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系列之白酒行业的分析终于聊完了啊,本篇开始聊白酒行业的绝对龙头公司-贵州茅台,啥叫绝对龙头呢,看看之前聊白酒行业竞争格局时用的下面这2张图,大家就清楚了。

整个白酒行业,茅台的营收占比接近20%,整个白酒上市公司接近一半的利润被茅台赚走了(2023年年报各公司还没全出来,这一比例肯定是进一步提高的),2023年茅台最新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不出意料的继续保持18%和19%的两位数增长,营收达到1506亿,净利润达到775.2亿,也就是平均每天净赚2.1亿,妥妥的印钞机啊。查了下印钞机的效率,若按照人民币最大面额100元计算,在每天两班倒,工作16小时的情况下,一台印钞机每天能印将近70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3台印钞机啊,哈哈。

聊公司前,我们先回顾下公司要怎么分析啊,别忘了我前面精选文章我的价值投资体系简化篇(6544体系)里好行业、好公司研究要做到围绕5个方面深入展开研究。行业咱们已经聊完了,剩下的就是公司基本面分析,公司管理分析,公司财务分析和公司估值分析这4个方面,这4个方面也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到一起的。

简单吧,而且每个方面所涉及到的大致内容,6544体系文章也都列出来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按图索骥,按照列出来的提纲,去填写分析对应的内容。相信带着大家这样把茅台公司分析下来,大家就可以算是个入了门的证券分析师或研究员了。再结合思想篇和操作篇的学习,价投高手就离你不远了,哈哈,慢慢学习。

茅台基本面分析

贵州茅台大家都知道,坐落于贵州北部赤水河畔,出产的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具有独一无二的原产地域保护、不可复制的微生物菌落群、传承千年的独特酿造工艺、长期贮存的优质基酒资源,共同组成贵州茅台的“四个核心势能”。公司拥有著名的品牌、卓越的品质、悠久的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白酒龙一。茅台酒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于一身,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另外两个是英国苏格兰的威士忌和法国柯涅克的白兰地),是香飘世界的中国名片。

★茅台的历史

贵州茅台的历史是比较长的,2001年7月31日上市至今的历史情况我们都是可以从茅台的招股说明书和历年的年报中获得的。而上市之前的历史,只能去查资料获取了。我这里做了汇总。白酒行业和公司的历史都是比较长的,我个人也是个历史痴迷者,原因在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会聊的多一点啊。

茅台古代史

参考《茅台志》可知,如下图,茅台镇酒的历史可以说是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当代。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已善酿酒。

茅台镇酒的历史及参考文献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秦汉崛起:根据仁怀县合马镇西汉土坑墓群出土的400多件文物,西汉时期仁怀境内已有规模性的生产能力。汉武帝时期,唐蒙出使南越带回枸酱酒,武帝饮后赞不绝口,将其列为朝廷贡品。这标志着茅台酒走出地区,开始闻名于世。

茅台镇出土的酿酒器具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唐宋普及:唐宋时期,贵州已成为酒乡,民众具有饮酒习俗且善于酿酒。根据《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联姻之时需要用牛和酒作为聘礼,说明当时酿酒已非常普遍。

明清精湛:明清时期,茅台当地的酿酒工艺逐步精湛。康熙年间,许赞年和郑珍分别称赞仁怀县的酒品质卓越,超过其他地区。这表明茅台镇酒在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艺水平。

茅台近现代史

近代茅台镇酒全国化的核心驱动无疑是川盐入黔的贸易通道开通。如下图,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茅台镇酒的恢复与发展,还为其走向全国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茅台镇酒全国化历史及文献资料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和清光绪三年(1877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和四川总督丁宝桢相继奏请并成功开通了赤水河道,这为川盐入黔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着货运量的提升,茅台镇的盐业运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一变革不仅为茅台镇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间接推动了当地酿酒业的发展。

然而,茅台镇酒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1845年,黔北一带的杨龙喜起义给茅台镇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几十家酒坊在战火中化为灰烬,茅台镇白酒生产一度中断。但幸运的是,茅台镇人民并未因此放弃,他们逐步重建酒坊,并在1877年赤水河道再次疏通后,产业得到了重新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在川盐入黔的贸易推动下,茅台镇开始出现了以“茅”命名的酒。这些酒品,如“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酒”等,这些产品开始远销外地,逐渐提升了茅台镇酒的品牌知名度。

