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宣布,开发了一种可充电镁电池阴极材料,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够实现高效充放电。

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材料化学杂志》上发表了上述成果,提出一种新型岩盐结构作为镁电池负极,有助于镁离子在电池中扩散,从而提高镁离子在电池中的活力。利用最新的岩盐材料,该款镁离子电池能够在90摄氏度下有效工作,与以往镁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相比明显下降。

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研究所教授Tetsu Ichitsubo表示,这项研究克服此前电池的材料性能限制,为下一代电池研发应用铺平了道路,更有望对技术、环境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电化学储能需求高涨的当下,电池技术已不再局限于锂电池,成本相对更低、安全系数相对更高的镁电池也获得更多关注,实际上,以镁基为材料的电池在近年来不断发展。

今年2月,澳大利亚RMIT大学研究人员宣布,以镁、锌等金属为材料设计了一种“镁水电池”,该款电池使用水替代传统有机电解液,不仅拥有更高安全性能,还具有可拆卸、可回收的特性。据悉,镁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不会出现类似锂枝晶的“镁枝晶”,可避免出现锂电中的锂枝晶生长刺穿隔膜并导致电池短路起火爆炸的情况。

该款电池研发人员表示,最新研发的“镁水电池”可实现安全拆卸,凭借其安全特性,随着技术进步,户用储能、便携设备等小型储能设备中都可能实现应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