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人经常会突然对着空气做出投篮的动作?

因为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称霸全国的梦想啊!因为我们无数次的幻想过,比赛还剩两分钟时我们还落后十分。紧接着自己连续投中三分,硬生生把分数追成只差1分。这时自己面对着篮筐的方向,神情刚毅,一边拍手一边跟队友说,我手很热,球都往我这里集中!那感觉完全不是想象,仿佛就是现场,尤其是我坐在电脑前敲完一串代码的时候,常常忍不住以投篮的动作结束伸懒腰,那感觉好像世界都在为我欢呼。最后,我心满意足的继续敲代码,深藏功与名。

所以,空气投篮是男人最后的少年感。

但是,作为量化研究员,中二之后,总是更愿意回归理性和数据。那么,究竟存在“手热”这一说吗?

我搜集了2018-2020年三个赛季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三分投篮数据,两分球的命中率可能天然比三分球高,所以我们只看三分球投篮的情况。接下来,研究三个问题,球员的热手效应究竟如何?怎么样让球员的手更热?球员的热手效应和基金业绩持续性有什么关系?

1、进球多了手感会凉,高手除外

要看球员的手有多热,我们可以计算球员在连续投进几个球之后,下一球继续命中的概率。本质上是个条件概率,简单理解一下,“球员投进的概率”和“球员已经进了10个,再进一个的概率”是不一样的,有的球员连中10球以后,体能有所下降,球迷欢呼,心态更加起伏,再进一个的概率相对降低,但是也不乏“人来疯式”的球员,连中10球以后,更加亢奋,愈战愈勇。这些因素让球员每次出手的时候受到之前表现的影响,连续命中之后,再投进的命中率也会不断变化。

从数据上看,球员的热手效应随着连续命中的数量不断降低,但在最后有个翘尾,我们可以理解,可以连中10球的球员,都属于“人来疯式”的高级投手,他们投篮的稳定性让热手效应在最后展现了翘尾。

数据来源:NBA.com, ESPN, 82game, 数据区间2018-2020年,东方红资产管理


2、延续热手效应:

     团队作战,趁热打铁

如何让球员的手更热,实现更多的连续命中呢,最直观的想法是:歇会再投。命中增多会导致球员自身的体能下降,甚至招致对方更强硬的防守,错峰投篮可能是不错的想法。我们计算了连续命中几球后,下一次投篮的间隔时间,红色圆形表示下一次投篮命中的间隔时间,蓝色菱形表示下一次投篮未能命中的间隔时间。我们发现上面的假设并不太对,如果你想投进下一球,应该趁着手头的余温,早点出手。

数据来源:NBA.com, ESPN, 82game, 数据区间2018-2020年,东方红资产管理

另外一个想法是,球队的连续命中率会不会比单一球员的连续命中率高,一个人不能连续进这么多,我找一群人一起还不行吗。从整体的命中率来看,球队的命中率分布确实相对球员的命中率分布更加集中,规避了命中率很低的尾部情况。

数据来源:NBA.com, ESPN, 82game, 数据区间2018-2020年,东方红资产管理

从连续命中率看,球队的连续命中率的确相比球员有一丢丢改进,当连续命中数不断增加,球队的稳定性更强,同时,球员连续命中的极限是10个球,球队的连续命中的上限更高了。

数据来源:NBA.com, ESPN, 82game, 数据区间2018-2020年,东方红资产管理

球队想连续投进下一球,应该趁热打铁还是错峰出手呢,答案和球员的是一致的,几乎在所有的连续命中数量下,结论都是趁热打铁。


数据来源:NBA.com, ESPN, 82game, 数据区间2018-2020年,东方红资产管理


3、热手效应 ≈ 基金业绩持续性

单一球员的命中率容易起伏,如果追求连续命中的稳健“业绩”,考虑球队或是更好的选择,这就像单一基金和FOF之间的关系,单个基金的业绩持续性逐渐变弱,投资者也很难准确定位那个能连续命中的高级投手(单一基金),找一支实力不俗、战绩、战术框架稳健的团队(FOF)或许是更好的选择,通过教练的战术安排,人员配置,实现更多的三分球连续命中。

为了更多地连续命中,球员应该尽快出手,这件事似乎和投资直觉有些相悖,投资讲究“别人恐慌我贪婪”,进的多了应该及时停手,下场歇歇。但换个角度想想,一场比赛的投篮间隔其实非常短,每过几分钟球员就会面临抉择,这提示我们除了大周期的逆向配置,短期的趋势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手感火热时,面对有把握的机会果断出手,也可能比盲目地犹豫不决来的结果更好。

写到这,突然又想去打球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