持。房子原来盖一百栋,现在减少了,减到多少,是70栋,还是60栋?你一句房子不盖了,一栋都不盖了?

旧基建穷途末路,末路到什么程度?以前100亿基建,穷到50亿还是30亿?下一步基建重点是县城乡镇改造,会增加多少?

现在全国23亿吨水泥用量,海螺3亿多吨。

房子不盖了,基建穷途末路后,会用多少水泥?18亿吨还是15亿吨?在这个大背景下,海螺有没有可能扩张到4亿吨?//@优质资产收集人:基本面坍塌,房子不盖了,旧基建穷途末路,地产基建上游;

财务分析只是起点,基本面上价值毁灭了。

二、一MAN09-10 10:50· 来自Android

呵呵,其实我在最后抛出部分老窖买入神华时,老窖的持仓成本是3块多,远低于净资产,并不是我说的净资产50%。
我这人一本糊涂账,我只看账户,从没细算。我抓大头说一下,已解答你的疑虑。

我从2013买入~2014年在老窖15.73元时满仓,成本大概不到18块。其中有近30%的融资,这一部分在46块以下抛出了,降低了一部分成本。然后最开始的每年分红再买入,股价都是25甚至20以下,股价低股息率就高,买入的股数也多,记得每次可以买几万股,超级爽的。到了后来股价超过60块时我就很谨慎了,分红都不会立刻买入,一般等到股价跌到50左右再开始买入。这时股价高股息率就低,买入的股数也少,也就一两万股,对成本的拉动就很少。后期我发现我的成本停留在3块多,分红再买入,成本就变五块多,这种情况有两次。最后一次分红成本又到了3块多,这次我就都买了神华。//@东邪惜独:请问散户大哥,您的成本是净资产的50%,是如何做到的呢?我看泸州老窖历史最低pb是1.98,也就是说,历史上最便宜的投入成本就是净资产的200%。那如果是分红再投入,投入的部分那也是按照那时的pb来计算的呀。是不是我有逻辑错误的地方,向散户大哥请教。

三、一MAN修改于09-10 16:43· 来自Android

我再举个例子。

去年有人向我推荐中建。理由是它的股息率很高,有5%,每年业绩也有点增速。

对于我这种完全不了解中建的投资者,我只能大致看看财报。

净资产收益率有15%,总资产收益率只有3%,说明负债率挺高,有大约80%。

再看毛利率11%,净利率只有4%。凭我的本能就是:如此高的负债,如此低的净利,万一碰上加息周期,净利润就被吃没了。

结论:抵御风险能力差,不碰。

但是,任何行业都有其特点,都有其存活的诀窍。

比如,会不会有这种可能:中建作为建筑承包商,它作为央企可以拿到很多大项目,很多时候是转包出去。另外,它接的工程要么是国家重点项目,要么是代表国家承建的国际项目,在实际中是按人头下菜碟,有了工程再招人,按工程进度先收款再干活,不见兔子不撒鹰,先上客,再做菜,利率高了,我工程费也跟着高,账面看似风险很大,也许这些风险都可以转嫁出去,实际风险就远小于财报看到的,等等。如果确实对该企业有深入研究对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全了解,那就可以投资。

我们不能轻易说人家不是价投,很多时候我们这种键盘侠反而是:教条主义!

四、一MAN修改于10-16 12:22· 来自Android

(接着上个贴)

怎么能把一鸟在手的指导思想落在实处呢?

呵呵,我因为都是亲身实战,就还是举例吧。

比如2013年八项规定和塑化剂时,我20多块钱一点开始介入老窖。

介入前我是要看历史数据的,它之前的尤其是2005年后的净利率,毛利率,负债率,股东回报率,我是满意。尽管2013年老窖的营收突破100亿,但我经过测算,老窖未来真实的营收不会低于80亿(事实证明,之前超过80亿的营收部分是压货,随后的退货让老窖连续两年营收变为五六十亿,但真实的市场销售额还是维持在80亿以上,这是后话),当时以大约三倍净资产的价格在股市交易。我以现价买入,按照当时柒泉模式下的80亿营收,每股盈利两块,按照公司章程最少一块钱分红(事实随后最低分红是八毛)我就有5%的股息率。而且,按照股东回报率,我两三年就可以享受到15%的回报率,到了第四五年就可以享受20%的回报率,再往后我就可以享受复利的威力。

