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3年经济整体处于波折修复阶段,地产投资是主要掣肘项,当下如何评估地产走势成为市场核心关切。由于房地产行业链条长,单一指标很难对整个地产中枢进行准确估计,因此我们从“人、房、地、钱”新机制出发,考虑住房人口和地产模式,对地产产业链进行拆分,提供了探究我国地产中枢的“三步法”:

第一步以人均GDP为锚,考虑人口和资金因素,通过国际横向比较判断我国当前地产在全球中所处的区间位置。

第二步将各国地产危机后企稳阶段作为长期中枢,大致推断我国地产中枢区间。即在长期中枢上,以地产危机作为外生事件冲击,关注日本、韩国、美国和新加坡地产危机后的企稳阶段。

第三步将经历深度调整的东北地区作为长期中枢参考,进一步调整前两步所得区间。

观点:从住宅投资占GDP比重来看,我国住宅投资接近中枢水平,从住宅开发率和房价收入比来看,销售面积仍有下调空间,房价预计很难出现普涨或仍存在一定下调空间。地产增量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地产下跌风险,以地产为主要支撑项的旧经济发展模式有望逐步调整,房地产新模式的建立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转型。

要点1:从住宅投资/GDP看,我国住宅投资接近中枢水平

住宅投资是反映住宅投资规模的指标,具有较高的国际可比性和数据可得性,因此用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作为计算地产产业链上游投资端中枢的核心指标。

我国住宅投资/GDP在可比国家对标年份中处于中游,可比国家该指标的区间均值为3.5%,以东北地区为参考得到的下限为3.0%,综合来看,我国GDP中住宅投资占比的中枢为3.3%,2024年我国该比值有望达到4%,我国目前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较为接近中枢值,并未出现大幅的超调,未来可以通过三大工程弥补与中枢的距离。

要点2:从住宅开发率看,销售面积可能仍有下降空间

住宅开发率反映户均住房供给,该数值较高时表明新增住房对居民住房需求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例如住宅开发率为4%,代表当总户数为100万的时候,房地产市场上今年新开工4万套住房是合宜的。综合分析,假定我国住宅开发率的中枢为1.5%,销售面积可能仍有下降空间。然而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除了均值考量外,一方面考虑到新加坡和美国当前城镇化率较高,我国当前城镇化率3.1%与日韩较为接近,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当前主力购房人口占比与韩国较为接近,故以韩国的住宅开发率的中枢水平3.4%来衡量,中国的住宅开发率也仅有0.3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难以大幅度提高,甚至还可能向东北地区1.2%的住宅开发率中枢靠近。假定住宅开发率中枢为1.5%,预计商品房需求面积中枢约为7亿平方米,高于中枢4.17亿平方米,这表明人均住房供给过高,即新增住房对居民住房需求起到了“过度”的支撑作用。在较长时间维度下,可以通过地产增量政策的出台压缩地产销售面积的下跌空间,或减缓地产销售面积下滑的速度。

要点3:从房价收入比来看,房价预计很难再出现普涨且或仍存在一定下调空间

以东北作为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前瞻地区,按照可比国家房价收入比的稳态中枢来进行评估。

综合分析,假定我国房价收入比的中枢为20,那么我国当前房屋估值处于明显偏高的状态。然而由于各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居民购房行为差异。一方面考虑到新加坡的文化属性与中国类似,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当前大力推进保障房与新加坡模式类似,所以虽然中国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水平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即便以新加坡的房价收入比来衡量,中国的房价仍难以再出现普涨,甚至还会有一定的向下调整空间。如果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不断提高的话,也会减缓这一向下调整速度。地产增量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地产下跌风险,以地产为主要支撑项的旧经济发展模式有望逐步调整,房地产新模式的建立和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转型。

风险提示:(1)国际比较的经验失效;(2)政策推进力度及效果不及预期;(3地产下行风险超预期;(4)地产增量政策出台不及预期。

注: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均只作为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

$万科A(SZ000002)$$保利发展(SH600048)$$地产ETF(SZ15970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