三“茅”时代开始。茅台酒厂的前身,即华茅、王茅、赖茅,自华茅于1862年成立起,至1952年三茅合并为茅台酒厂的90年间,是茅台以品牌和商标形式出现的首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茅台虽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历经磨难,包括战乱和市场竞争的考验,但也正是这些挑战,推动了茅台逐渐走上世界舞台(1915 年万国博览会)。

三茅时代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华茅、王茅和赖茅,这三者在茅台镇酒的发展史上各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塑造了茅台酒的辉煌。

华茅作为三者中最早成立的品牌,始于1862年的“成义烧房”,由华联辉创立。因为茅台镇在“川盐入黔”后盐商众多,华联辉也是盐商,并创办了永隆裕盐号,而酒厂只是其副业。由于华联辉的母亲彭氏喜欢饮酒以及应酬需求,所以华联辉创立了酒厂,但产能长期维持低位,产能只有 1.75 吨。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后,华茅的产能提升至8.5-9.0吨,1944年曾因大火大部分损毁后重建,产量提升到峰值21吨。

华茅产能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王茅则是在华茅成立17年后的1879年诞生。由石荣霄、孙全太和王立夫共同设立的“荣和烧房”,后来因股东变动只剩下石荣霄,其本姓王,故更名为“王茅”。王茅的产能虽然起初较低约1-1.5吨,窖坑数量翻倍后提升至3.5-4.0吨,1939年达到10吨,最高时产能为12吨,但由于管理不善,常年产量仅为5吨。

王茅产能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赖茅的出现则是在王茅成立50年后的1929年。由周秉衡和贾文钦创立的“恒兴烧房”,后来因商号倒闭和股权变动,最终落入赖永初之手,因而得名“赖茅”。赖茅以大规模的产能著称,从创立之初的17个大窖(按照王茅4 个窖3.5-4吨测算可能在15吨-17吨左右),到1947年扩产到32.5吨的产能。

赖茅产能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三茅时期茅台即高收益。以王茅(荣和烧房)1939年收益为例,营业收入 2万银元(年产10吨,单价2 银元1公斤),成本及费用为7625银元,净利润约12386元,净利率约62%。

王茅1939年收益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三茅的产品特点:高端定位,包装容量逐渐减小,采用商标。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三茅之间也存在着竞争。赖茅成立以前,竞争并不激烈。赖茅成立之后,随着茅台因万国博览会名声大噪,三茅竞争加剧。华茅、王茅成立时间久远,产品质量、口碑相对较好,赖茅以量取胜、薄利多销。在赖茅成立之后,华茅、王茅均针对性的对赖茅实施打压政策,赖茅则因财大气粗,通过囤积原材料等行为拉高两家成本。三家最终在解放战争末期生产有所没落,解放后合并成茅台酒厂。

三茅竞争分析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五大催化剂推动着三“茅”时代的发展:

三茅时代五大催化剂

来源:《茅台志》,东海证券研究所

建国后茅台史

茅台与我们党的历史在红军长征年代就结下了。还记得经典战役“四渡赤水”嘛,还有决定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关键会议“遵义会议"嘛,这些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赤水边上,难免会与赤水边上的茅台镇(下图)产生关系。当时,茅台酒就被用于为士兵解乏和治疗伤口。

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外交场合,茅台酒常常作为招待贵宾的首选酒品,见证了众多历史性时刻。茅台酒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红色文化、国酒文化和外交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的加持使得茅台酒成为了最具历史底蕴的民族品牌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代表。随着时间的推进,茅台文化愈加深入人心,为茅台品牌护城河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营贵州茅台酒厂的成立。1951-1952年,茅台镇的三家著名酒厂——华茅、王茅和赖茅完成了合并,这一举措为茅台酒的优质开局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仁怀县人民政府通过贷款、供应小麦等方式扶持这些酒厂,但未取得显著成效。因此,政府决定自行组织茅台酒的生产经营。

收购华茅:1951年,仁怀县代表王善斋与华联辉的孙子华文渠进行友好谈判,最终以1.3亿元(旧币,约合人民币新币1.3万元)收购了成义烧房,成立了“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

