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分散个股风险低廉的费用与成本不依赖于基金经理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等固有的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长期来看,大多数主动基金难以战胜指数。

在资本市场,投资的过程可能是主观的,但评价投资的结果却是相当客观的——用业绩说话


约翰·博格指数基金之父,被《财富》杂志评为20世纪四位投资巨人之一。他是世界第一大基金管理公司先锋集团的创始人与董事长

博格统计了从1945年到1975年,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11.3%,同期主动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仅为9.7%,前者年化超额收益率为1.6%,30年累计超额收益率可达863%。


2015年,博格的先锋基金再次统计了自1985年到2015年标普500指数与主动管理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发现标普500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1.2%,同期大盘主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9.6%,同样跑不赢指数。


70余年的历史数据表明:长期来看,绝大多数主动管理基金难以战胜同期市场指数,这也成为指数投资最有力的实践支持。

他统计了1970年的主动股票型基金,当时有355只基金,到1999年,这些基金经历了足够的长跑,结果是什么?

其中186只关闭了,只剩下169只。

而这些基金与美国市场收益相比,整体来看,幸存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11.5%,而市场平均的年化收益率为13.6%,如图所示。

接着,他具体分析幸存的基金,发现只有9只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市场1个百分点,鉴于几十年的观察期,每年高出这1个百分点已经足以产生巨大的复利差异,所以无疑,它们是优秀的基金。

还有18只基金超过市场收益率不到1%,29只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1%以内,勉强过得去,可以认为与市场持平。

而剩下的113只基金,年化收益率均低于市场1%以上,其中39只平均每年低于市场3%以上,有25只甚至落后于市场4%以上。


博格认为,长期拥有一只基金,首先生存概率就低于50%,因为有很多中途就关门了,再综合以上计算,在基金市场中找到优秀基金的概率实际上只有2.5%。

$标普500ETF-iShares(AMEX|IVV)$$标普500ETF(SZ159612)$$标普500(QQZS|SPX)$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