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智能(SZ002097)$  

通用航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

通用航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通用航空产业包括:通航的地面产业集群,占通航产业的70%;通航的空中产业占通航产业30%。中国拥有万亿级的通航产业市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强劲拉动GDP增长,打造低空经济强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图片通用航空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产业集庞大、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共涉及约70多个学科和工业领域,产业业态极为丰富,对关联产业带动能力较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都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通用航空制造业是高端制造业,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基本都是通用航空制造大国,美国通用飞机整机制造产值能占到世界一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甚至巴西等国均具有较强的通用航空整机及配套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通用航空产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体现了该行业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145条规定,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中国通用航空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4月2日中国政府网权威发布《2030年通用航空产业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来了!》,同时中国政府网官方公众号也推送消息《2030年通用航空产业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日前,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民众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3173架。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将达3394架,同比增长7.0%。

通用机场是专门承担除个人飞行、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以外的其他飞行任务,比如公务出差、空中旅游、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测绘、农林喷洒等特殊飞行任务。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451个,同比增长13.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通用机场数量将达485个。

飞行时间是指飞行器从起飞到着陆所消耗的时间。在航空领域,飞行时间是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航空公司或私人需要根据飞行时间来进行飞行安排、资源调配、机组人员休息等,以保证飞行安全。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用航空共完成飞行135.7万小时,同比增长11.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通用航空飞行时间将达159.5万小时。

截至2022年底,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航企业661家(不包含无人机通航企业),主要集中于华东、中南、华北地区,通航企业总数同比增长10.35%。具体来看,华东地区179家,占比27.1%;中南地区150家,占比22.7%;华北地区130家,占比19.7%;西南地区93家,占比14.1%;东北地区48家,占比7.3%;西北地区37家,占比5.6%;其他地区24家,占比3.6%。

中国通航产业与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

美国在通航领域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而中国起步较晚,通航业整体发展程度相比美国差距很大。美国是全球通用航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通航飞机,截至2023年,美国通航飞机总保有量约为22.4万架,占全球的很大比例,体现了美国通航市场的规模和成熟度,是美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每年的的通航飞行时间约为2500万小时,其中70%为载人运输飞行,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一数字反映了美国通航活动的高频率和广泛应用。美国拥有约1.9万个机场可供通航飞机使用,3750家通用航空后勤服务站(FBO),以及数量众多的开放式空域,为通航飞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专业化的后勤保障服务。美国的通用航空飞行应用以私人消费性飞行、公司商务飞行为主,教学飞行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通航产业相较于美国尚处于发展初期。截至2023年底,中国内地在运营的通用航空器保有数量约为2141架,这一数量仅占美国通航飞机总数的很小一部分,约1%。在2019年,中国通用航空业通用航空作业时间首次突破100万小时;2022年作业飞行121.9万小时,2023年飞行时长为153.6万小时,但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通用机场数量相对较少,且地面保障设施设备不完善,没有形成网络化经营。目前包含临时起降点在内的通用机场仅有约450个。中国通用航空领域的人才储备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飞行员的培养和供给不足,截止2023年末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从业飞行员3980名。目前每年经过培训并符合要求的飞行员数量有限。

中国通航产业与美国相比,在机场数量、飞行员培训、空域管理、运营保障设施、通航文化、政策支持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通航产业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措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促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通用航空制造与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器中,国产航空器仅占28%,其余72%均为国外或合资品牌。发动机是通用航空飞行器的心脏,我国不仅涡轮发动机在性能、可靠性方面明显落后于外国产品,甚至活塞发动机也有较大差距。目前除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器外,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制造业整体还处于整机组装水平低、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大多从国外进口、自主知识产权较为缺乏的阶段。

全球通航制造业交付首次超过4000架

全球通用航空制造业继续显示出日益增长的实力,通用航空制造业十多年来交付的飞机数量首次超过4000架,飞机各细分市场的订单储备也强劲且不断增长,证明了通用航空行业的韧性,以及通用航空和公务航空在社区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产品开发涉及固定翼、旋翼和先进空中交通(AAM)航空器等。

根据《通航统计报告》,从通用飞机交付地来看,北美占全球交付量的71.1%,继续占据全球通航飞机交付量主导地位,其次为欧洲,占全球交付量的11.9%,第三是拉美地区,占全球交付量的7.0%。

喷气公务机领域,北美地区一直居全球首位,其次是欧洲、亚太地区。从增长趋势看,北美在全球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占比波动性较大。2023年北美占交付量的74.9%,相比过去10年,这一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欧洲是公务机交付量的第二大市场,占比12.1%,相比2022年的16.3%有所降低。亚太地区占比5.5%,相比2022年的5.1%略有增加,位居第三。

活塞飞机领域,北美地区一直占主导地位,2023年依然是最主要的市场,占比超过77.1%,相比2022年69.9%的份额增加,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欧洲占比9.5%,相比2022年的11.8%小幅降低,欧洲地区连续两年超过亚太地区,成为活塞飞机领域的第二大市场。亚太地区占比为7.2%,相比2022年的9.7%,2021年14.4%的占比下降幅度较大,成为第三大市场。

涡桨飞机领域,仍然是北美地区占主导地位,其涡桨飞机采购量占全球交付量的53.6%,相比2022年略有降低。第二大涡轮螺旋桨飞机交付市场是欧洲,占16.9%,相比2022增加幅度较大,并又一次成为涡桨飞机领域第二大市场,是继连续两年落后拉美市场后的涡桨飞机采购量又一次反超。拉丁美洲市场地区占比16.0%,相比2022年有所下降,排名第三,今年是拉美市场已连续第三年超过亚太地区。


美市场已连续第三年超过亚太地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