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重排座次。


随着光伏企业财报披露完毕,许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也悄然发生了改变,而这其中,最显著的可能就是,晶科能源与天合光能了。


根据电易汇的粗略分析,在最核心的两个指标—收入和净利润上,晶科能源在2023已经反超天合光能了,并且,这种趋势在2024年一季度得以继续保持。


不过,这种趋势能够持续多久,可能还需要观察。


完成反超


数据显示,在2022年,无论是在收入还是在净利润上,天合光能都要好于晶科能源。


不过,依靠着TOPCon电池上的先发优势,2023年,晶科能源则实现了反超。


财报显示,收入上,晶科能源较天合光能增加了53亿元,2022年则比对方减少23.76亿元。


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增加了19.09亿元,2022年则比对方减少7亿元。


这种趋势也反应在了其他的一些核心指标上,比如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晶科能源的为24.19%,天合光能的则为18.97%,主要是前者在2023年大幅增加了12.03个百分点。

当然,如果以投资者的角度上看,由于涉及到股本结构的不同,天合光能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其每股收益为2.55元/股,还是要远高于晶科能源的0.74元。


暂时还是趋势?


除了上述这种比较显眼的指标外,如果在进一步分析的话,可以发现,这种反超其实既存在着偶然,也存在着必然因素。


其中,较为显眼的是,天合光能在2023年计提了33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较晶科能源增加了19亿元,而这恰巧是二者的净利润之差。


当然,在这方面,天合光能也存在着同样的拉动因素,2023年,该公司有12.6亿元的投资收益,较晶科能源增加了13亿元。


其他方面,晶科能源在费用控制上,则要好于天合光能。

数据显示,在收入较对方增加53亿的同时,该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却较天合光能减少了16亿元。


对于上市公司的分析而言,最理想的方法,可能是将财务与行业综合起来。如果顺着这一思路,此次晶科能源实现反超,对于光伏制造业而言,可能是一件好事。


就收入结构来看,尽管二者的主要来源均为光伏组件,但在这些之外,天合光能还存在着一部分来自光伏发电、光伏电站EPC等收入,且这部分的毛利率更高。


根据年报,天合光能来自电站、光伏发电等的收入为72亿元,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为6%。其中,占比最高的电站业务的毛利率为19.59%,较其组件业务的毛利率高4%。


不过,这种趋势能够持续多久,可能还需要观察。


一季报显示,尽管直观来看,晶科能源在一季度的收入和净利润上,仍要高于天合光能,但在最核心的指标上,该公司的毛利率为9.58%,要大幅低于天合光能8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天合光能的归母净利润要高于晶科能源。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简单来看,二者在一季报中的表现,有点类似年报的反转。其中,晶科能源获得了11亿元的投资收益,天合光能则亏了一个亿,里外里,仅这一项,差额达到了12亿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