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的文章中,给大家介绍了中证A50这个本土化的“漂亮50”指数《本土化“漂亮50”——中证A50指数有何优势?》,该指数的推出填补了全市场50指数的空白,同时也让“50系列”指数家族再度扩大。

但同样是都聚焦A股核心资产的上证50、MSCI  A50及上中证A50,它们到底有什么差别呢?本期就来做一个盘点,和大家一起唠一唠~

一、市值风格不同,大盘vs大中盘

上证50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家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往往在其所在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是投资者眼中的“蓝筹股”。

中证A50指数,从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MSCI中国A50指数,以MSCI中国A股指数为选样空间,先从11个GICS一级行业中选取各行业在母指数中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2只股票,再从剩余标的中选取其它自由流通市值前28名的股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4.17)

从市值的角度看,三者市值分布都比较相似,主要都集中在1000亿元以上的大盘股,累计占比分别达82%(上证50)、72%(中证A50)、96%(MSCI中国A50)。

相比而言,MSCI中国A50更注重大市值,而上证50和中证A50兼顾到了部分中市值的股票,在500亿以下的市值区间分别有6%、8%的占比。

二、指数编制规则不同

(资料来源:中证指数官网、MSCI)

分析三者的指数编制规则可以发现:

1、选样空间不同:

上证50指数样本股仅覆盖了上交所上市的证券,覆盖面比较窄,而中证A50和MSCI中国A50指数则面向沪、深交易所全体A股。 

2、选样方法不同:

1)是否属于互联互通股票(沪股通或深股通)

中证A50指数和MSCI中国A50指数成份股均为满足“互联互通”条件的股票,这样能便利境内外投资者开展指数化配置,也有助于提升相关指数产品的流动性。

2)是否考虑成分股ESG评级结果

中证A50指数引入了可持续投资理念,成分股剔除了ESG评级在C及以下的公司,而上证50和MSCI 中国A50在编制方案中并没有纳入ESG因素。

3、成分股权重计算方法不同:

上证50和中证A50直接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MSCI中国A50指数要求每个行业板块的成份股权重与母指数权重相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一行业权重过大的问题,但也会导致龙头企业权重的下调。

4、成分股调整频率不同:上证50和中证A50成份股每半年调整一次,而MSCI中国A50成份股每季度进行调整。

5、成分股行业覆盖要求不同:上证50指数成分股对行业覆盖无特殊要求。中证A50指数成分股强制要求覆盖35个中证二级行业,MSCI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覆盖11个GICS行业。相比之下,中证A50指数在突出大市值属性的同时,行业更加分散且更加聚焦细分行业龙头。

三、行业构成不同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4.17)

因为指数编制的差异,也导致三者在行业分布上的不同,我们用申万一级行业的视角来比较:

1、上证50指数侧重于食品饮料和大金融板块。权重占比达到了48.53%,这两个传统权重领域对指数表现影响较大。与之相较,MSCI中国A50指数和中证A50指数在行业配置上更全面均衡。

2、中证A50对细分行业的覆盖更全更细。

中证A50指数共覆盖了27个申万一级行业,而MSCI  A50指数只覆盖了20个申万一级行业。而中证A50相对MSCI中国A50超配机械设备(+4.43%)、非银金融(+4.11%)、计算机(+3.84%)、家用电器(+2.55%)等行业,相对低配了银行(-7.44%)、电子(-7.14%)、交通运输(-1.8%)等行业。

从这个角度看,中证A50指数行业分布更均衡、更科学,不仅有效分散了风险,而且更好地契合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同时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支持,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更高效地获取资金支持。

整体来看,上证50、中证A50和MSCI中国A50指数都代表了A股市场大市值龙头企业的指数。但区别也很明显,上证50作为传统宽基指数仅覆盖了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且食品饮料、金融业占比较高,容易受到单一行业影响;MSCI中国A50和中证A50行业分布更均衡,但中证A50更加聚焦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在选取大市值的同时,也纳入了更多细分新兴行业龙头公司,以新的视角反应A股核心资产的表现。

$工银中证A50ETF联接A(OTCFUND|021231)$

$工银中证A50ETF联接C(OTCFUND|02123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