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成交加外资扫货,A股5月开门红#
上周的两个交易日内A股总体小幅上行,沪指站上3100点。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情况逐渐被验证走出周期底部,中国资产有望迎来盈利端和估值端的共同修复。当前而言,A股估值、风险溢价等多项指标仍具有较好投资性价比,而未来行情的持续性和弹性,则更多取决于后续经济数据的验证。
第一,政治局会议指引政策方向。
上周二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预计七月会议前,政策的吹风方向有望对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会议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预计“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预期近期财政会进一步发力,人行会灵活的使用降息和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一齐助力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复苏,有望为A股提供更为扎实的反弹动能。
会议提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预计在未来政策将进一步托底当前较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消化存量房产的具体政策形式和力度值得进一步的关注和跟踪。
第二,年报/一季报公布完毕,上市公司利润有所承压。
除少数延期披露的公司外,上周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根据中信建投的统计,2023年第四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7%,去除金融企业和三桶油后,营收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3.3%。2024年第一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7%,去除金融企业和三桶油后,营收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同比增长-7.3%。
数据上看,当前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仍然承压,或体现了内需不足和价格偏弱的问题,仍对国内企业的盈利情况形成了一定的制约。预计在政治局会议做出部署后,随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带动有效需求企稳回升,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或将逐渐走高回正。
第三,4月PMI仍在荣枯线以上,显示制造业景气度较好。
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走低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显示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速度有所回落。结构上看,生产指数上行0.7个百分点达52.9%,新订单指数下行1.9个百分点达51.1%,供需“剪刀差”进一步走阔,与当前物价偏弱的现状较为吻合。财新制造业PMI数据也上行0.3个百分点至51.4%,连续六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创2023年3月来新高。
由于PMI为环比指标,前月(即3月)PMI数据的冲高中,春节假期的影响较大。在失去了春节假期的“加持”后,4月的PMI仍站上荣枯线,显示我国制造业生产经营的景气程度稳定向好。但是细分数据也映我国需求不足和价格偏弱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期待政治局会议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发力解决。
第四,美联储再度“放鸽”,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逐渐恢复。
当地时间上周三美联储展开的FOMC议息会议申明维持5.25-5.5%的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不变,但将从6月1日起,将每月被动缩减600亿美元国债放缓至每月250亿美元;同时维持每月350亿美元MBS减持目标不变。联储放缓缩表的时间和幅度都略超出市场的预期。会议后鲍威尔发表的讲话中,他提及不会对当前的美国通胀“过度反应”,称“再加息”是“不太可能”的,并且没有否认年内降息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上周五发布的美国4月非农就业形势报告显示,美国4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7.5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24万人,创近六个月最小增幅;失业率意外上升至3.9%,高于前值和市场预期的3.8%,触及2023年8月区间上限;私营部门非农就业岗位员工的平均时薪环比上升0.2%,低于预期的0.3%。数据上看,美国4月劳动力市场显著降温,就业人数、失业率和薪酬增速都明显走弱,就业的趋缓或将压缩美联储维持紧缩的时间和空间。
受以上消息影响,上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分别收在4.50%和4.81%,较长假前及前周明显收窄,美元也大幅走弱,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冲低到7.17下方。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在国内经济和市场的拐点还不明确的情况下,海外流动性波动对A股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在国内经济逐渐走出周期底部的大背景下,一旦海外流动性也同时迎来拐点,A股市场有望在分子端和分母端同时迎来修复行情,在中期维度上或将具备较为明显的投资价值。
