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地产 欧阳之光: 

我不确定当前到底是如同14年底那波持续一年大行情的开始,还是22年三支箭和去年下半年房认房不认贷行情的重演。 

客观来说430到517这一轮政策组合拳系统的针对了需求不振的三个核心问题: 房价预期差, 购房能力差, 房企交付风险。

 1. 房价预期差:来源包括心理层面与现实层面,心理层面源于过去持续的调控与房住不炒的定调,现实层面源于行业新房高库存,二手房高挂牌量,行业供需失衡带来的实际成交价下降。放松高能级城市限购,首套首付比例突破历史下限至15%对于心理预期的修正效果或大于短期的实际效果(当前居民购房的平均首付比例在6成以上)。而政府下场收储也将实际降低行业库存,改善供需关系,帮助价格企稳。

 2.购房能力差: 核心来源于居民收入下滑,本轮地产政策不能增长居民收入,但一定程度降低了居民的购房成本,全面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同时下调5年期以上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至2.85%,我们认为2.85%应该是目前的房贷利率的隐形下限,如果突破的话,那缴纳公积金讲没有意义,参考上一轮公积金调降与执行最低房贷利率的息差,未来首套房贷利率或可进一步降至3.0-3.2%的区间范围内。相交之前lpr-20bp下限3.75%仍有60个bp左右的调降空间。

 3.房企交付风险: 进一步强调保交楼,升级白名单,打通政府回购土地等系列政策不再赘述。 

可以说从政策释放的信号意义看,当前政府对于扭转地产基本面的态度与14年底可做对比。但客观说,截止到目前的政策力度相较15年真金白银几万亿棚改的力度仍是九牛一毛。同时居民的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程度,居民加杠杆空间,城镇化率等真正支撑地产销售的基础也比14年有不小的差距,那么要重现14年那一轮基本面的恢复路径,政府需要付出比上一轮更大的努力,同时考虑后续需求,量价重新回到一个高位又能企稳多久呢? 

所以我个人理解未来最大概率的路径演绎既不是14年也不是过去两年历史的重演,一方面政府无法接受当前地产销售-30%,投资-10%以上的下滑,但也没有足够的余力推进地产基本面彻底v型反转,也没必要去破坏过去这么多年的调控成果。把行业从量价负循环中打破,量价能够在新的合理平台上企稳,走出一个略微上翘L型(销售同比由负转正,10%以内)就已经是理想状态。 

我们再来看当前投资逻辑,短期仍是情绪博弈为主,一方面可能出现部分城市基本面脉冲式修复(深圳似乎已有迹象),一方面政策在执行层面仍将持续落地且仍有空间,行情不至于像核心政策刚出时那么猛烈,但是方向上应该还是向上的。市场对于政策效果的观测期至少要持续到6月,毕竟6月是地产传统的成交高峰,如果到6月依旧不见销售量价的企稳,而政策又没有应对的话,那将有较大下行压力。

 而从中长期看,基于我们对于未来基本面最大概率的判断(销售一定会比现在好,但不会猛烈增长),在行业最差的时候经营的还不错的企业(绿城 越秀 招蛇 中海 华润等),未来一定会更好,而当前已然极其困难的企业也较难从自身的负循环中解脱出来,困境反转的概率不大。

富哥小圈逻辑以主题投资和情绪投资为节点,主题投资和情绪投资的形成是以强逻辑的推进为基本点而形成的 !


                                                  看长做短,活在当下,顺势为王 ,中线逻辑思维 短线 1012操盘


                                                                             富哥小圈逻辑 不代表任何资金及媒体观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