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4月,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6%,我们犹然记得在前年去年,这个数字还只是十几和二十几,而当前最新的数据,也证明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是在稳步提升。在我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总会有人担心其中存在风险,比如产能过剩之类的,这也是投资者最担忧的问题之一,因为这会影响投资的长期回报。

新能源车行业确实存在部分产能过剩,但如果站在整个汽车市场维度,传统燃油车产能过剩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多,目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于传统燃油车企和规模较小的电动车企。

传统燃油车领域,随着头部品牌集中度的提升,许多体量较小的品牌被迫退出市场,导致相关产能闲置。一些车企的燃油车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燃油车市场份额的萎缩。

然而,在新能源车领域,虽然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部分车企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加剧,叠加资本市场寒冬,导致一些新能源车企陷入经营困境。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一些新能源车企可能面临产品更新换代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产品结构,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同时,技术进步使得资本支出由固定资产转为无形资产,汽车电动化意味着装配流程更为简单,但软件更为复杂、其投入也更大。

但对于头部新能源车品牌,其具备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因此在产能方面的协调能力会远优于规模较小的电动车企,那些竞争力弱、资金实力不足的车企将更难以生存,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这将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使得那些具备较强竞争力和资金实力的车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关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不用将其放在首位,各个车企都在积极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拓展海外市场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关注在技术、资金、市场上具备优势的头部新能源车企。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涉及的市场观点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

$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C(OTCFUND|020624)$$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OTCFUND|012079)$$信澳星奕混合C(OTCFUND|01122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