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东证资管前元老王国斌和公募基金“四冠王”赵诣等全明星阵容的泉果基金,在A股牛市末期高调出道,踩着熊市低点募资超百亿元,产品还锁定三年无赎回之忧,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拿尽一手好牌。

然而,成立两年多,泉果基金至今未能向基民交出一份哪怕称之为“及格”的成绩单,可谓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王国斌亲自操刀的专户产品“泉果桃源一期”,目前净值亏损两成以上。公司规模最大的公募产品、曾经“顶流”赵诣操刀的泉果旭源,最新净值也亏近三成。

事实上,泉果旭源成立以来有近九成的时间净值处于亏损状态(A份额,不含成立首日,下同)。泉果基金另一只股基泉果思源,成立以来的118个交易日里更只有5个交易日净值在1元以上。

根据东财Choice数据,2023年度,泉果基金以143.27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50.41亿元的亏损,成为全市场百亿规模以上公募基金公司的“亏损比之王”。

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因所发股基全为三年持有产品,基民只能申购不能赎回,泉果基金自身倒是赚得盘满钵满,仅2023年泉果基金就稳赚管理费2.18亿元。

创始人王国斌专户亏20%

2022年2月,泉果基金成立,创始人之一的王国斌,系公募行业大佬,曾任东方证券副总裁,并开创了东证资管赫赫有名的“东方红”资管品牌。除了王国斌,泉果基金其它创始人员和核心投研人员,也多为东证资管老将。

而很快,原农银汇理顶流、2020年公募基金“四冠王”赵诣,以及原金鹰基金明星、2018年度金牛基金经理戴骏也先后加入公司。

这样,手握“全明星阵容”,泉果在牛转熊的行情中轻松募资逾百亿元,成为2022年最受关注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2022年7月,王国斌还高调露脸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的访谈栏目《方略》,完美阐释了公司投资理念,吊足了公众的胃口和期待。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泉果基金成立后的首只权益产品,王国斌管理的泉果桃源一期表现却并不怎么样。

据东财Choice显示,泉果桃源一期1号截至5月10日披露的净值仅为0.7946元,累计亏损逾20%,大幅跑输比较基准,而最大回撤接近27%,已经跌破0.8元的传统主观多头私募专户产品预警线。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泉果桃源一期规模约120亿元,于2022年8月成立,系三年持有期专户。这意味着,目前该产品浮亏在20亿元以上。该产品离三年之约还有一年又三个月时间,但愿其在剩下的时间能奋起直追,不要说赚钱,最起码不要让苦等三年的投资者亏钱出局。

“四冠王”赵诣半程也亏28%

若仅是王国斌一只产品“败走麦城”,还可以归结为基金经理个人因素。但目前,泉果基金旗下几乎所有股基产品,都出现业绩亏损或远远跑输大市的情况。

2022年10月18日,“顶流”赵诣操刀的泉果旭源成立,规模99.07亿份(合并份额,下同),同样为三年持有期基金。2023年一季度,泉果旭源获基民大幅加仓,规模攀至168.63亿份。

但让众多拥趸失望的是,2020年、2021年以押宝新能源赛道成名的赵诣,在加入泉果基金后依然“路径依赖”,重仓新能源品种。结果可想而知:在大盘2900点左右低位成立的泉果旭源,在当前大盘已回升到3150点上方之际,最新净值竟仍亏损28.19%。

更夸张的是,泉果旭源自成立以来的327个交易日里,仅38个交易日净值处于1元以上,最大回撤高达41.07%。这样的持仓体验,恐怕不能简单用“煎熬”来形容了。

目前,泉果旭源三年的封闭期时间已经过半,但不管是成立以来还是今年以来,该产品业绩表现都不佳。今年以来,泉果旭源也是大幅跑输大盘,年内净值逆市亏损2.55%。

新近产品低位不敢建仓

除泉果旭源和泉果桃源一期外,公司还有两只权益类产品和一只债基。

其中,由前东证资管老将刚登峰管理的泉果思源,去年6月2日成立,至今已运行118个交易日,期间仅5个交易日净值在1元以上,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时间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该产品累计亏损7.56%,今年以来的净值回报则为6.77%,明显跑输大势,同期沪深300指数为上涨7.19%。值得一提的是,泉果思源并非重仓某一赛道,持仓的集中度相对赵诣的产品也更分散,但依然难逃亏损命运。

目前泉果旗下唯一一只不亏但同样跑输大盘的是去年12月5日成立的泉果嘉源。与泉果旭源、泉果思源等产品成立起就迅速推升仓位相反,泉果嘉源的问题则是过于“保守”,在成立后迟迟不敢建仓,“眼睁睁”踏空春节后的“V型”反转行情。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产品的股票仓位仍仅为三成,目前最新净值为1.0451元,净值曲线几乎走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沪指持续创出年内新高,而泉果嘉源的建仓期只剩下半个月左右。后续该产品会否被迫出手追高建仓,值得关注(等该基金中报揭晓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泉果嘉源的操作,与公司此前阐述的投资理念明显相悖。标榜长期主义、价值投资的泉果基金,前期产品在诸多股票高位时敢于坚定看好,重仓躺平,按道理在春节前市场跌下来后,新发产品不是应该更为坚决地抄底吗?

“亏损比之王”豪赚2亿管理费

泉果基金上述4只产品操作风格各不相同,却殊途同归,其全系业绩惨淡的问题显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押宝单一赛道,或者单一基金经理风格。实际上,相比产品亏损本身,投资者更担心的问题是:公司的投研体系是否已乱了阵脚?

不过,以上种种,并不妨碍泉果基金成为国内较为“成功”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

2023年度,泉果基金以143.27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50.41亿元的利润亏损,成为全市场百亿以上规模公募基金公司的亏损比之王。但由于所发股基产品全为三年持有期产品,基民只能申购不能赎回,其规模除了亏损本身带来的下降,可谓“稳如”。这样,仅2023年,泉果基金就稳赚2.18亿元管理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