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线 | 出品
锐声音 | 栏目
皮海洲| 作者
荆轲| 编辑
价值线导读
昨晚,科创板IPO公司新通药物因获批文后12个月仍未能成功发行,导致IPO失败。成为首例未能在注册批文有效期内启动发行从而失败的IPO项目。
去年,一家同样的公司却上市成功了,引发巨大争议。
这家叫智翔金泰的“奇葩”公司,上市公告书就提示退市风险,上市首年巨亏8亿,在去年上市313只新股中,亏损额排第二位。
本期价值线刊出皮海洲独家专稿……
(一)
之所以说智翔金泰奇葩,是因为该公司申报IPO的时候,就是一家完全符合A股退市条件的公司,这在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
根据A股的退市条件,当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且营业收入均低于1亿元时,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而智翔金泰是2023年6月20日IPO上市的,其网上发行日期为2023年6月9日。该公司发行上市前4年,即2019年到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1万元、108.77万元、3,919.02万元、47.52万元;同期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3.25亿元、-3.22亿元、-5.76亿元。可见,在智翔金泰IPO上市前的4年里,任意连续两年,都是符合“连续两年亏损且营收不足1亿元”的退市标准的。
奇葩的智翔金泰,究竟是怎样实现IPO公司上市的?
这或许不是智翔金泰的错,因为智翔金泰是按照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请上市的。
这第五套上市标准为“(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按照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智翔金泰IPO上市不需要考核利润指标与营收指标,以至出现了智翔金泰还未上市就符合退市条件这种荒唐的事情。
不仅如此,智翔金泰之所以奇葩到“璀璨夺目”的地步,其原因还在于该公司在新股上市首日就发布了可能存在退市风险的“特别风险提示”。
根据2023年6月19日晚智翔金泰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在“特别风险提示”内容里明确提到“未能实现盈利将可能被终止上市”,表示“公司未来几年将存在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且公司研发支出对应产品在未取得新药上市批准前均按费用化处理,因此上市后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进而可能导致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退市条件,而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公司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股票将直接终止上市”。
在“上市公告书”里提示退市风险,在A股30年历史中实属首次。
同时,智翔金泰本次IPO拟募资39.8亿,募资金额约为公司总资产的3.97倍。
同样奇葩的是,智翔金泰这样一家符合退市条件的新上市公司,居然受到了众多机构投资者的追捧,以至智翔金泰近期的股票走势并不弱,在今年2月6日以来的反弹行情中,甚至于3月14日创下了该股票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44.50元。4月26日的收盘价为40.52元,高于其发行价37.88元。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智翔金泰发行期间,网上投资者认购股份2218.2万股,涉及金额8.4亿元,弃购414.15万股,弃购金额达1.57亿元,弃购率达15.7%。弃购的股票由保荐人海通证券包销。此前海通证券子公司还耗资1亿元拿到264万股智翔金泰的股份。
智翔金泰实控人的身份也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股权结构穿透显示,智翔金泰实际控制人为A股另一家公司智飞生物的董事长蒋仁生。
(二)
奇葩之二:与智翔金泰股票近期强劲走势对应的,是该公司2023年亏损进一步加大的消息。
根据该公司今年2月24日发布的业绩快报,智翔金泰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121.15万元;归母净利润为-8.01亿元,较2022年度的-5.76亿元,亏损在进一步扩大。并且2023年,该公司产品尚未实现销售收入,公司营业收入主要为技术服务收入。
就该公司亏损超过8亿元来看,在2023年上市的313只新股中,其亏损金额仅次于芯联集成,有望位列2023年新股亏损榜的亚军位置。
这意味着智翔金泰2023年年报一旦披露,该公司的股票就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戴上“*ST”的帽子。
由于智翔金泰2023年继续在亏损的路上大步迈进,这使得智翔金泰退市的压力大增。如果2024年仍然不能在业绩上实现扭亏为盈,或者不能让公司产品的销售突破1亿元大关,届时智翔金泰将会成为A股市场最快速的退市公司,即上市两年就退市。这样的结局显然不是该公司及其投资者所愿意看到的。
对于智翔金泰所面临的这种险境,除了期待该公司能够险处逢生之外,有关部门也需要对科创板的上市标准进行反思。第五套上市标准,旨在重点支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这种支持不应该践踏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让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IPO上市,这不是直接打脸吗?
