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晶科能源的全球化是中国光伏企业出海的经典案例。“从全球销售,到全球制造再到全球投资”,是晶科长期的全球化战略。晶科是行业最早开始建立真正规模化而非象征性的海外工厂、以及密密麻麻的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的。“这是一条不容易的“出海”之路。在海外盖个工厂很容易,收购一个工厂更简单,但管理一群和你不同文化习惯、不同工作理念的海外员工能和你同频共振,很难,让各项成本是国内翻倍甚至几倍的海外工厂能高效运营并赚钱更难。但只有走进世界才能历练自己。”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说。
这的确是一条更加艰难而复杂的路。从2015开始筹建马来西亚槟城工厂,到次年6月建成投产,到2017年马来工厂开始逐步盈亏平衡,到2018年美国组件工厂建立,到2019年马来工厂电池和组件产能大规模扩产,2022年越南硅片、电池工厂成立,目前晶科已经拥有完整且最行业大的的海外一体化产能。
10年全球化的坚守与执着,换来了如今晶科在全球光伏领域稳固的领导地位,也为其业务向储能领域的拓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等同行反应过来再跟进的时候,晶科早已经一步。
一步先,步步先。正因为以品牌来组织生产网络和商业网络,晶科比过度依赖国内市场或产能全部在国内的企业更快速进入到本地制造网络的核心位置。
“做难却正确的事”是现在企业家最爱说的话之一,但对于中国人而言,所有的难都难不过用东方的思维去管理西方的脑袋。晶科56000名员工,12000是海外员工,这是巨大挑战。“取消钦差大臣制,用当地人管理当地人,充分授权,透明扁平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数字化流程,合规划运营,重视当地习惯习俗。”董事长李仙德的格局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晶科已经成为唯一一个5次位居全球组件销量榜首,第一个累积出货量超过100GW、200GW,2024年第一季度又是第一个累积出货量破250GW,产品覆盖国家最多达到190个。晶科的客户多元化和市场占有率在目前看来是的。除了具有技术和规模的双重优势,具备较强的话语权。晶科的客户和地区构成则较为健康,“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是晶科常常说的秘密。8大区域,最大单一市场占比也仅为15%,前20大客户占比为10%,其客户横向看,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所有大型电力能源客户,纵向来看,包括各地区的分销商、经销商、EPC,可以说是X轴和Y轴基本都拉满。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