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创智能(SZ301248)$  

广东竞逐低空经济第一省 千亿级产业蓄势“起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42分钟前
约14分钟

如何根据市场热点选股?今年来胜率超75%的组合给你答案>>

四个螺旋桨快速旋转,站在不远处的参观队伍,被其带起的强大风力吹得晃动。在一阵发动机轰鸣声中,飞行汽车徐徐上升,前进,盘旋,再回到降落点。

这是5月15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中,在小鹏汇天总部展示的国内首款提出申请并成功获批的有人驾驶eVTOL(电动垂直起降)产品——旅航者X2飞行场景。

而就在前一天,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也在广州番禺下线,系国内首款面向个人用户开发的有人驾驶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拉开了国内飞行汽车以陆行汽车搭载有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新时代。

截至4月,小鹏汇天已申报拥有近700项核心技术专利。这家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是广东低空经济领域的代表企业。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积极打造的未来产业新增长引擎之一。一时间风云四起,地方政策利好频传,万亿市场规模的低空经济蓄势待发。而在广东,低空经济发展已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更代表着全国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

目前,广东仅无人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规模就已达上千亿元,加上通用航空、空中交通、空中旅游等多元业态,总体产业规模在全国属于领头羊地位。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深圳和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二位。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已集聚全国30%以上低空经济企业,集聚了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大疆、丰翼科技等全国头部企业,并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在低空经济元年,继跃升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第一大省之后,广东又向着低空经济第一大省开始了全面迈进。

低空经济先行者

高中毕业后就揣着家里“集资”的500块钱来广东工厂奋斗的赵德力,其实从小的梦想就是能自己开飞机。2008年后,赵德力开始研发遥控飞机。2010年左右,他研发了一款全球最小的、燃油的遥控直升机,2014年研发出一款FPV四轴飞行器。直到2016年,赵德力心中理想的飞行器终于问世,他还为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筋斗云”飞行摩托。

时间很快来到2020年,在小鹏汽车投资了赵德力的项目后,后者在广州正式成立了小鹏汇天。之后的发展便如飞行器一般迅捷,X1和X2同时启动研发,半年时间实现了试飞。而在这背后,是赵德力对载人飞行器十年的坚持和研发投入。

“大家都很关心,为什么我们要做飞行汽车?大家每次堵车的时候是不是想飞起来?我们就在干这个事。”赵德力自豪地说。

从飞行摩托到“陆地航母”,赵德力的梦想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10年后,低空经济如火如荼,各地都在纷纷出台低空经济政策。而广东,也正因为集聚了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大疆等一批国内该领域的头部创新企业,开始向“新”而“飞”。

站在小鹏汇天展厅,各类型号的飞行汽车琳琅满目。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介绍道,“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中的产品包括陆空两栖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等。‘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这意味着‘陆地航母’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仇明全说。

同时,小鹏汇天还启动了倾转类技术的研发,将为未来高速、长航程产品研发进行技术储备,量产机型速度和续航将达到300公里以上,未来几个月将验证倾转飞行能力。

同时,距离小鹏汇天20多公里的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展厅内,调研团队正在现场观摩一款“空中的士”——可搭载2名乘客、拥有16套螺旋桨、能实现垂直起降的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就在今年4月,这一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标志着其成为全球首个获得适航“三大通行证”的载人无人驾驶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意味着广东率先进入无人驾驶载人飞行时代。

未来几年,普通民众乘坐“空中的士”出行的情景,将变得触手可得。而这些已经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也宣告着广东距离全国低空经济第一大省的脚步越走越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除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深耕电动垂直起降和飞行汽车研发制造的本土企业外,广东还集聚了多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游企业,其中仅广州就拥有300多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低空经济核心企业69家。而世界“无人机之都”深圳,2023年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

深圳具备成熟的无人机产业链,广州低空经济在生产制造端和运营端协同发力,珠海是中国通用航空的重要基地,广东发展低空经济具备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产业基础优势。

在此基础上,低空经济要进一步壮大,还需要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对此,广州在黄埔区推出首批11条高效物流低空航线和首条城市血液标本低空配送快线、在南沙区初步搭建无人机一体化管理平台、在番禺区大学城建设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其中,示范岛首批规划选取4个点位,串联起约17公里的空中环岛线路。

以广州为代表,广东不断探索载人商业运营、应急救援、医疗救助及无人机农用、物流、搜救、造林、城市安全监管等多场景应用。

作为低空经济“先行者”,除了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外,广东竞逐全国低空经济第一省,也体现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扶持上。

近年来,广东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全力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除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外,在地市层面,广州、深圳也率先发布各具特色的产业扶持政策。如近期广州也正推动出台《广州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广州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推进低空数字空域和智联网建设,将对低空经济发展起到底层支撑作用。而黄埔区也专门印发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抢滩低空经济产业风口。

走好低空经济下一步

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来到低空经济元年,全国各地低空制造产业链不断完备、低空飞行“新基建”日渐铺设、低空应用场景加速释放拓展,使得低空经济从“起飞”到“腾飞”的蓝图愈加清晰。

但作为未来产业,低空经济要走的路无疑还很长。

低空经济是两业融合新业态的集中体现,具有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低空经济产业上游涉及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制造业,中游涉及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下游则涉及低空经济各种应用场景。

这也意味着,一端牵着先进制造业,一端连着数字经济、新型消费等新业态的低空经济,对各地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创新动能支撑要求极高。

以飞行汽车为例,若想实现低空出行,目前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我们现在看到全球做eVTOL,全球有300-400家研发超低空载人飞行器的公司,小部分已经有样机问世,但大部分还在研发探索过程中。它面临的挑战是,路行要满足汽车安全法规,飞行要求极致轻量化,这两个方向在很多细分技术领域是相悖的。如果能兼顾路行和飞行,这么重的东西飞起来是一个巨大挑战。”赵德力说。

除技术难点外,政策法规、陆空融合的供应体系、产品安全和用户接受度、空域管理、运营基础设施等,也都是飞行汽车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低空经济未来总体可分解为三大核心市场:共享出行、货运、短途航空。三大核心市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下来首先需要解决低空基础设施问题。

低空基础设施包括地面保障基础设施和低空新型基础设施,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并登记的通用机场449个、飞行服务站32个,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

在这方面,广东也早已提前布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处长张军明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下一步,广州将重点围绕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做文章。“一是建立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二是建立无人驾驶运营管理平台,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此外,对载人无人机航线建立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低空新型基础设施中,通感融合基站有望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商业航天提供技术赋能。

在这方面,广东也拥有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这类在商业航空布局的未来企业。其发射的低轨导航增强卫星星座,将提供低空经济所需的精密的空中定位导航,为广东发展低空经济提供极为重要的设施保障。

如何根据市场热点选股?今年来胜率超75%的组合给你答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作者:郑康喜

原标题:广东竞逐低空经济第一省,千亿级产业蓄势“起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分享至:
  • 微信
  • 朋友圈
  • 微博
  •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