未来,A股市场不应再安排“无营收”、“无利润”、“无产品”的“三无公司”IPO上市。对这种“三无公司”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范畴,其投资的主体应该是风投机构,而不是普通的中小投资者。A股市场不应该让普通的中小投资者来承担风投机构的投资风险。
链接:
科创板IPO首例!注册批文正式失效,新通药物上市难启发行遭铩羽:成立24年仍持续亏损,下一站北交所?
来源:叩叩财经
或许如果不是发端于2023年6月时的那场市场对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性的争议,恐怕新通药物早已经在完成A股上市挂牌交易的同时,更已以几乎零营收的经营状态从A股“圈”到了十余亿的巨额资金。
一家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IPO的企业(智翔金泰)成功发行挂牌上市,在主营收入为零的情况下,向A股募集资金高达了40亿,引发了市场的争议。
在上述争议爆发之时,恰好正是新通药物IPO获得注册批文正欲开启发行程序之时。
虽然在一个礼拜前刚刚落地的《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下称《十六项措施》)中,证监会明确指出将“依法依规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但这依旧未能拯救西安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通药物”)IPO受阻的命运。
新通药物IPO因已获注册批文12个月未能启动发行,成为自科创板设立以来首例未能在注册批文有效期内启动发行从而失败的IPO项目。
有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新通药物IPO发行受阻,主要还是因其选择的上市标准在科创板相关IPO发行政策中被收紧有关。”
新通药物此次IPO所选择的上市标准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
成立24年却还仍将长期亏损
作为一家专注药物研发超过二十年的企业,新通药物现聚焦于乙肝、肝癌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的研发,同时引进并开发一款国内临床未满足需求的癫痫药物。
公开信息显示,新通药物可谓是一家老牌药企了,其设立于2000年5月30日,也就是说,距今已经24年过去了,其不仅营收几乎为零,其业绩还依旧深陷持续巨亏的旋涡中。新通药物自己也承认,这种持续巨亏的状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还将继续上演。
2020年至2022年中,新通药物有限的收入皆源自技术开发转让,三年间,其营业收入分别仅有983.5万、178.52万元和110.03万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8206.55万元和-6999.74万元。
虽然营收基本可以忽略,且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但新通药物对A股市场的融资期许可谓“狮子大开口”——其本打算通过此次科创板IPO募集资金高达12.79亿元,其中8.99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其余资金用于创新药物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或许如果不是发端于2023年6月时的那场市场对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性的争议,恐怕新通药物早已经在完成A股上市挂牌交易的同时,更已以几乎零营收的经营状态从A股“圈”到了十余亿的巨额资金。
一家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IPO的企业(智翔金泰)成功发行挂牌上市,在主营收入为零的情况下,向A股募集资金高达了40亿,由此引发了市场的争议。
在上述争议爆发之时,恰好正是新通药物IPO获得注册批文正欲开启发行程序之时。
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成功登陆科创板挂牌交易,其首日上市开盘便大跌超过7%,截至当日收盘,报34.02元/股,较其发行价格37.88元/股下跌10.19%。
与智翔金泰类似的还有同样刚刚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的海创药业。上市已经两年时间过去了,海创药业的基本面依旧几乎没有起色。
当初保荐海创药业科创板上市的中介券商正是中信证券。而此次新通药物IPO的保荐护航者,也同样是中信证券。
下一站北交所?
纵然《十六项措施》再次对未盈利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留下了一道“口子”,但前提条件也颇为明确,即需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科技型企业”。
从目前新通药物的基本面透露的种种细节显示,其距离上述要求可能还的确难副其实。在新通药物IPO当初首次过会时,其便因监管层对其核心技术的创新性提出质疑,曾一度遭到了暂缓表决。
在新通药物的整个IPO过程中,除了对于其业绩的争议,伴随始终的还有来自于包括前员工在内的多起有关知识产权的诉讼。自2020年以来,新通药物与一名为席志坚的离职员工及其关联企业涉及的诉讼就超过8起之多。
“北交所正有望成为创新药企的重要承载地,适用于那些具有较高研发投入、创新技术或有望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企业。创新药企通常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和临床试验,在北交所上市可以为其提供更丰富的融资渠道。”2023年底,有资深市场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曾公开表示。
新通医药IPO科创板上市失败后,将何去何从?其会如部分沪深两市上市受阻的企业一样,选择下一站试水北交所?还是继续死磕科创板,甚至或是在短期内放弃上市推进的念头?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