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大腿好吃饭


撰文 | 潮汐

出品 | 光伏Time

4月11日,琏升科技一份合同订单将电池代加工现象推向了行业舞台中央。


琏升科技的这份合同内容包括琏升科技孙公司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华晟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及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硅片采购框架合同、电池片销售框架合同。


华晟成立于2020年,创始人徐晓华曾任职于汉能集团,致力于异质结技术开发。华晟自成立以来迅速得到投资人赏识,仅2023年便获得了50亿元投资,产能迅速扩张,目前已投产产能超过10GW。


华晟最为人所知的是电池与组件产品,但在与琏升科技签订的合同中却惊现硅片。据公开信息显示,华晟自2022年开始,为了降本开始自建硅片产能,并通过工艺层面改造解决了供应链和成本的部分问题。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硅片需要自己做,但在传统观念看起来更有技术含量的电池交给别人了。


光伏Time认为有两种可能1、TOPCon电池技术比较普及,具备技术的厂商技术相差不大,硅片反而更难做;2、厂商对电池技术或市场的未来不够自信,认为会有较大变数,以免扩产留下产能包袱。


合同的具体内容为,眉山琏升将在合同有效期内向华晟新材料采购1.8亿片的210N型单晶硅片(半片),向华晟新能源销售A级G12异质结电池片产品1GW。


琏升科技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进异质结电池片项目规划产能的建设,并不断提升现有异质结电池片产线产能,本次采购合同的签订有利于保障公司硅片的稳定供应,有利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销售合同的签订是公司电池片销售业务持续开拓的成果,亦体现出客户对公司产品、技术、品牌服务等方面的肯定。预计公司不会对该供应商及客户形成依赖,合同的履行对公司的业务独立性无重大影响。


能够得到异质结龙头——华晟的垂青,琏升科技的电池制备技术肯定没有硬伤,但是否会对华晟产生依赖却有待考究。


采购原料,销售产品,交易对家为同一家企业,有点像类似于双经销、代加工的模式。


从数据角度分析,琏升科技与华晟的关系不言而喻。如果按照每个异质结电池片功率在6瓦左右,则计算折损后1.8亿片210N型单晶硅片(半片)恰好只能满足1GW的电池产品。而且根据琏升科技的年报显示,其已投产产能1.2GW,在建产能2.6GW。也就是说华晟的要的电池片数量需要让琏升科技已有产能高负荷运转。


这类模式对琏升科技来说是一笔好生意。持续订单和合理的支付条款产生的正现金流对当下持续亏损的二三线光伏企业来说很重要。


源源不断的现金不仅可以给琏升科技带来不依赖融资活下去的资本,也可以更好地激发资本想象力。


不过,琏升科技发布的公告显示这笔合同并不长久:“硅片采购合同与电池销售合同均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限届满本合同自动 终止,已开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毕的订购文件仍按照本合同约定履行)。”


从销售数据来看,琏升科技经受了市场不及预期的折磨。截止2023年末其电池产能仅有1.2GW,并且销售数据并不美好,产量为195.58MW,销售量仅为99.1MW。


而且异质结技术电池对比TOPCon拥有生产流程更简便的好处,异质结企业的电池产能和组件产能往往差别不大,而且异质结本身市占比就不高。对琏升科技来说异质结的单子并不是想有就有。


总之,琏升科技在现阶段的确很需要华晟。


换一个角度——从计划产能来看,琏升科技矢口否认依赖某家企业或许所言非虚。其计划产能高达20GW,分别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8GW)、江苏省南通市高新区(12GW),并且这份计划并不只停留在洞口不动手的阶段。


2023 年 8 月 22 日,眉山丹棱基地实现首片电池片下 线,截至本报告期末,眉山丹棱基地已投建标准产能 3.8GW。


在琏升科技全部产能落地后,或将提升与上下游企业谈判能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