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资管权益投资总监查晓磊全新力作:华泰紫金远见回报12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华泰紫金远见回报12个月持有期混合A(OTCFUND|021271)$$华泰紫金远见回报12个月持有期混合C(OTCFUND|021272)$ 已经于2024年5月6日新发上市!

 今天就大家最关注的3个问题给大家做个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要设置12个月的持有期?

查晓磊认为,未来12个月对权益市场相对乐观,但是之前市场给投资者的信心打击比较大,整体上大家现在信心还是比较脆弱。
以价值甄选为例,因为前三个月市场的波动特别大,放开赎回后,投资者大量赎回,后续的涨幅就没有收到。相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12个月持有期或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波动对大家收益的影响,这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我们为何有信心此刻发行新基金?

俄乌战争尚未停息,中东战场点燃战火,美联储降息推迟......此时建仓权益基金,还要锁定1年,会不会有风险?我们为何有信心此刻发行新基金?

查晓磊认为,俄乌、中东也好,美国降息节奏也好,各种风险事件对市场影响确实很重要,但绝大多数投资者,包括海外投资者,也包括我在内,对这些信息只能跟踪,很难做到前瞻性的预判和认知的。对于我们来讲,最好的防范方式就是在定价层面留出足够的冗余度和折扣,做好价格保护。只要基本面足够硬,即使因为黑天鹅事件股价出现波动,也能在一定时间把波动熨平。

设置12个月的持有期,就是因为这些事件会对投资者影响比较大,大家当前的信心也是比较脆弱,一旦发生点事,可能就赎回了。锁定一年,可能对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会更好一些。


应对不确定性,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定价,目前A股权益资产定价其实蕴含了太多悲观的预期,但在事件真正发生时,市场已经没有太多的反应,因为市场在往前看。所以此时只要定价合适,我们有信心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能给投资者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投资体验。股债性价比、PE、PB、现金流等指标反映了当前一部分权益资产具备相对较高的隐含回报,当前市场的定价就是我们的信心。 

华泰紫金远见回报12个月持有配置正当时!

 如果认同查晓磊博士的观点,可以关注华泰紫金远见回报12个月持有混合基金,查博亲自管理哦

 1.基金经理查晓磊,华泰证券资管权益投资总监,深圳市后备级领军人才,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博士,博时基金-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博士后。12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其中8年投资经验,历史管理规模近百亿。

2.查晓磊博士的投资风格: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2)主动管理与AI量化模型相结合;3)宏观及产业逻辑与公司财务验证相结合;4)针对不同的投资目标与基准构建风险均衡的组合,行业相对分散,投资风格兼顾胜率与赔率,配置均衡,关注长期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再单枪匹马,查晓磊博士期待可以与您一起风雨共济,携手前行。

 $华泰紫金泰盈混合A(OTCFUND|008404)$$华泰紫金泰盈混合C(OTCFUND|008405)$$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A(OTCFUND|019800)$$华泰紫金价值甄选混合C(OTCFUND|019801)$$华泰紫金价值远见18个月持有混合发起A(OTCFUND|020637)$$华泰紫金价值远见18个月持有混合发起C(OTCFUND|020638)$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理性判断并独立决策。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净值和收益有波动风险。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产品管理人评级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其风险收益水平理论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产品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华泰紫金远见回报12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可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产品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或者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投资有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在投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