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行业中,如朱少醒这样管理单一产品并持续数十年的基金经理,其稀缺程度堪比打破物理定律高开高走的A股。相比之下,更普遍的现象是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个基金,这被投资者称为“一拖多”。

在公募基金并不算太长的历史上,有基金经理曾创出同时管理25只基金的事迹。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择时君很好奇,这位“多情”的基金经理能否完全记住管理的所有产品名称呢?!

好在贴心的中基协在2019年对此打上了补丁,明确指出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10只。这一规定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确保了基金经理能够集中精力,更好地管理和运作每只基金产品,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稳健和可靠的投资选择。

择时君做了粗略统计,目前全市场5000多位基金经理中,仅有800余名没有管理多只产品,占比仅为16%。

那同一基金经理旗下的多只产品到底该如何选择(后文简称优中选优),是选业绩最好的一只?还是买基金公司宣传最卖力的品种?在面对众多选项时,一些萌新投资者特别是天秤座的朋友,不经意间扯掉了不少头发。

“优中选优”的细节和需要关注的点还是蛮多的,择时君对此做一个梳理与分享,ps:文末有彩蛋


全文约3500字,阅读10分钟


01 优选投资覆盖范围广的

在没有港股通的年代,这些标的看得见却摸不着,如今双向奔赴畅通无阻。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港股通来得太晚,不少小而美的公司如今都成长为大而不能倒的企业了。

对于基金经理,拥有更多的市场选择就像钓鱼有更大的池塘,他们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投资港股,以及调整港股的投资比例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投资策略。

对于管理规模较大者,尤其是超过百亿的基金经理,更大的池子有利于市值的分散,覆盖港股进行投资的权限变得尤为重要。

当然,如果基金经理已经用亏损,诠释了香江是一条重要的能力边界还迷途不返,那就义无反顾的选择仅能投资A股市场的基金吧。



02 优选可投资股票上限高的

基金经理在管理多样化基金产品时,会根据不同基金类型的特点和投资比例限制来调整投资组合。

例如,普通股票型基金,其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通常在80%-95%之间,偏股混合型基金在保持较高股票投资比例的同时,也允许一定比例的资产投资于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产品,其股票资产配置比例范围为60-95%。

灵活配置型基金则提供了更广泛的投资选择,其股票资产的比例可以在0-95%之间变动。这种基金的投资策略更为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市场环境和基金经理的判断,适时调整股票和其他资产的配置比例,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由于不同类型基金的投资比例限制各异,基金经理需要根据基金的投资目标和市场状况灵活调整投资策略。这就意味着,即使由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不同类型基金的投资组合在资产配置上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影响这些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表现。

如果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同时市场也处于应积极配置之时,我们就应该选择股票投资比例较高的产品,以期获得市场的收益。



03 重视内部持有人的选择

作为野生基金研究员,择时君鲜能探听到基金公司内部员工对基金经理的评价,但每半年发布一次的基金半年报与年报中披露的管理人员工持有比例确是很好的平替观察途径。

作为公司内部员工,与基金经理多少是有一些交际的,特别是行业研究员。当同一基金经理旗下的某只基金产品被内部大比例持有的时候(排除基金发行困难时期摊牌任务式的买入),往往证明这只基金与其他产品受到了不同的重视程度:

虽然没有统计数据证明,基金公司员工重仓持有的基金业绩一定比没有人守护的产品业绩好,但作为从业人员,无论是专业素质或信息渠道显然都比普通基民技高一筹。所以内部人士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的基金产品,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04 共管产品选独管

市场上不乏由几个基金经理一同管理的基金产品,这种团队合作的模式有几种不同的玩法, 常见形式如下:

各司其职型:就像一个乐队里有不同的乐器手一样,这种模式下,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有的专门搞股票,有的擅长债券,还有人负责决定整体的投资布局。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但也可能因为大家的风格不同而产生一些小摩擦。

分而治之型:在这种模式下,基金就像是被分成了几块,每个基金经理负责一部分资金。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分散风险,但有时候也可能因为大家各自为战而导致整个基金的战略不够统一。

师徒搭配型:俗称老带新,兴全基金非常喜欢采用这种模式。经验丰富的老将带着新手一起干。老基金经理可以传授经验,新手则可能带来新思路。这种搭配有助于知识和经验的传承,但有时候也可能因为代沟或者沟通不畅而影响合作。

