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上周(2024.4.15-2024.4.21)公布的经济数据超市场预期,但“资产荒”延续,债市长端利率继续下行,信用债表现仍旧亮眼。分各品种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2.25%较4月12日下行3bp,1年期国债收益率1.70%较4月12日基本持平。存单方面,一年期AAA存单收益率下行4bp至2.04%。信用债延续偏强走势,其中5年期城投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 利率债展望:3月份经济数据结构仍表明基本面整体向上动能不足,地产仍处于逆周期,经济企稳仍需财政供给带动基建发力,以及制造业维持韧性。央行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再提防资金空转,资金价格很难向下突破的基础上,债市收益率上行和下行空间都相对有限,预计将在目前位置延续震荡走势。信用债展望:在稳增长和防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城投公开违约的可能性依旧较低,城投债仍可作为信用债重点配置品种。短时间内,基于城投债大势仍将由化债行情主导的判断,市场对城投债的风险偏好持续提升,在化债资源倾斜较多的区域挖掘收益成为市场一致选择,短端信用挖掘策略和拉久期策略仍有一定机会。长期来看,隐性债务“遏增化存”的政策导向不变,城投债的分析逻辑仍应立足于主体,化债政策显著缓释了城投的流动性风险,但对信用资质的改善依然有限,如有负面事件冲击,尾部城投债券仍将面临较大的估值波动风险。期限上,可采取短端城投债精选+长期限央国企债券的哑铃策略,保持适度的久期获取期限利差。

02

   上周市场回顾

央行操作:上周(2024.4.15-2024.4.21)央行公开市场进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和1000亿元MLF操作,120亿逆回购到期,1700亿MLF到期,上周实现净回笼720亿元。

资金价格:银行间隔夜价格从周一的1.79%上行至周五的1.87%,周环比上行7bp。DR007周环比上行4bp至1.88%。本周受税期走款影响资金面边际收紧,但流动性宽松大环境仍在。

债市表现:债牛行情延续,中长久期利率持续下行。其中利率方面,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3bp至2.25%,3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5bp至2.44%。信用方面,3年AA+中票和1年AA+中票收益率均下行9bp分别至2.39%和2.19%。存单方面,1年期AAA存单利率下降4bp至2.04%。

债券全价表现:2024.4.15-2024.4.19期间信用债(0.26%)表现强于利率债(0.07%),5年期AA城投债全价表现(0.69%)较为突出。

03

   近期重大要闻 1.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结构呈现分化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经济数据,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2024年一季度我国实际GDP同比增增长5.3%。一季度GDP增速明显超预期(市场预期普遍在4.5-5.0左右),结构上制造业和基建拉动,地产和出口端有所拖累。当月同比来看,地产3月份依然保持较大幅度回落,新开工和销售均乏力,竣工端较去年大幅下滑,对年内后周期消费预计压力加大。基建一季度保持相对稳定增速,从结构表现(公用事业高增)看,去年四季度发行的新增国债在一季度形成了实物工作量,今年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有望加快,经济增速仍需基建保持一定韧性。制造业(10.3)本月和出口(-7.5)走势背离,相对罕见,预计主要是国内设备更新和海外机电出口订单走强的拉动。消费当月同比下滑,但两年平均(6.9)表现好于1-2月份(4.5),整体在温和修复,服务类表现仍好于商品类。 对于债市而言,本次经济数据和微观情况仍有较大偏离,短期内政策面发力的动力有限,对中长债影响偏暖,在没有看到微观数据明显修复前,长端利率上行空间较小。短利率在货币政策转向相对中性影响下,存在底部上行压力,整体利率曲线可能走平。后续仍需关注地产销售、信贷高频、大宗商品表现等,来确定实际经济动能。 数据来源:wind

2.央行表示将名义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防止利率过低造成内卷式竞争加剧 对于近期市场关注的实际利率偏高问题,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密切观察,将名义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防止利率过低造成内卷式竞争加剧。邹司长指出,市场讨论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这两年,名义利率持续降低,为促进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内需偏弱,物价低位运行,比如今年1月CPI同比增速曾经一度降到-0.8%,这是实际利率讨论增多的重要原因。但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贷款利率是存在差异的,同时它们产品价格的涨跌幅度也是不同的,感受到的实际利率是不一样的。 往后看,央行会结合经济回升态势、通胀走势和经济转型进程密切观察,既要将名义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也要充分考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防止利率过低导致内卷式竞争加剧和资金空转。中期来看收益率曲线可能会在防空转影响下一定程度走平,整体利率水平在基本面尚未明显改变背景下,可能将延续低位震荡走势。 风险提示:在任何情况下,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不就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投资建议。本文中内容和意见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使用前务必请核实,风险自负。本文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未获得我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文不代表我公司产品观点,不构成对我公司旗下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