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

为保障烃加工(炼油、石化、煤化工等)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加强产业政策与保障措施的顶层设计研究,需要加强源头侧烃加工用能需求和多种能源供应特征研究,保证生产用能的稳定可控;需要加强过程侧新型供能技术与关键设备、节能增效技术研究,提升过程能效与能源资源利用率;需要加强CCUS技术耦合能源化工行业的发展路径研究,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鉴于此,烃加工协作组联合成员单位(产、学、研、用企业)共同组织这次会议,定于6月26日-2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第二届新能源与降碳协同增效路径研究及绿电/绿氢与炼油、石化、煤化工技术耦合发展交流会”。

大会将“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制油与煤化工领域降碳增效技术;绿电/绿氢在石化、煤化工、石油炼制领域的耦合技术;促进绿色安全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装备与技术”作为交流主题,研讨原油加工过程、煤制油制化过程;炼化结构调整、节能降耗、降低碳排放;新能源碳减排方法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绿氢、绿电与传统炼化过程耦合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向、新技术,从多个维度对行业技术发展进行全方位深度分析,推动技术交流、合作与创新,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促进产业繁荣与发展。

一、已确定发言专家(排名部分先后)

吴昊,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服中心 (低碳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CSTM碳排放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石油化工低碳经济、炼油总流程、智能炼厂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

演讲主题:以系统化低碳体系推进石化行业低碳转型

王智,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石油天然气、CCUS、新能源、氢能制储输用全流程、三维设计软件国产化等技术研发工作;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科研课题多项,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管网集团技术委员会委员、氢能全产业链咨询委员会委员、中石化石油工程新能源技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演讲主题:基于源网荷储的氢能管网规划研究

马明燕,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赛球工程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主任、从事工艺设计、科技开发、技术管理工作27年,主持和参与国内外多套大型化肥装置和工程咨询项目的方案制定、工艺设计工作,参与国家能源局氢能产业发展及其技术装备创新支撑研究,参加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研发工作,参与编制标准规范、发表论文、出版著作20余项。

演讲主题:石化绿色低碳技术探讨与实践

张天釜,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总监,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和剑桥大学(博士),曾先后就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涉及化工和炼油等领域,已发表SCl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件。

演讲主题:二氧化碳捕集耦合电解制氢技术

张英,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新能源领域首席专家。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节能技术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中国石化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计50多项,发表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获国内外授权专利50余项。曾荣获中国石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6项。

演讲主题:基于氢能和储能的绿色低碳枝术进展与应用实践

代国兴,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中试装置建设、新能源化工领域工程咨询与设计工作。

演讲主题:新能源耦合化工领域全生命周期服务经验分享

张勇,高级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石油化工的工艺设计及管理工作。在以催化裂化为代表的流态化领域具有丰富的工程设计与工程开发经验。主持设计、审核重油催化装置40余套,装置规模30~200万吨/年;烷烃脱氢装置5套:连续重整装置1套;灵活焦化装置1套。个人或合作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4项。

演讲主题:绿电绿氢与现代煤化工耦合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何作云,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协理员、教授级高工。曾任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在石油化工及煤化工领域的战略规划、科研开发、项目咨询评估及宏观政策研究方面业绩显著。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股份的全资子公司,负责中国石化煤化工业务的投资和运营,对煤化工业务进行专业化管理。

演讲主题:绿氢与煤化工耦合实践与发展前景分析

曹坚,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煤化工及天然气化工领域的设计及研发工作。

演讲主题:绿色甲-醇与绿氨经济性分析和发展展望

持续更新中……咨询:肖老师

二、联合主办单位:烃加工协作组

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碳中和研究应用有限公司

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慧眼天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三、会议研讨内容

1、双碳目标下国内氢能应用场景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2、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制油、煤化工氢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建设

3、炼化、煤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应用案例分享

4、绿氢、绿色甲-醇与绿氨经济分析和发展展望

5、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6、新能源与降碳协同增效技术开发与应用

7、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对于石油石化、煤化工影响研究

8、天然气与氢能耦合产业发展及规划

9、煤制合成气、煤制甲-醇与氢能脱碳与碳利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10、风光电制氢一体化耦合石油化工、煤化工的工程实践

11、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耦合电解制氢技术

12、CO2资源化利用-绿色低碳甲-醇合成技术工业应用

13、可再生能源绿氢与工业捕集CO2合成天然气及化学品技术

14、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

15、分布式清洁能源与储能技术

16、分布式甲-醇制氢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

17、干熄焦余热发电水电解制绿氢技术

18、碱性、PEM、SOEC和AEM制氢技术进展

19、石油石化/煤化工废水耦合风光电制氢研究进展

20、利用乙烯焦油制备锂电负极用包覆沥青技术

21、油系针状焦制作石墨电极技术

22、氢能/氨能储运技术进展

23、天然气长输管道掺氢输送技术

24、绿氨/绿色甲-醇在车辆与船舶上的应用

25、氢能领域的风险管控及过程安全管理

26、新能源碳足迹、碳减排方法学体系的开发和建立

27、氢能制、储、运、加、用、研及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发展及应用

四、参会人员

1、国家部委、地方省市、自治区有关领导及专家;

2、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3、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氢能、新能源、汽车、电力等企业领导及技术人员;

4、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

5、油田、石化、管道、销售、天然气、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等单位领导及技术人员;

6、新能源、绿氢、绿电、关键装备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7、国内外技术服务商、投资商、金融机构负责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