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教育回归学校,课后服务成为学校新刚需,学生的学习渠道得到延展,而校园课后服务平台和智能学习终端也成为诸多机构新的发力点。成立于 1990 年的鸿合科技,基于其 30 余年的教育信息化运营经验,于 2021 年面向全国正式推出「鸿合三点伴」项目,截至 2023 年 12 月,已与全国百余区县达成合作,覆盖 7000 多所学校、惠及学生总数超 700 万。

近期,多鲸专访鸿合科技 330 项目销售总经理付翔,共话课后服务行业的机遇和困境,教育智能硬件和软件在课后服务中的应用,以及 G 端教育装备的发展前景。在加入鸿合科技的 20 年中,付翔先后负责公司的区域、电子白板等创新业务,在他看来,课后服务与教育信息化的结合,不只解决短期的托育需求,更是使课后服务走向规范化和高效化,最终推动课后三点半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新阵地。

在付翔看来,在教育生态中,课后服务解决了学生放学后无人照顾的「三点半」难题,同时也符合「双减」政策给学生减负的导向,在当下毫无疑问是刚需。但他同时指出,课后服务首先需要解决中国教育资源断层,管理维度、教育内容和师资难均衡的问题。对此,鸿合的实施路径是将传统硬件解决方案业务拓展到教育服务。2020 年,鸿合提出「一核两翼」战略,以智能交互平板软硬件升级为核心,以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和课后教育服务为抓手。

2021 年,「双减」政策出台时,很多课后服务项目尚未立项实施,「破」之后如何「立」?在课后服务这一翼中,鸿合科技推出「鸿合三点伴」项目,提供「平台+课程+服务」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在平台方面,付翔表示,「平台主要目的是解决管理能力的均衡化,因为之前在家长的收费方式和支付流程上,很多学校的执行能力和效果都不足,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更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系统。」鸿合三点伴的管理平台覆盖课后服务全场景,为学校提供管理及使用工具,全方位实现教育部信息化系统对接、资金综合解决、智能化管理,支撑资金、课程、师资、 机构、数据的高效统筹。

在课程方面,鸿合科技抢滩布局,打造素质类课程。「双减定调以学校教育为主,校内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管理和备课的压力也非常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承担课后服务课程的教授,鸿合在业内率先打造了素质类课程库,帮助学校快速开设素质课程。同时采用 AI 双师的方式,帮助老师高质量开课,减轻负担。」付翔指出,处于义务教育低年级的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型,此时打开视野是最重要的,因此「鸿合三点伴」按照「五育并举」理念搭建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科学习能力。

在服务方面,付翔表示,「双减」从出台到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鸿合组织服务团队、标准化服务流程,让政策贯穿于实际上的上课环节。「鸿合致力于平台+课程+服务,本质上还是先让学校内部高效、高质量的素质类课程开展起来,孩子们才有机会开拓视野,培养对世界的认识。」他总结道。

付翔指出,放眼长期,课后服务还拥有更深远的意义——即成为育人的关键一环,培养出具有个性和高质量创新能力的人。「一方面,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的结合是不可逆的过程。过去教育更强调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人类掌握的纯知识技能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人工智能比拼,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更应该强调人的特质。另一方面,未来需要具有通用创新能力的人,相比内在逻辑严谨的基础教育,课后服务更能够成为科技教育和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主阵地。」

当前,鸿合科技的智能硬件生态布局主要集中在 G 端进校服务。付翔将 G 端教育信息化行业比作冰山,「虽然看似困难只有浮在海面的一角,但实际上看不见的困难更大。」他将问题归纳为「两高两长」——渠道建设成本高、方案完整度要求高,迭代周期长、采购流程决策链长。

首先,G 端教育相对保守,尤其对于新事物,决策链和信息授权链非常长,多数区域都会经历方案试点的过程。其次,体制内教育对方案的完整性要求很高。付翔表示,「G 端 与 C 端教育完全不同,C 端互联网教育产品需要打造差异化,快速形成卖点,而 G 端教育需要完整的、经过验证的方案」。最后,从渠道开拓的角度来看,建立渠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方案的完整度需要大量先期投入,迭代周期中的充分验证以及采购流程的决策链,都需要依靠公司的实力,看不见的成本如同潜藏于水下的冰山,创业公司只能望而却步。

