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上市数量即与2023年持平;底层资产项目类型已增至7种,主要来自10个省及3个直辖市;公募管理机构已增至18家;二级市场交易热度有所提升,但风险也令人侧目;个人投资者所持份额增逾一成。

易强/文

2024年3月29日,随着易方达深高速REITs在上交所的上市,3月份上市的公募REITs即有5只,与整个2023年持平。

而且,3月份上市REITs中,有3只底层资产是消费基础设施。这是2024年才出现的项目类型。加上其余6种,即产业园区、交通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市政设施、清洁能源及污染治理,已上市REITs底层资产项目种类已有7种。

2023年10月,证监会修订了《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第五十条,将底层资产项目类型由5种扩充至8种,新增的3种之一即是消费基础设施。其余2种即保障性租赁住房及清洁能源此前已有产品上市。唯一尚未成立相关产品的是信息网络。

募资规模方面,截至3月底,年内成立的5只REITs合计120.43亿元,已经达到2023年(201.63亿元)的6成。进入4月,至少有1只REITs将启动发行。

另据证监会官网发布的《2024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申请公示表》,截至3月28日,处于在审待批状态的REITs还有19只,其中4只已经完成第一次反馈程序。

上述迹象表明,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正在有序推进。

2023年3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的工作部署,证监会曾发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但因为种种原因,2023年公募REITs的申报与发行节奏皆颇为克制。

从近期发行数据来看,公众投资者对这类具有“红利”或“高股息”特征的产品认可度较高,底层资产为消费基础设施的3只REITs皆获超额认购。

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交易热情明显提升。以2023年以前上市的24只REITs为例,2024年以来(截至3月底)日均成交金额合计3.72亿元,比2023年(日均2.73亿元)提高36.26%。同期,日均换手率超出2023年0.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16只。

与此同时,场内REITs的投资风险也得到充分暴露。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中证REITs指数过去一年最大回撤幅度达到-32.09%,不输上证指数、沪深300等股指。

截至3月底,市场上公募REITs有35只,规模合计1107亿元。这些产品来自18家公募持牌机构,其中包括15家基金公司和3家券商资管公司。

从项目所在地来看,这些REITs的底层资产主要来自10个省及3个直辖市,多位于东部及中部地区,东北及西部地区项目较少。处于在审待批状态的19只产品中,有2只的底层资产分别来自新疆和内蒙。

拓宽资产类型

先从消费基础设施项目说起。

3月份上市的3只消费基础设施REITs中,有2只出自华夏基金,即华夏华润商业REIT与华夏金茂商业REIT,1只出自嘉实基金,即嘉实物美消费REIT。

3只REITs的申报时间都是2023年10月26日,获批时间都是11月24日,只是成立时间有所不同。其中,华夏华润商业REIT成立于2024年2月7日,规模69.04亿元,华夏金茂商业REIT及嘉实物美消费REIT皆成立于1月31日,规模分别为10.68亿元和9.53亿元。

在发行期间,3只REITs皆出现公众投资者超额认购的情况,最终不得不比例配售,配售比例分别为63.83%、94.41%和71.64%。

持有人户数上,上述3只REITs皆不足1万,其中,华夏华润商业REIT持有人户数为2290户,在已成立的35只公募REITs中最少,华夏金茂商业REIT及嘉实物美消费REIT分别为6231户和6075户。

上述3只REITs底层资产的主要收入来源皆为租金及物业管理费。根据《招募书》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或上半年末,其出租率分别为97.50%、98.36%和88.71%,租金收缴率分别为100%、95.49%和99%。而且,项目运营方及基金管理人对未来持乐观态度,预计租金可维持每年2.5%至6%不等的增速。

至于2024年的预估分派率(可供分配金额/募资规模),上述3只REITs分别为4.93%、4.83%和6.68%。

进入4月之后,随着中金印力消费REIT的发行,消费基础设施类REITs可能将增至4只。另据证监会官网发布的《2024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申请公示表》,同类基金中,还有华安百联消费REIT及华夏首创奥特莱斯REIT等2只处于在审待批状态。

常态化发行

上述3只REITs的成立及上市是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的成果之一。

从政策沿革上看,REITs常态化发行主要是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的贯彻与落地。

在上述文件所列优化完善盘活存量资产的7种方式中,REITs排在首位。文件明确提到,要进一步提高推荐、审核效率,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同时还指出了具体的工作方向,比如,对于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强化民生保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项目,在满足发行要求、符合市场预期、确保风险可控等前提下,可进一步灵活合理确定运营年限、收益集中度等要求等。

按照中央精神及上述文件的部署,2023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规范高效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同年3月7日,证监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

上述两个《通知》一致表示要“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基础设施REITs。优先支持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项目,保障基本民生的社区商业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证监会印发的上述《通知》还明确提出要拓宽RETIs试点资产类型、推动扩募发行常态化、扩大市场参与主体范围及加强二级市场建设,以此作为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工作方向。同时表示要优化审核注册流程、明确大类资产准入标准,“推动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配置型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积极培育专业化REITs投资者群体,助力市场平稳运行”。

作为后续工作之一,2023年10月,证监会对《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第五十条进行了“适应性修订”,将REITs试点资产的类型由原先的5类(交通设施、市政设施、污染治理、信息网络、产业园区)拓宽至8类(新增消费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及清洁能源)。

证监会之所以在《起草说明》中称上述修订为“适应性修订”,是因为在此之前,基础设施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及清洁能源的REITs已成立多只。

