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NASDAQ|PDD)$  拼多多对淘宝做了大量的扬弃,以下是我的观察。
一、更健康、更长久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即如何赚钱。
过去十多年,淘宝赚钱可太容易了,两头赚,赚完商家赚用户,甚至有了一系列成了「生态系统」的,实质是和商家「合谋」,需要用户来买单的收入。结果是,商家在淘宝内卷广告,用户承担提价了的商品,淘宝赚的盆满钵满,稳赚不赔。
这种商业模式虽然盈利很强,但是并不健康。
李嘉诚说不赚最后一个铜板。二流的公司能赚则赚,对钱来者不拒。而一流的公司知道哪些钱不能赚。
拼多多在商业模式上,要比淘宝克制的多,这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有远见。
拼多多盈利的大头,还是围绕着以促进用户和商家之间高效交易,然后自己从中抽取一点合理的抽成。
虽然拼多多也有广告系统,盈利也很多,但广告系统也还是服从于高效促进双方交易的大背景来进行设计的。
在拼多多上,作为商家,只要你的商品有价格优势,你就能获取源源不断的自然流露,不需要打广告
吐出去不该赚的钱,可以建立更强大的商业模式,赚更多钱。
一旦不该赚的钱,到手了,再想砍掉可就难了,它会迅速集结内外部的相关的利益方,变成你身体里的一部分,让你动不了它。
这就是淘宝的创新者窘境。
二、流量问题:比阿里更懂零售本质
有价值才会有流量,电商相比线下的价值核心,不出「多、快、好、省」。
就像张一鸣说的,人和人最大的差距,还是认知的差距。
能「省」才是最大的流量来源。
刘强东吐槽淘宝不纳税,马云吐槽京东太「重」会死得很惨。
不纳税让淘宝有成本优势。京东「重」有了集采优势,在3C数码上有成本优势。
说来说去,都在攻击对方的成本优势。
拼多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自己少赚钱,鼓励商家低价,形成了平台系统性的价格优势。
价格优势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
如果用户不认可你的价格优势,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怎么办?
那就用价格共识性高的标品,去刺激用户「冒险」,所以百亿补贴应运而生。
「Apple」们吸引用户进来,价格优势让用户留下来,形成流量和逻辑的闭环。
另外,黄峥口中的「Disney」愿景下的各种游戏和营销活动,用游戏的方法论武装了拼多多,快速且高效的洗走了微信的优质流量,虽然不体面,但确实是不能不提的创新。
三、一系列用户导向的产品创新
3.1、干掉购物车
京东像沃尔玛,淘宝像万达商场。
我们去沃尔玛需要购物车,但没有见谁去万达也推个购物车,毕竟你也不是在万达门口统一付款。
所以拼多多没有购物车,实际是对淘宝的拨乱反正,更符合实际场景。
也更符合下沉市场的实际,毕竟农村小卖部是没有购物车的。
顺带着交易链路也更短了,极大降低使用门槛,上了年纪也会用。
3.2、全部包邮
就像自然界厌恶真空,人们厌恶运费。
所以拼多多不支持商家设置运费,包邮是最基础的用户体验。
3.3、退货包运费
淘宝想通过用户互助,即保险,来解决用户退换货的问题。
这种用户互助,就像政府鼓励民众多买保险一样,本质是平台缺位。
拼多多上了退货包运费,让商家选择是否购买退货包运费服务,用户互助变成了商家互助。
开通了退货包运费的商品,销量更好。
商家比用户要理性得多,他们基于ROI来行动,受人性影响更少。
3.4、会员体系
阿里做了不接地气的88VIP,京东做了中规中矩的PLUS会员。
88VIP为了个「巴巴」的谐音梗,硬是设置88元的年费,跟自己过不去。
如果淘气值不满1000,年费就成了888元,跟用户过不去。
淘宝有能力做一个覆盖所有人的会员体系,却不做。
京东有心而无力。
所以拼多多的省钱月卡横空出世,低价引用户开通,合理的价格让用户留存,用户赚便宜,平台赚复购。
3.5、平台售后
淘宝的售后,倾向于用户和商家自己拉扯。双方拉扯明白了,平台走个记录就行了。
平台想做老好人。
面对用户和商家,拼多多售后倾向于维护用户,有了明确的优先级排序,才有做事情的依据。
用户会因为一两次糟糕的体验离开,或者忍着恶心感不得已,才下单。有机会就会离开。
而对商家来说,能赚钱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他是否离开,是否留下来,最核心的原因。
这里顺便提一下,美团的价值观也是旗帜鲜明的,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平台第三。
并不是孤例
3.6、干掉差评
差评会影响交易。
哪怕商品有1000个好评,只要有1个差评,差评会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
拼多多前台基本不显示差评,这也消灭了培养差评师的土壤。
没有差评不意味不治理,如果商品差评太多,会影响流量,甚至被关店。
----------
以上就是我对拼多多扬弃淘宝的一点观察。
这个新物种的上限在哪里,确实非常值得期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