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打开XHS和WX,总会看到一条消息,内容大致雷同:前圆信永丰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范妍将加盟富国基金。

  关于范妍,此前了解不多,但至少知道一件八卦:在公募圈,两口子都是基金经理的罕见,她与她的丈夫谢治宇是其中一例(葛兰和广发的费逸是另一例)。谢治宇是兴证全球的基金经理,同时是公司副总经理、基金管理部投资总监、研究部总监、国际业务部总监,三四年前也一度风头无两。

  这个范妍,也很了不起吗?

  以收入、阶层等标准来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圆信永丰发布的公开资料,范妍是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先后在兴业证券、安信证券和工银瑞信从事策略研究,2015年加盟圆信永丰。当时圆信永丰才成立一年多时间,它有两个股东,一是厦门国际信托,一是永丰投信,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截至一季度末,圆信永丰公募规模356亿元,权益类(股票型及混合型)规模146亿元,在公募持牌机构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4月3日,圆信永丰公告范妍出于“个人职业发展”原因离任的消息时,她已经是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截至一季度末,范妍在管基金有8只(仅计主代码),其中7只是权益类基金(2只普通股票型、2只偏股混合型、3只灵活配置型),1只混合债券型基金,规模合计129亿元,占到圆信永丰公募规模的36%。要是只看权益类,范妍管的7只基金规模合计113亿元,占到圆信永丰权益类规模的77%。

  而且,范妍离任前在管的7只权益类基金,全都是基金成立时她就是基金经理。截至2023年,这7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管理费收入合计8.58亿元。

  圆信永丰成立以来的管理费收入是多少呢?16.37亿元。也就是说,范妍离任前管的7只基金就占到公司成立以来管理费收入的52.41%。

  如果算上范妍曾经管过但后来让给其他同事管的基金,她任期内的管理费收入肯定更多,在公司中占比更高。根据东方财富CHOICE,这样的基金有6只,即圆信永丰优选价值、圆信永丰消费升级、圆信永丰双利、圆信永丰多策略、圆信永丰兴源、圆信永丰双利优选。这6只基金,她管理的时间都超过1年,其中两只有三四年。

  好像有人说,范妍就是圆信永丰的“半边天”,现在,这“半边天”踏了。这种说法肯定是过于夸张了。

  不过,站在公司更高层的角度看,一个基金经理管理公司近八成权益类资产,贡献超过一半的管理费收入,这人重要吗?重要。踏实吗?未必。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微妙。

  而站在后者的角度看,如果向上空间有限,或者不痛快,那么,离开(无论是否迫于无奈),换个环境,去一片更大的天地,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比较一下吧,谢治宇2023年的管理费收入就有6.4亿元,快赶上范妍过去几年的全部了。

  站在持有人的角度看,基金经理发生变动肯定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件之一,尤其是那些冲着基金经理本人过去的人而言。

  有多少人是冲着范妍才买了圆信永丰的基金不得而知。

根据持有人REVIEW报告的持有人结构来看,范妍的客户不少是机构投资者。以她管理的第一只基金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为例,2023年底,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为50.67%,与2022年相差不大,尽管与2020年的60%相比下降不少,但是,2016年底这项数据只有24.57%,2017年至2019年底分别是43.68%、51.14%和43.33%。截至一季度末,这只基金的规模是39.11亿元。

  还有她管理的圆信永丰优享生活,2017年成立那年年底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只有1.31%,2020年底是81.59%,2023年底是83.07%。截至一季度末,这只基金的规模是11.84亿元。

  当然也可以看到,有些产品主要是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比如2021年成立的圆信永丰聚优和圆信永丰兴诺,截至2023年底,个人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分别为94.45%和99.83%。截至一季度末,规模分别为7.88亿元和32.98亿元。

  那么,范妍给持有人创造了多少收益呢?

  还是以她管理的7只权益类基金为例。前面说了,这7只基金成立以来,她就是基金经理。

  根据持有人REVIEW的数据,截至一季度末,也就是范妍离任前夕,这7只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化回报率区间是-6.11%至14.64%,给持有人创造的收益合计6.64亿元。

  不过,如果持有人是最近两年才买她管理的产品,投资体验不会太好。

  数据显示,2022年及2023年,再加上今年一季度,上述7只基金给持有人创造的收益合计-41.17亿元。2022年初至今年一季度末,其年化回报率区间是-11.48%至-8.43%。而且,除圆信永丰优加生活外,其余6只都跑输业绩基准。$圆信永丰优加生活(OTCFUND|001736)$$圆信永丰优享生活(OTCFUND|004958)$$圆信永丰兴诺一年持有期混合(OTCFUND|01206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