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营收利润双增长,各业务边际改善。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40.95亿元,同比+25.7%;归母净利润2.62 亿元,同比+211.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公司各业务营收和盈利端边际改善。分业务来看,2023 年公司发动机热管理业务实现营收17.2 亿元,同比+22.8%,实现毛利率21.1%,同比+2.6pct;节能减排业务实现营收 18.8 亿元,同比+24.5%,实现毛利率21.3%,同比+3.9pct;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3.7 亿元,同比+62.5%,实现毛利率 17.5%,同比+1.8pct。

        2024 年 Q1 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大增。2024 年Q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19 亿元,同比+75.5%,环比+219.8%。公司利润增速较快主要系两方面原因:1)营收端保持高增速。2024 年Q1公司实现营收12.4 亿元,同比+31.2%,环比+20.5%。2)费用率下降。2024Q1公司积极控制各项费用,期间费用率为10.6%,同比-3.36pct,环比-5.82pct。

      产品品类持续拓展,非车端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公司目前新能源核心产品为车用电子水泵和温控阀,主要客户为埃安、理想、蔚来、赛力斯、吉利汽车等头部电动车企业。未来公司将以电子水泵系列和温控阀系列产品为主攻方向,拓展电磁阀、热管理集成模块等产品,客户有望由汽车扩展至充电桩液冷、5G基站、通信设备、服务器液冷、IDC 液冷、人工智能液冷、氢能液冷等非车端领域,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目前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业务保持较快增长,未来非车端业务有望打造第三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2.52、60.09、65.45亿元,同比增速为 28%、14%、9%;实现归母净利润3.84、4.65、5.29亿元,同比增速为 47%、21%、14%;EPS 为0.67、0.81、0.92元,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估值分别为 16、13、12 倍,考虑到公司各业务边际改善,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