产品类型及地域分布

下面看看REITs底层资产的分布情况。

截至3月底,公募REITs有35只,底层资产的项目类型有7种,即消费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交通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市政设施、清洁能源及污染治理。

产品数量的分布上,交通设施有12只,排在首位,含收费公路9只及港口仓储物流3只。排在第二及第三的分别是产业园区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分别有9只和5只。消费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污染治理及市政设施分别有3只、3只、2只和1只。

募资规模上,排在首位的还是交通设施,收费公路及港口仓储物流分别为488亿元和94亿元,合计582亿元,占到公募REITs募资总规模(1107亿元)的52.63%。其次是产业园区(168亿元),占比15.21%。排在第三位的是清洁能源(119亿元),占比10.71%。其后依次是消费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市政设施及污染治理(分别为89亿元、81亿元、35亿元和32亿元),占比分别为8.07%、7.30%、3.20%及2.88%。

至于《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明确提到的8类基础设施之一即信息网络,目前尚未成立REITs产品。而且,处于在审待批阶段的19只REITs中,亦无相应产品。

地域分布方面,已经成立的35只REITs的底层资产主要来自10个省及3个直辖市。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各5只,湖北4只,江苏、安徽各3只,山东、湖南、浙江各2只,福建、河北、四川、重庆各1只。

北京涉及的项目类型最为丰富,包括消费基础设施、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交通设施及污染治理等5种,广东其次,涉及产业园区、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及保障性租赁住房等4种,上海虽然只涵盖产业园区及保障性租赁住房等2种,但产业园区项目即有3个,在所有省市中排在首位。其余省市主要涵盖交通设施、产业园区、清洁能源等3类。

从募资规模上看,广东排在首位,合计178.29亿元,占到公募REITs募资规模的16.11%,其次是湖北和江苏,分别为160.65亿元和143.92亿元,占比分别为14.52%和13.01%,安徽和北京分列第四及第五位,分别为142.78亿元和122.71亿元,占比12.90%和11.09%,其余8个省市募资规模皆不超过百亿,合计占比32.37%。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盘活存量资产的重点区域主要有6个,即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及海南自贸港。这意味着REITs底层资产涵盖的地域将远不止上述13个省市。

从在审待批的REITs来看,若博时津开科工产业园REIT、华夏深国际仓储物流REIT、华夏特变电工新能源REIT、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REIT等4只产品获批,则公募REITs底层资产涵盖的地域将扩展至17个省市,新增的地域分别是天津、贵州、新疆和内蒙。

交易热度提升,散户跑步入场

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自2021年6月首批共9只公募REITs问世以来,成立了这类产品的公募持牌机构越来越多,截至2021年底有11家,2022年增至15家,2023年增至17家,2024年3月增至18家,含14家基金公司及3家券商资管公司。

3月29日在上交所上市的易方达深高速REIT即是易方达发行的第一只REITs。证监会官网发布的《2024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申请公示表》显示,该公司旗下还有一只产品即易方达广州开发区高新产业园REIT处于在审待批状态。

已经成立了公募REITs的17家公募持牌机构中,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华夏基金(8只),其次是中金基金(5只),嘉实基金及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管公司并列第三(皆为3只),中航基金及红土创新基金排在第四(皆为2只),包括平安、富国、博时、国金、建信、鹏华、易方达、华安、中信建投、东吴、浙商证券资管公司、华泰证券资管公司等在内的其余11家公司皆仅有1只。

既有规模方面,排在首位的依然是华夏基金(249.45亿元),占到公募REITs规模的22.54%,其次是中金基金(225.88亿元),占比20.41%,排在第三位的是平安基金(91.14亿元),占比8.24%。

从二级市场的角度看,公募REITs的“高股息”特征使其在今年赢得更多的交易机会。

以2023年以前上市的24只公募REITs为例,2024年以来(截至3月底)日均成交金额合计3.72亿元,比2023年(日均2.73亿元)提高36.26%。

但是,市场风险同样令人侧目。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中证REITs指数最近一年(截至3月底)最大回撤幅度高达-32.09%,上证指数及沪深300分别为-20.41%及-23.60%。

仍以2023年以前上市的24只REITs为例,最近一年其涨幅无一为正,低于-10%的有15只,低于-20%的有9只,低于-30%的有5只;2024年以来涨幅为正的有19只,涨幅最高的有16.30%,最低的为-2.49%,首尾差近19个百分点;贴水率首尾差接近80个百分点;估值(P/FFO)则低至6.37倍,高至67.06倍,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二级市场上的REITs与一级市场具有截然不同的风险属性。

不过,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正在涌入市场。

同时发布了2023年年报及中报的27只公募REITs中,2023年底个人投资者所持份额较上半年末有所增加的有17只,其中13只增幅超过10%,7只超过20%。截至2023年底,该27只REITs个人投资者所持份额合计12亿份,较上半年末增长1.42亿份,增幅为13.45%。

好消息是,在公布了2023年年报的29只公募REITs中,2023年净利润为正的有25只,经营现金流则全部为正。在有2022年数据的20只REITs中,净利润及经营现金流同比实现正增长的皆有14只。

数据同时显示,该20只REITs中,2023年度可供分配金额同比有所增长的有17只,增幅超过10%的有16只,超过30%的有11只。该20只REITs合计可供分配金额由2022年的32.42亿元增至41.06亿元,增长26.6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