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低空空域高度可达地面以上1000米,而现有无线通信网络(4G/5G网络)的有效覆盖高度大致为150米左右,所以通信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突破和完善,最终解决方案可能是专用通信链路或者网络、5G-A(5G-Advanced的简称,即5G增强技术)通感一体化网络。
探测能力优于传统雷达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均积极推出相关规划,以抢占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先机。今年已有超过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地方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重点,全面布局通航机场建设、通航机队组建与发展,以及低空飞行器制造产业链等多个方面。
日前,工信部下属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了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网络面临着新的考验。与地面实体化的物理道路和交通设施有所不同,低空经济的监管、运行需要以通信网络为基础,不仅如此,无人机在低空作业时,需与地面保持畅通的通信,及时接收指令,同时地面也需对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进行精确追踪和反馈,确保飞行的安全与稳定。这一切都离不开网络通信的支撑。
中国移动重庆公司5G-A技术专家杨玉东表示,鉴于低空空域的高度可延伸至地面以上1000米,而当前无线通信网络(如4G/5G网络)的有效覆盖高度大致在150米左右,通信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突破与完善。
首建投合伙人王嘉宁表示,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确保飞行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要加强对无人机等航空器的监管,确保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
“可能最终的解决方案包括专用通信链路/网络、5G-A通感一体化网络以及未来的低轨卫星网络。就当前而言,5G-A网络以其快速和便捷的特性,成为了最为理想的网络模式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