没收王茅:1952年10月4日,因老板通土匪罪被枪决,仁怀县财经委员会决定将荣和烧房没收,并以500万元(旧币,约合新币500元)划拨给茅台酒厂。

接管赖茅:1952年12月,赖永初因侵吞46亿旧币(约合46万元新币)资产被查,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恒兴烧房随后由仁怀县财委接管并转给茅台酒厂。

评酒大会夺冠:1952年9月,茅台酒在第一届全国评酒大会上夺得冠军,成为四大名酒之首,为日后的高质量运营奠定了基础。

国家拨款:建厂之初,国家拨款4.3万元,公司从1953年开始正式进入扩建和改造阶段。合并后的茅台酒厂建筑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拥有17个窖池和52名员工(其中12名为干部)。这一时期的改革和举措为茅台酒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茅台酒厂成立时间线

来源:东海证券研究所

茅台酒厂成立后到1978年,是茅台酒逐渐走向规范化的一个阶段。但在这中间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

起步发展期1952-1960。自1952年起,茅台酒厂正式投入生产,并在同年实现了75吨的产量。1953年,茅台酒厂成为贵州省直企业,归属省工业厅直属领导。此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不断给予资金支持,为茅台酒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955年,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更名为“贵州省茅台酒厂”,并开始在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地区注册商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1956年,省工业厅组织“恢复名酒质量工作组”进驻茅台酒厂,致力于提高茅台酒的品质。

1957年,国家投资130万元用于扩建制酒、制曲、粮库、酒库和化验室等设施,进一步扩充了茅台酒厂的工业生产能力。此外,茅台酒厂还总结出了茅台酒传统工艺的14项操作规程,全面恢复了茅台酒生产的传统操作方法,确保了茅台酒品质的稳定和提升。

从1952年到1958年,茅台酒的产量在短短六年内实现了显著的增长,从75吨增加到627吨,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42%。1958年,国家意识到茅台酒的出口潜力,希望通过其出口创汇为国家工业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在这一战略导向下,茅台酒厂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所以1961年开始,产量就开始急剧下滑。1952年到1961年,虽然茅台酒产量是在增加的,但是盈利整体利润是很小的,而且呈下降趋势。

1952到1977年茅台酒的产量

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1947到1978年茅台发展

来源:东海证券研究所

停滞摸索期1962-1977。自1961年起,茅台酒厂面临了诸多挑战,包括粮食原料供应短缺和酒厂骨干员工下放等。这些因素导致茅台酒的产量大幅下降,徘徊在1958年前的水平。在接下来的15年里,茅台酒厂未能完成生产计划,经营利润持续亏损。

为了提高茅台酒的品质和产量,1964年起,酒厂推动了一系列技术提升的改革措施。在轻工部的主持下,成立了茅台酒试点委员会,汇集了政府官员、技术专家和一线工人,共同进行科学试验和研究。

经过茅台酒试点工作委员会的努力,确立了贵州茅台酒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的划分(三种典型体被茅台副厂长李兴发发现,李兴发为酱香之父)。找到了茅台酒质量恒定的基因。这一发现为茅台酒的品质提升和生产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在1966年之后,企业管理重心转向内部制度变革,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被忽视。茅台酒厂的产量继续长期低迷,1961年至197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长期的亏损积累使得茅台酒厂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

尽管如此,茅台酒厂在这一时期仍然坚持技术研究和品质提升,特别是整理出《十四项操作要点》,制定了《茅台酒标准》、制定了《生产工艺技术操作(暂行)规程》及附录、《制曲暂行操作法》、《包装暂行操作法》。建立酒窖档案,将生产车间记录及原始记录纳入正规化、制度化管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71年在国家投入800万扩产后,酒厂产能实现快速扩张,1971-1978 年产量复合增速达17%。

茅台酒年均合格率对比

来源:东海证券研究所

三茅于1952年完成合并,在这接下来26年成为对茅台工艺及生产最为重要又最为艰难的26年。经过10年微利、16年亏损,并通过三大磨难,最终实现了本阶段最重要的两件事,稳定质量、实现标准化。

好了,篇幅太长了,本篇就聊到这,下一篇继续聊改革开放后的茅台发展史。

全文完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