整体而言,在经济复苏和全球流动性拐点这两重预期的共同作用下,A股市场有望继续反弹。在拐点得到进一步验证前,可以采用“三角形”布局。防守侧,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红利策略,受益于基本面的逐渐修复和预期变化;进攻侧,可以聚焦于经济增长的供给端改善和新一轮产业周期的崛起,布局相对高波动的TMT科技成长板块,尤其是华为相关板块;中间层以稳健为主,布局受益于市场悲观情绪修复的医药、消费,以及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
目录
1 、市场展望探讨
2 、行业配置思路
3、本周市场回顾
(1)市场行情回顾
(2)资金供需情况
4、下周宏观事件关注
Part 1
市场展望探讨
上周的两个交易日内A股总体小幅上行,沪指站上3100点。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情况逐渐被验证走出周期底部,中国资产有望迎来盈利端和估值端的共同修复。当前而言,A股估值、风险溢价等多项指标仍具有较好投资性价比,而未来行情的持续性和弹性,则更多取决于后续经济数据的验证。
第一,政治局会议指引政策方向。
上周二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预计七月会议前,政策的吹风方向有望对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会议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预计“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预期近期财政会进一步发力,人行会灵活的使用降息和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一齐助力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复苏,有望为A股提供更为扎实的反弹动能。
会议提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预计在未来政策将进一步托底当前较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消化存量房产的具体政策形式和力度值得进一步的关注和跟踪。
第二,年报/一季报公布完毕,上市公司利润有所承压。
除少数延期披露的公司外,上周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根据中信建投的统计,2023年第四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7%,去除金融企业和三桶油后,营收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3.3%。2024年第一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7%,去除金融企业和三桶油后,营收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同比增长-7.3%。
数据上看,当前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仍然承压,或体现了内需不足和价格偏弱的问题,仍对国内企业的盈利情况形成了一定的制约。预计在政治局会议做出部署后,随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带动有效需求企稳回升,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或将逐渐走高回正。
第三,4月PMI仍在荣枯线以上,显示制造业景气度较好。
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走低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显示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速度有所回落。结构上看,生产指数上行0.7个百分点达52.9%,新订单指数下行1.9个百分点达51.1%,供需“剪刀差”进一步走阔,与当前物价偏弱的现状较为吻合。财新制造业PMI数据也上行0.3个百分点至51.4%,连续六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创2023年3月来新高。
由于PMI为环比指标,前月(即3月)PMI数据的冲高中,春节假期的影响较大。在失去了春节假期的“加持”后,4月的PMI仍站上荣枯线,显示我国制造业生产经营的景气程度稳定向好。但是细分数据也映我国需求不足和价格偏弱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期待政治局会议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发力解决。
第四,美联储再度“放鸽”,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逐渐恢复。
当地时间上周三美联储展开的FOMC议息会议申明维持5.25-5.5%的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不变,但将从6月1日起,将每月被动缩减600亿美元国债放缓至每月250亿美元;同时维持每月350亿美元MBS减持目标不变。联储放缓缩表的时间和幅度都略超出市场的预期。会议后鲍威尔发表的讲话中,他提及不会对当前的美国通胀“过度反应”,称“再加息”是“不太可能”的,并且没有否认年内降息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上周五发布的美国4月非农就业形势报告显示,美国4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7.5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24万人,创近六个月最小增幅;失业率意外上升至3.9%,高于前值和市场预期的3.8%,触及2023年8月区间上限;私营部门非农就业岗位员工的平均时薪环比上升0.2%,低于预期的0.3%。数据上看,美国4月劳动力市场显著降温,就业人数、失业率和薪酬增速都明显走弱,就业的趋缓或将压缩美联储维持紧缩的时间和空间。
受以上消息影响,上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分别收在4.50%和4.81%,较长假前及前周明显收窄,美元也大幅走弱,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冲低到7.17下方。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在国内经济和市场的拐点还不明确的情况下,海外流动性波动对A股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在国内经济逐渐走出周期底部的大背景下,一旦海外流动性也同时迎来拐点,A股市场有望在分子端和分母端同时迎来修复行情,在中期维度上或将具备较为明显的投资价值。
