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股市异动拉升、债市反而波动,不少投资者是前段时间止损权益产品、买入固收产品的,现在内心非常焦绿,手里的债基还能不能继续拿?怎么看?怎么办?


如何理解债基的收益?


纯债的收益来源最主要是两个部分:


一是票息,除非债券发生了违约,这部分属于固定收益,是一个相对的“安全垫”;


二是资本利得,就是债券交易的价差收入,和市场利率水平是这样的反向关系,利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跌,反之亦然,而市场利率的调整便是我们所感受到净值的重要波动来源。


受到债市波动的影响,债基的净值在短期可能出现回撤并且亏钱,但债券本身是生息的,具备“固定收益”的特质,只要没有出现“暴雷”的情况,随着持有债券的逐步到期兑付,由于市场波动造成的短期净值下跌也有望得以复原。

近期债市为何调整?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总体呈现偏牛格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高点2.7%到近期逼近2.2%的低点,下行幅度较大,在市场总体走牛过程中,因为投资者短期畏高情绪,市场出现调整本就难免。截至4月29日,本轮调整历经4个工作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低点接近2.2%的位置已经回调到2.35%附近,调整幅度已经接近去年8-10月的债市调整幅度,但是与去年8-10月相比,市场供给冲击目前尚未出现。

这两天出现调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4月23日金融时报刊登央行相关人士采访稿,提及“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市场通过自发的定价调整,现在30年国债重新站上2.5%;

其次是地产政策的放松预期,比如周末成都楼市放开限购,4月底即将召开政治局会议,市场担心政策面可能会出台一些稳增长的刺激政策,

不过,从近年来债市定价的逻辑链条来看,地产政策的放松多对收益率产生时点性的冲击,持续性往往相对不强,债市更关注的还是地产销售的实际量价变化;

第三市场担忧5月后可能出现地方债、特别国债的放量供给,加剧了债市的调整。

但是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债市当前的调整仍然是偏短期、交易层面的调整,监管态度的变化,更多是担心利率偏低,重回性价比区间之后,影响就会下降;地产政策的放松,冲击更多是在预期层面,随后进入等待销售数据的阶段,影响可能钝化;债券发行的提速,也一再预期,关键还是资金面的稳定性。

真正对债券市场影响更长远的应该是其他更能明显表征基本面复苏的信号。当前还没有因素真正触发债牛行情的反转,货币政策依然稳健偏松,“资产荒”短期内仍将延续,房地产行业的供求关系、市场预期已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支撑债市向好的长期因素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从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债市的表现来看,任何一次大的回调都是非常好的介入机会。

短期扰动不改长期“画线”走势

回看代表债券整体表现的中证全债指数走势图,放眼过去这些年,国内债市“熊短牛长”,短期扰动不改长期“画线”走势,时间就是熨平波动的良药,票息的存在也使得投资债券在长期有望获得持续向上的回报。以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为例,即便买在阶段性高点后经历了连续的回调,但经过最短4天、最长56天的等待,净值便又能完成“填坑”并且续创新高。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9/25;指数过往业绩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一边是低利率洪流下定存利率步入“1 时代”,另一边是不少产品在“资管新规”后失去了刚性兑付的托底,确定性的资产收益跟随市场环境同步下降,未来能够稳稳拿到的利息越来越少。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模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市场利率逐步下台阶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海外低利率时代的投资经验,债市有望迎来长期慢牛。

风险提示: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