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那场矿难阴霾尚未散尽,平煤股份又步入业绩下滑后的财务造假漩涡。

3月18日晚间,平煤股份(下称“公司”,SH.601666)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平煤股份当期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都有所下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315.61亿元,同比下降12.44%,归母净利润40.03亿元,同比下降30.25%。

平煤股份表示,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煤价下降。但是,那父财经的梳理发现,这种说法有搪塞之嫌,因为公司主营业务的产量在增长,2023年公司完成原煤产量3071万吨,根据此前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度经营数据,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34%,同时自有商品煤销量为2743.58万吨,较上年增长3.5%。不仅如此,双双下滑的业绩背后数据开始指向公司涉嫌的财务造假。

    

货币资金造假或涉嫌假存款?

 

据年报,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的货币资金分别为89.03亿元、140.82亿元、142.88亿元,利息收入分别为1.24亿元、1.21亿元、2.2亿元。据数据测算,公司三年来“利息收入”/“货币资金”的比值分别为1.39%、0.86%、1.54%(均<2%)。按照“利息收入”/“货币资金<2%”的标准判断,公司的货币资金涉嫌造假或者假存款。

首先是怪异的银行存款。年报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的银行存款分别是42.39亿元、69.75亿元(48.41亿元)?71.71亿元。不解的是,公司2022年的银行存款在2022年、2023年的年报中分别为69.75亿元、48.41亿元,差别为21.34亿元。那么, 同一年的银行存款为什么在两个年报中数字差别如此之大?不仅如此,公司2022年、2023年的货币资金均在140余亿元,而其利息收入则分别为1.21亿元、2.2亿元,相差近1亿元,这个差距又该如何解释?

另据年报,2021年—2023年公司的应付票据分别为109.01亿元、129.66亿元、108.82亿元,应付账款分别是49.58亿元、51.59亿元、64.31亿元。那么,公司在坐拥巨额货币资金的同时,为何仍然欠着这么大笔货款而不向供应商结算?上述的大额货币资金是造假了还是受限了?

货币资金转化为营业收入较慢。年报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的货币资金分别为89.03亿元、140.82亿元、142.88亿元,营业收入分别是296.99亿元、360.44亿元、315.61亿元。由此测算,公司货币资金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分别为29.98%、39.07%、45.27%。连续三年的指标表明,公司将货币资金转化为营业收入的效率较慢,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慢,管理效率较低。

虚增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不匹配。据年报,2021年—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是296.99亿元、360.44亿元、315.61亿元,波动中下降;应收账款分别为20.28亿元、25.30亿元、32.41亿元,一直在上升。由数据测算,公司2022年、2023年应收账款的增速分别是19.84%、21.94%,营业收入的增速分别为17.6%、-14.2%。可见,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

年报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的存货分别是6.66亿元、4.29亿元、4.6亿元,2022年、2023年的增速分别为-55.24%、6.74%,波动中增长迹象明显。

综合上述数据来看,在公司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的同时,公司的存货余额在波动中上升,可能人为通过“应收账款”科目虚构营业收入。专业人士分析指出,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增长并不是真的增长,而是可能通过虚构业务或关联方交易等,通过应收账款虚增了收入。而存货的波动中增长可能源于营业收入少结转了成本从而虚增利润所导致。

据数据测算,公司2021年—2023年的应收转款周转率分别为19.6875次/年、15.8143次/年、10.9374次/年,存货周转率分别是24.0414次/年、43.1878次/年、48.6541次/年。显然,公司存货周转率一直在上升,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在下降,表明存货转换为应收账款的速度较快,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的速度变慢,表明公司经营遇到了困难,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加大。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还带来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整体下降。

此外,由数据测算2021年—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的比值分别为6.83%、7.02%、10.27%,不断增长的数据表明,公司营业收入的含金量在降低。

 

现金流存疑?

 

年报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的流动负债分别为288.09亿元、379.42亿元、301.52亿元,货币资金分别是89.03亿元、140.82亿元、142.88亿元。由此测算,公司同期的“货币资金/流动负债”的比值分别是30.9%、37.11%、47.39%。

众所周知,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之比是企业流动比率指标之一,它衡量企业在清偿流动性债务上拥有的抵付能力。而公司连续三年来的30.9%—47.39%的指标,则意味着公司现金流紧张且不具备短期的偿债能力。

持续大额的现金流存疑?据年报,2021年—2023年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4.37亿元、109.19亿元、61.1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是-43.94亿元、-104.63亿、-48.07亿元。显然,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多年持续大额为正,同时投资现金流量多年持续大额为负。此组数据表明公司涉嫌财务造假。

据数据测算,2021年—2023年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分别为48.72亿元、24.37亿元、-7.08亿元。一直在持续下降。

与此对应的是公司的长期借款。年报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的长期借款分别为5.66亿元、13.64亿元、50.81亿元。

由此看出,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在持续下降为负,而长期借款则在迅猛增长,有理由质疑其持续大额的现金流来源。公司能够产生自由现金流,而它却拥有需要支付大笔利息费用的长期借款,就要怀疑其自由现金流是否真实可靠。专业人士认为,通常能够产生自由现金流的公司是不会借贷经营的,因为高额的财务费用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在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公司保持并迅猛增长长期借款,这种加杠杆的发展方式必定会埋下诸多隐患。

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高质量发展,其实就是判断该公司是否具备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而平煤股份的自由现金流已沦为负数,则意味着公司财务弹性较差,公司的投资价值将不复存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