如何打造护城河?不外乎对外打造品牌、拓宽渠道,对内深耕产品、加强服务

在品牌打造上,优化效率和个性化服务是教育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在试点阶段,普惠性教育尤其义务教育的底色就是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所以必须为决策部门提供具备性价比的方案,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或者以较少的资金实现普惠。通过提供免费的公益项目,并且按照低盈利预期,达到服务更多群体的均衡化方案,之后再通过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产生收益」。以鸿合科技为例,付翔指出,「鸿合三点伴」在试点区域进行普惠内容试用,以较低的成本让决策部门看到管理成效和教学成果。而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则依托平台,协助学校打造校园文化、当地非遗文化相关优势项目,引进特殊课程和师资。

付翔进一步指出,在提升效率方面,区域统筹是最优解。「课后服务市场的供给十分有限,虽然学校会与第三方合作,但受区域和服务内容的限制,内容往往有局限性,而老师一个月仅上一两节课,激励也不够,对于服务者和学校而言整体效率都不高。而区域统筹可以从课程供给、优质师资等方面提升效率。」针对校内教师没有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工具的问题,鸿合通过统一的平台,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升老师的专业度,优化授课课程。

在产品迭代方面,付翔表示,当前 G 端教育与信息化的结合本身存在鸿沟,尚处于新市场和新产品的开拓阶段。鸿合科技集研产销等全环节于一体,能够实现快速响应用户需求,高效进行产品迭代。「用户不是产品经理,很难描述出对产品的需求,而研产销一体在这方面独具优势,有产线的企业能够在产品迭代上更快,硬件产品尤其如此。用户试用后可以迅速调整修改,最终变成可用的产品。」

在付翔看来,当前 G 端教育上,老师与学校之间的信息化认知还存在断层,而这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他回顾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01 年开始打造卫星和网络教室;第二阶段,开始推动「三通两平台」,在行政力量的主导下,自上而下完成大批量的硬件普及,采购权在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都没有太多参与感,当时也没有组织考核和培训,导致出现断层;第三阶段,进入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多媒体装备普及率、录播和资源生成的问题得到解决;最后一个阶段,即「双减」之后,学校与硬件已经产生了联系,此时最需要解决老师对信息化设备的应用问题。「鸿合科技在提供课后服务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结合时,出发点还是规范化辅以合理的教师需求的方案,形成正向循环,这也是进行教师培训的初衷。」

付翔指出,「双减」发布至今,课后服务等教育政策逐步细化,要求越来越高,而如果没有规范,将寸步难行。「规范化的实现其实就是一系列课后服务政策文件的落地,但各个区域在落实中,还需要跨越很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障碍,包括收费等行政问题,还有管理、审核权限等,都需要精确策划。对学校而言,需要对白名单、课程筛选和师资筛选制定细则,目标是通过信息化理顺从行政到学校的整个链条,实现可审计、可执行,并推动落地。而对于老师,其承接课后教育的动力是经济收入,在普惠公益的本质之下,需要行政干预和指标下达。」

谈及课后服务等 G 端教育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付翔表示,相比主打教育智能硬件,课后三点半更多是主打服务。「VR/AR 等新技术形态可以率先落地在高职职教领域,开设实训教室等,但在课后服务的落地上还存在造价较高、难以大规模普及等困难。」

虽然短期内,受限于家长付费的条条框框,课后三点半不会形成主流,但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落地场景的空前丰富,G 端教育智能硬件会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和升级,引入新产品品类。他预测,G 端教育装备产品将在未来 3 到 5 年内逐渐顺应时代,完成与人工智能应用的结合。第一,传统的智慧黑板将逐渐 AI 化;第二,新增的智能硬件品类,例如 AI 相关的智能硬件、智能考试系统和智能评价系统,也都会有较快的提升。第三,在教育国产化维度,也会出现一些亮点。「既有产品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升级,也有人工智能场景引入到教育公益教育体系之内,为教学测评之外的新场景带来的新设备和方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