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学(SZ000516)$  老龄化社会真的会给综合医院带来增量效益吗?
之前在回复股友时提到这个话题,其实作为医务人员我几年前就有和普通股友不一样的判断。今天再次提出来与大家探讨一下。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老龄化严重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截图一篇文章:

这是日本2022年的数据,那为什么大多数医院都亏损,盈利的主要是小诊所。我很早就有这方面的判断:老龄化未必利好综合医院的经济效益。咱们可以举个两家相同规模的综合医院相同的专科来进行模拟对照(模型),甲医院只收治35--60岁患者,乙医院只收治60--85岁,在床位使用率都是100%满负荷条件下。我相信一年下来,一定是甲医院经济效益更好。为什么呢?第一:甲医院床位周转率会更快,也就是“平均住院日”(患者住院天数)更少,在病种一样,医疗价格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如果一张床位一个月能收治4-5个患者,和只能收3--4个患者相比,肯定是前者效率更高,这和饭店翻台是一个道理。第二:老年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往往身体有些合并症虽然可能总体药费医疗费用升高了,但相较于医保基金报销的比例或数额,反而拉低了利润率。这就是很多知名公立医院都把降低“平均住院日”,降低“药占比”作为主要的效率指标。比如:咱们同城的某京医院平均住院日仅仅才6.(点)几天,人家3000张编制床位可以年收入超70亿,单床产出额200来万,反观国医两家医院,尤其是新运营3--4年的“中心医院”平均住院天数”,道理很简单:等床住院的医院或科室自然是有动力加快周转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这些患者人满为患的医院会选择性收住院。主动分流患者去其它医疗机构。像某京医院3000张床位能够收入超70亿,单床产出额超200万,不是没有原因的。

老龄化社会会更加促进“医疗扁平化”,减轻或者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局面。从前几年国家政策面导向也能看出:在改变地区之间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差距,改变城乡之间的差距。扁平化的目的就是是医疗资源更均衡,患者就医更均衡,倡导就近就医分级诊疗。

相当于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反而会减轻医疗资源供给的压力,换句话说:医改二十多年国家一直本着以人民健康利益为宗旨,不断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随着2020年以来公立医院加速扩容提质,以及强化和提升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医疗资源下沉……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看病难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而“看病贵”在一系列“药品耗材集采降价”以及调降大型仪器设备检查价格,推行“DRGs”等医保付费模式……,通过“降价控费”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总之,老龄化社会需要大中小医院,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县乡基层医疗机构共同负担,当然也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助老等等,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