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兴能源(SZ000683)$  $滨化股份(SH601678)$  我们先从上游原料来看,烧碱与纯碱原料来源都是盐,从下游来看,纯碱中重碱下游主要是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终端对应地产和汽车,轻碱下游包含日用玻璃、两纳、洗涤剂、硅酸盐等,轻重碱之间很少混用。而烧碱(液碱和片碱)用途包括制铝、造纸、染料、人造丝、石油精制以及食品加工等。目前在无机盐、印染、冶金、食品等行业两者具有一定替代性,两者互为替代产品(主要是烧碱和轻碱之间替代,一般在轻碱、液碱价差扩大的情况下,部分通用型终端用户增加液碱用量,减少轻碱用量,理论上一般只有轻碱325远大于烧碱折百价就能存在替代)。


  从价格相关性上看,近年来看纯碱和烧碱价格趋势大体一致,但阶段性下两者可能出现价格“噼叉”,如2020 -2021上半年,纯碱涨幅较大但烧碱涨幅有限,原因在于:第一,主要下游产品氧化铝、浮法玻璃产能均呈扩张态势,但氧化铝产能略显过剩,但受益于房地产和汽车行业需求的强劲支撑,浮法玻璃处于供需偏紧的局面(在浮法玻璃行业,烧碱和重碱无法替代)。轻碱下游行业行情低迷,但受益于重碱的支撑。第二,光伏玻璃投产成为重碱最大的增量市场, 而烧碱下游需求增量有限。2021 年下半年能耗“双控”措施,国内烧碱企业出现降负生产甚至停车现象,产量明显下降,此外随着电价和原盐价格上调,烧碱和纯碱生产成本明显增加,2021年下半年纯碱、烧碱市场价格同时上涨。


  从供给端看,纯碱近两年新增产能较为多,尤其以远兴能源500万吨天然碱,2023年产能增速超过20%,2024年仍有超过10%产能增速。烧碱产能增速相对较稳,年增速在4%左右。纯碱和烧碱都有生产季节性,供给端装置开工阶段性变化会对短期价格波动影响明显。


  从需求端看,烧碱下游锂电行业或者纯碱下游碳酸锂,占两碱的消费比重均不高。碳酸锂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纯碱,目前占纯碱下游消费比重在1-2%,消耗量在60万吨左右。氢氧化锂生产过程中加入烧碱,此外三元正极材料中三元前驱体需要加入液碱(三元前驱体加上锂源组成三元正极材料,锂源主要为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实际也有部分碳酸锂加入烧碱获得氢氧化锂),烧碱下游中锂电行业占比在5%左右,消耗量在200万吨左右。但目前真正对纯碱需要造成影响的下游是玻璃和光伏行业,光伏玻璃成为纯碱的主要需求增量来源,对烧碱造成较大影响是氧化铝和印染纺织行业。


  受益于全球双碳政策,在经历高速增长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之势,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也将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随着新能源车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池需求出现大幅增长,进而带动了碳酸锂及氢氧化锂的需求。2021-2022年,锂电需求增长迅速,而供给增量不足,拉动锂价快速上行;2023-2024年新增及扩建盐湖、锂辉石等项目集中释放期,需求稳步上行但边际增速放缓,使得锂盐供需结构实现逆转,价格下滑明显,2025-2027年随着储能市场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预计锂源过剩程度将现小幅缓解。此外受益于磷酸铁锂系、中镍三元占比提升,碳酸锂需求占比或将稳步上行,氢氧化锂则考虑到三元占比下滑以及高镍化进程放缓,氢氧化锂未来需求增速较缓。未来随着冶炼产能及资源端持续释放增量,碳酸锂及氢氧化锂或将延续过剩局面。


  纯碱和烧碱虽作为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原料之一,但由于锂电产能相较于其他下游而言较少,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并未对两碱的需求造成实质性影响。对于纯碱下游而言,浮法玻璃和日用玻璃需求相对稳定,同为新能源的光伏玻璃将是未来主要的需求增量来源,其行业纯碱用量远大于锂电,对于烧碱而言,则需要关注氧化铝的产业和纺织行业,不过锂电行业需求量依旧将有提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