这就是定量,然后确定这一鸟的肥瘦,我是否满意。我满意,就开始接入。

正是有了这一定量,老窖股价越低,就意味着我买入价格越接近净资产,我的目标就越快达到,股息率就越高,这只鸟就越肥。我就越贪婪,我在16~18大量的买入,卖了房子买入。直到15.73元买入最后的八万股。

我买股票从来不嚷嚷几年几倍。但我心里有本帐。老窖最低盈利两块,将来形式好转,市场气氛好了,给25倍市盈率,我这一鸟,应该可以看到50块。这是我的小算盘。

没想到,老窖高速发展了,快速的成长了。本来冲着一鸟去的,结果林子里却发现有100只鸟。白酒竟然成了赛道股。

确实,也有些朋友害怕和拒绝成长,于是中途下车了。我这价值投资者怎么会拒绝和排斥成长呢?

我不为成长来,但我不拒绝成长。

还有朋友说,先定性,再定量。

如果我先定性,怎么会买神华呢?

其实买神华的思路和定量是完全一样的。

都知道神华分红高,会持续吗?会持续多久?在碳中和碳达峰下,如果神华未来盈利大幅萎缩,能保持分红吗?如果像恒大一样,分红一块,估值缩小十倍怎么办?这其实就是定性。

所有这些,需要具体分析各种财务指标来定量,用定量出来否定了定性。

先定性最大的坏处是:定性比较容易,都是口号式的,未来空间多少万亿,很有诱惑性,且有煽动性,很容易迷惑新股民,结果就是股价虚高。即使是真的,虚高的价格也要多年消化。在如今快速迭代和发展的世界,投资这样的股,你只能抓住机会赚差价,根本就无法赚公司的钱。

先定量,容易捡漏。

五、一MAN修改于10-25 22:42· 来自Android

朋友们都关心茅台跌到多少该买,这个其实是很难判断的。

首先,茅台和腾讯不同。腾讯确实自己业绩出了问题,业绩下来了,同比出现了负增长,未来可能基本面会有点变化。

而茅台自己本身没任何问题,业绩依然有20%的增长,1499的建议零售价还是买不到,依然供不应求。

如果茅台也出事,你可以类比历史上它的PE和pb做参考。2014年好像茅台的PE短暂到过十倍,股价到过净资产三倍。可那是什么情况?当时塑化剂和八项规定都直指茅台本身,当时出厂价819,双十一上最低卖650元。渠道要钱不要货,很多经销商打算洗手不干了。用那种极端情况来类比今天的茅台显然并不现实。

茅台现在多少钱?1500块。你说它贵吧,比2000多块肯定便宜了,你说它便宜吧,还有9倍净资产,30倍PE,股息率才一点几。怎么看也没到绝对便宜的地步。

可茅台自上市以来的特点就是:贵是常态,便宜是极少数时间。除非出了涉及到茅台本身的大事。

这次股价的普遍下跌,主要因素还是某些原因导致的中国资产整体缩水。

这种资产缩水导致的价格下跌,茅台和白酒其实是其他家下跌完后的补跌,这种跌,各板块之间是有比价关系的。不要指望茅台和白酒会独家继续不断的向下调整。

煤炭暂时逃过一劫,是因为原来本身的价格就不贵,再加上这轮全球能源价格的暴涨。他这次就没怎么跌。

再说回茅台。如果中国整体资产价格就跌这一轮,那么茅台在某个价格跌不下去后,可能就是底了,我估计这个价格还是高于大多数人的心里价格。

现在不好判断的是:酝酿一段时间后,中国资产价格会不会再来一轮下跌?

上次美联储加息不久,引发了2008次贷危机。这次呢?如果出现大衰退,加息就到头了,我们好日子就来了。如果它越加息经济越好呢?那我们就有点惨,这个就超出了我的认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