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以及背后的投研团队,择时君在看好某基金经理时,还是倾向于选择基金经理独自管理的产品,比如冯汉杰就买单独管理的信远回报:

首先,多经理共管产品的分工对于普通基民信息往往不太透明,对于业绩归因分析非常不便。

其次投资虽有科学的成分,但也不缺乏艺术的灵感,1+1大于2的数学逻辑在投资领域不一定能得以实现。决策效率、投资风格的统一、内部分歧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基金经理间貌合神离。

所以还是单干的好,倘若业绩过于渣渣,也能第一时间确认背锅侠的眼神。


05 机构持有比例不能太高

对于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银行等大比例持有的基金产品,往往受到基民的青睐,因为这可能意味着该基金得到了专业投资者的认可,说明基金经理可能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和管理能力。但机构持有比例过于集中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流动性压力和操作难度加大。如果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过高,当他们需要大规模赎回时,可能会给基金经理带来流动性压力,迫使其迅速调整投资组合,可能需要以不利的价格抛售资产以满足赎回需求。这不仅可能影响基金的业绩,还可能导致基金规模的快速缩减。

其次机构投资者的大额资金流动可能导致基金净值出现剧烈波动。特别是在机构投资者大规模申赎时,可能会导致基金净值短期内暴涨暴跌,影响其他持有人的利益。择时君在春节前后抄底中证1000、中证2000etf链接基金的时候就吃了这个鳖,半个月少赚了接近10%,传送门在此。

最后,当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大比例时,基金经理可能在投资决策上更多考虑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和偏好,这可能会导致基金的投资策略偏离原本的设计,从而影响基金的风格和业绩表现。


06  更多参考标准…

鉴于篇幅原因,还有很多可以参考的点,择时君就简单罗列在下面了,供大家参考:

基金产品规模:在没有清盘风险的情况下,挑选规模相对较小的基金,打新收益有优势;

运作方式上:对于管得住手的朋友,尽量选择没有锁定期的产品,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你身边一直对股票、基金都不感冒的朋友开始找你索要致富密码的时候;

全市场基还是行业基:有些基金经理是从行业基金经理慢慢扩展能力圈做到全市场覆盖,例如融通基金的万民远,2016年开始管理医药基金,2021年管理全市场产品,旗下既有行业基金,也有全市场基金:

所以基民在选择的时候,需要弄清楚自己到底看中了基金经理哪方面的能力,再进行抉择。

预期持有时长:敲定具体产品后,如果考虑短期持有选C类,否则选新发基金的A类,因为新基金的A类份额,往往都是180天免赎回费。


结尾

萌新投资者看到这里估计要蒙圈了,选只基金怎么搞得和飞行员检查清单一样复杂?如果按照上文的这些标准去筛选,20000只基金估计没有幸存者能全部满足上述要求。

确实如此,文中提到的选择参考标准,都是择时君投资过程中点滴积累经验的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与逻辑,自行选择其中的几条,例如投资范围广、内部持有人比例高等等,用于同一基金经理旗下基金的筛选。

投资即是科学也是艺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是能帮助我们提高决策胜率的因子,都可以纳入自己的投资体系中。

如果你还是觉得太复杂,贴心的群课代表霍博给快枪手送上了福音,他给出了更为简单粗暴的参考答案:

看好一个经理打算长期持有,最好购买其代表作。首先观察了很多复制策略的产品,基本都是代表作的业绩走得最好,比如刘旭的高新技术就比优势企业和睿鑫走的好很多。可能是一般管理期限较长、业绩表现突出、获得的奖项可能较多,基金经理也会更用心去维持代表产品的良好业绩。

其次,因为总体管理规模膨胀以后,公司给基金经理减负时,非代表作可能被卸下 ,比如周海栋的华商乐享给了余懿,冯明远后来发的新基也给了新人,杨浩最终只留了双息平衡,等等。

以此类推,如果看好姜老板,最好直接买星元而不是玉衡;想长期持有綦缚鹏,最好直接买瑞利,而不是新发的一堆基金。


对此,择时君没有任何想补充的内容了,鱼和渔都在这里了,如有些许帮助,求个分享、点赞不过分吧?[微笑]


最后感谢群友单兄的封面配图,文章什么都能缺,不能缺美工呀~



The End


$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1508)$$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01510)$$广发均衡增长混合A(OTCFUND|010534)$

@天天精华君 @晴空聊基 @天天话题君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