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郑板桥


1、行情。


昨天公布的4月社融数据不太好,M1和社融罕见出现负增长。


悲观者看来,内需太过低迷,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资金又会跑到高股息板块去避险。而乐观者看来,物极必反,太差的数据会倒逼更多的刺激手段。


我的看法是,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现在是结构性行情,要关注景气的行业。


比如,都说消费不行,但你看白酒股2023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增速,普遍都还不错。你再看家电股的业绩,由于海外销售的增加,日子过得也滋润。


当对未来迷茫时,还可以看一眼指数,现在是上升趋势。


2、糟糕。


分享一段文字:


“想象一下,你在1900年出生。当你14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你18岁结束,造成2200万人死亡。


同年稍晚,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席卷全球,持续到你20岁。这两年中,有5000万人死于此病。


29岁那年,大萧条开始。失业率达到25%,全球GDP下降了27%。这持续到你33岁。国家几乎随着世界经济一起崩溃。


当你39岁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你甚至还未步入中年。在你39岁到45岁之间,有7500万人在二战中丧生......”


一切都看起来很糟糕,但事实上,时代正在发生巨变,爱因斯坦们在思考,福特们在造车,后来人类度过了所有难关,美好的事情不断发生。


当你看不到希望时,可能距离转机也近了。


3、基金。


昨天文章留言区,有读者说,07年买的嘉实海外基金,持有到现在还是亏本的。


我去看了下净值走势,的确是这样,07年高位发行,然后净值一路跌到最低0.35,最大亏损-60%以上。然后一路磕磕绊绊,21年最高净值是1.35。


现在又跌回去了,净值只有0.68。


如果是07年高点买的,不定投的话,想赚钱有点难。但如果一路定投,特别是底部多买些筹码,到21年是大赚的。


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有三:


一是15年的大牛市没怎么涨,这肯定会被骂死,情绪一传染,难免会放弃。


二是时间太漫长,前面多年都非常平庸,除非是自动扣款定投,屏蔽所有消息干扰,否则大多不容易坚持。


三是21年高位若没有止盈,一路跌下来,恐怕也还是会小亏。


窥一斑而见全豹。A股投资并不容易,它不是美股那种长期慢牛,而是高波动的市场,熊市和牛市的时间与幅度总是超过预期,每一刻都在考验着投资者的认知。


当熊市过去,牛市再来,早已是沧海桑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投资不是请客吃饭,它是财富的再分配,赚钱的总是少数人,是残酷的认知博弈。


4、铜币。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铜钱的历史,大开眼界。


我国古代经济,并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是高度分工的商品经济。早在汉代,一些农村地区就广泛种植经济作物,不种粮食。


证据是什么?


一大证据是,铜钱的大量使用。最早在商朝的墓里就出土了铜币,不过数量不多,到春秋战国时,铜币的出土数量就变得非常大。


也只有中国是这样,其它古代国家使用的货币,要么是贝壳这样的天然等价物,要么是金银这样的贵金属。


贝壳这样的天然货币,数量有限,没办法统一面值,难以支撑大范围的贸易。金银币面值太大,不支持小商品的流通。老百姓没法拿着金银币去买一斤米,半斤菜,一把剪刀。


直到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在南美发现大银矿前,金银币都是少数贵族精英用来交易贵重物品,或储藏财富的工具。那些以金银币为主的国家,商品经济跟老百姓无关,老百姓日常交易只能以物易物。


很多人瞧不上铜钱,觉得它不如金银贵重。实际上,铜钱的优点,就是廉价。


只有像中国这样,自春秋战国到清代,大量发行铜钱,还有统一铸造标准和面值,才能支撑起繁荣的商品经济。哪怕是农民工匠和乞丐,都能拥有一点铜钱,用来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


这也算是历史对思辨的一种锻炼吧。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

$中国船舶(SH600150)$$温氏股份(SZ300498)$$养殖ETF(SH51676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