Part 2
行业配置思路
行业配置:整体而言,在经济复苏和全球流动性拐点这两重预期的共同作用下,A股市场有望继续反弹。在拐点得到进一步验证前,可以采用“三角形”布局。防守侧,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红利策略,受益于基本面的逐渐修复和预期变化;进攻侧,可以聚焦于经济增长的供给端改善和新一轮产业周期的崛起,布局相对高波动的TMT科技成长板块,尤其是华为相关板块;中间层以稳健为主,布局受益于市场悲观情绪修复的医药、消费,以及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
防守侧:配置红利资产,作为低利率时代的打底资产
短期来看,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红利策略与投资者的稳健型配置需求相匹配;长期来看,在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和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宏观背景下,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高股息资产适合作为打底资产。
此外,寻找真正的优质高股息资产,股息率并非唯一的指标,策略思路应包括基本面分析、当前整体的股息率水平与PE估值的趋势以及对未来长期基本面的判断。基于此逻辑,关注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1)对于煤炭等资源类行业,供给制约叠加需求韧性,对资源品价格形成支撑;2)对于国有垄断的电力、水务等基础类行业,在政府债务高企背景下有望迎来生产要素的“价值重估”。
进攻侧:聚焦科技成长,受益于新一轮产业周期崛起
聚焦于经济增长的供给端改善和新一轮产业周期的崛起,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软件、具身智能等板块。1)电子:在各大消费电子巨头新品发布等因素的催化下,消费电子需求呈现企稳回升迹象,未来AI PC、AI手机等智能终端上市有望进一步提振需求。半导体也有望在下游需求回暖、行业去库存接近尾声的情况下步入新一轮周期。2)软件:海外AI软件应用商业模式成功落地,市场对国内AI应用落地的期待度也在不断升高。随着国内AI大模型牌照的发放和扩容,大模型产品逐步面向公众开放,2024年国内生成式AI相关应用有望逐步兑现。3)具身智能:随着AI行业应用生态加速构建,具身智能作为物理世界AI的最佳载体,有望引领新一轮AI浪潮。其中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是最典型的具身智能体。智能汽车方面,随着优质车型的陆续推出和城市NOA的加速落地,智能汽车有望复刻过去新能源车的普及路线,从导入期进入高速成长期;机器人方面,长期来看空间巨大,2024年或将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国内产业链也正在逐步跟进,并且随着AI大模型朝多模态方向不断迭代升级,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
中间层:稳健为主,布局受益于市场悲观情绪修复的医药、消费
从当前的行业比较来看,医药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医药估值水平处于低位,美债下行有望推动医药进入估值上升通道;其次,基金配置比例较低,在经济弱复苏情况下,公募对消费的配置可能通过增加医药配置来承接;第三,随着医疗反腐阶段性缓和以及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常态化,市场对医药的预期将更加清晰。此外,随着中国医药企业研发能力逐步被国外认可,创新出海渐入佳境,需求端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对于消费行业,经过长时间调整,中证消费指数的估值已来到近5年9分位,具备中长期配置性价比。不过鉴于当前市场对消费修复的预期偏弱,行情拐点或仍需等待预期转好和高频数据的兑现。
Part 3
上周市场回顾
(1)市场行情回顾
近一周,上证指数上涨0.52%,创业板指上涨1.9%,沪深300上涨0.56%,中证500上涨1.28%,科创50上涨2.02%。风格上,消费、成长表现相对较好,稳定、周期表现较差。从申万一级行业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房地产(4.46%)、家用电器(3.87%)、医药生物(2.49%)、基础化工(2.45%)、商贸零售(2.4%);表现相对靠后的是有色金属(-1.34%)、建筑装饰(-1.33%)、石油石化(-0.79%)、钢铁(-0.72%)、交通运输(-0.63%)。
上周的两个交易日内A股总体小幅上行。从Wind热门概念板块来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连板(6.43%)、维生素(6.2%)、打板(5.84%)、首板(5.67%)、医疗物资出口(5.21%);表现相对靠后的是汽车整车(-2.94%)、水泥制造(-2.11%)、黄金珠宝(-1.75%)、大基建央企(-1.7%)、工业金属(-1.7%)。
(2)资金供需情况
资金需求方面,上周一级市场规模下降,限售股解禁压力下降。上周一级市场资金募集金额合22.65亿元,较上周变化-55.43%;结构上,IPO募集未进行募资,增发募集50.82亿,周环比变化-55.43%。上周限售股解禁规模合计341.55亿元,周环比变化-74.24%,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预计本周解禁规模约664.29亿元,解禁压力上升。
资金供给方面,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基金发行降温。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2.76亿元,净流入放缓,其中沪股通净流入5.84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6.91亿元。上周新成立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合计13.39亿份,环比增加-68.06%,显示基金发行降温。上周开放式公募基金份额减少,其中股票型份额增加30.99亿份,混合型份额增加1437.12亿份。
Part 4
本周宏观事件关注
$央企创新ETF(SZ159974)$
$海康威视(SZ002415)$
$中国铁建(SH601186)$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